鼋
拼音:yuán
释义:1.鼋鱼(也作“元鱼”),爬行动物,像龟而吻短,背甲暗绿色,上有许多小疙瘩,生活在水中。
组词
鼋臛 鱼鼋 鼋壑 鼋头 染鼋 鼋鼍 鼋鳝 蛟鼋 玄鼋 鼋头渚 癞头鼋 鼍参鼋史 鼋鸣鳖应 鼋鼍为梁拼音
yuán笔顺
一 一 丿 乚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一 乚同音字
拼音为yuán的字 拼音为yuan的字基础解释
俗称癞头鼋。爬行动物。背甲近圆形,暗绿色,有小疣。生活在河中。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详细解释
动物名,亦称“绿团鱼”,俗称“癞头鼋” ,爬行纲,鳖科。吻突而短,长不及眼径的一半。脚上有较宽的蹼
鱼鳖鼋鼍。——《墨子·公输》
又如:鼋鼎(烹鼋的鼎);鼋鼍(大鼋与鼍龙);鼋桥(以鼋鼍为桥梁。形容帝王出驾行列之盛大)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鼋-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黿
鼋-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鼋(黿)yuán
名鼋鱼。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uán
1、[鼋膏]yuán gāo
鼋,为鳖科动物鼋的脂肪。
2、[鼋鳝]yuán shàn
同“鼋鱓”、“鼋鼍”
3、[鼋壑]yuán hè
鼋所居的穴。指大海深处。
4、[鼋鳖]yuán biē
1.同“鼋鼈”。 2.鳖类。
5、[天鼋]tiān yuán
轩辕的氏族名称、氏族的徽号、氏族的图腾。
6、[尝鼋]cháng yuán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楚 人献黿於 郑灵公。公子宋 与 子家 将见。子公 之食指动,以示 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黿,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 以告。及食大夫黿,召 子公 而弗与也。子公 怒,染指於鼎,尝之而出。”后或以“尝黿”比喻只了解局部。宋 陆游《读老子》诗:“《道德》五千言,巍巍众妙门。管窥那见豹,指染仅尝黿。”
7、[鼋漦]yuán chí
古代传说神龙的唾液化为玄鼋,玄鼋爬进 周厉王 后宫,童妾遭之而孕,后生 褒姒。见《史记·周本纪》。后世因用“鼋漦”比喻祸国的女子。
8、[鼋桥]yuán qiáo
即鼋梁。
9、[鼋臛]yuán huò
鼋羹。泛指美食。
10、[鼋鼎]yuán dǐng
春秋 楚 人献鼋于 郑灵公,公以享诸大夫。子公(公子宋)入,先动食指,公闻而弗与。子公 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事见《左传·宣公四年》、《史记·郑世家》。后用以为典。宋 范成大《河豚叹》:“黿鼎 子公 怒,羊羹 华元 衄。”宋 陆游《杂咏园中果子》之三:“黿鼎若为占食指,麴车未用堕馋涎。”
11、[鼋鼈]yuán biē
鳖类。
12、[鼋梁]yuán liáng
《竹书纪年》卷下:“穆王 三十七年,伐 楚,大起九师,东至于 九江,叱黿鼉以为梁。”后因以“黿梁”借指帝王的行驾。南朝 梁 江淹《赤虹赋》:“视鱣岫之吐翕,看黿梁之交积。”
13、[老鼋]lǎo yuán
鼋的俗称。
14、[蛟鼋]jiāo yuán
蛟龙与大鳖。泛指水族。
15、[鼋鱓]yuán shàn
同“黿鼉”。《史记·太史公自序》:“少康 之子,实宾 南海,文身断髮,黿鱓与处。”
16、[鼋羹]yuán gēng
1.《史记·郑世家》:“楚献黿于灵公。 2.比喻精美的东西。
17、[白鼋]bái yuán
白色的大鳖。
18、[鱼鼋]yú yuán
泛指鳞介水族。
19、[玄鼋]xuán yuán
蜥蜴。
20、[染鼋]rǎn yuán
楚 人献鼋于 郑灵公,公以享诸大夫,其子 子公 欲食,不与,子公 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去。事见《左传·宣公四年》。后因以“染黿”喻指非分的奢望。唐 黄滔《谢试官》:“非敢染黿,所希留马,干瀆清严,下情不任惶惕屏营之至。”参见“染指”。
21、[鼋头渚]yuán tóu zhǔ
太湖 游览胜地之一。在 江苏省 无锡市 西南 太湖 中。是 南犊山 西端突入湖中的半岛,形如鼋头,故名。有 长春桥、诵芬堂、飞云阁 等名胜。园林布局,依山傍水,别具一格。是观赏 太湖 的最佳处。亦省称“黿头”。郭沫若《访无锡》诗之一:“太湖 佳絶处,毕竟在 黿头。”
22、[金头鼋]jīn tóu yuán
鼋,古书中记载,“甲虫惟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
23、[鼍参鼋史]tuó cān yuán shǐ
神话传说中龙王的大臣。
24、[鼋鸣鳖应]yuán míng biē yìng
比喻互相感应,一倡一和。
25、[鼋鼍为梁]yuán tuó wéi liáng
填河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