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xī

释义:1.和顺;协调。和乐。2.合,收敛。收缩,闭合。

组词

翕肩 翕服 翕动 翕张 翕然 翕集 兄弟既翕 一张一翕 吞符翕景 唇吻翕辟

拼音

笔顺

丿 𠃍 𠃌 𠃌

同音字

拼音为xī的字 拼音为xi的字

基础解释

1.相合;和顺。 2.合拢;收敛:~张(一合一开)。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羽,合声。本义:闭合;收拢)

  2. 同本义

    蝘之兴,五日翕。——《夏小正》。按,飞起也。

    翕如也。——《论语》。皇疏:“习也。”

    伐翕伐张。——《荀子·议兵》

    唯南有箕,载翕其舌。——《诗·小雅·大东》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韩非子·喻老》

    唇吻翕辟,不知何词。——《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翕翼(合翼);翕敛(收敛;收缩)

  3. 聚集

    翕集家门,倾动人物。——《世说新语·排调》

    又如:翕集(聚集);翕翕(和合的样子);翕聚(会聚)

  4. 顺从 。

    如:翕习(顺心;惬意);翕服(顺服;悦服)

  5. 变动

    宇宙翕变,草木增荣。——李白《天长节度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

〈形〉

  1. 和好;一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诗·小雅·常棣》

    君民翕然,倚以致平。——王安石《知人》

    又如:翕合(协调一致);翕应(谓相互响应);翕绎(声音和谐相续)

  2. 翕,盛也。——《广韵》

    又如:翕如(指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盛况);翕习(威盛的样子)?

  3. 迅疾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翕欻(快速);翕忽(形容疾速的样子);翕习(疾快的样子)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翕翕-汉语大词典

翕翕1.失意不满貌。
●《孙子·行军》:“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
曹操注:“谆谆,语貌;翕翕,失志貌。”
2.苟合貌。
●《尔雅·释训》:“翕翕訿訿,莫供职也。”
●郝懿行义疏:“翕翕者,小人党与之合。”
●《后汉书·翟酺传》:“朝臣在位,莫肯正议,翕翕訿訿,更相佐附。”
●宋曾巩《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公于众不矫矫为异,亦不翕翕为同。”
3.和合貌。
●元柯丹丘《荆钗记·闺念》:“长安红杏深,家山白云隐。早祈归省,孜孜翕翕,举家欢庆。”
4.盛大貌。
●唐韩愈《辛卯年雪》诗:“翕翕陵厚载,哗哗弄阴机,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
●明夏完淳《易水歌》:“白虹翕翕过燕市,黄金台下阴云寒。”
5.昏暗貌。
●宋曾巩《地动》诗:“意者邪臣有专恣,气象翕翕难为当。”
6.一开一合的样子。
●宋梅尧臣《寄永叔》诗:“夏日永以静,渴鸟方在枝,张口不能言,翕翕两翅披。”
●茅盾《子夜》一:“姑太太点头,眼睛也望着外边,嘴唇翕翕地动:在那里念佛!”
7.形容发烧时的症状。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翕翕-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翕翕ㄒㄧˋ ㄒㄧˋxì xì①次序顛倒的樣子。《孫子.行軍》:「諄諄翕翕,徐言入入者,失眾也。」②朋比為奸,眾口附和的樣子。《後漢書.卷四八.翟酺傳》:「朝臣在位,莫肯正議,翕翕訾訾,更相佐附。」也作「潝潝」、「歙歙」。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翕动]xī dòng

(嘴唇等)一张一合地动:嘴唇~。鼻翼~。

2、[翕然]xī rán

1.形容言论、行为一致:~从之。 2.形容安定:郡境~。

3、[吐翕]tǔ xī

呼吸。

4、[翕聚]xī jù

会聚。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余行天下,凡通都会府,山水固皆翕聚;至於百家之邑,十室之市,亦必倚山带溪,气象回合。”清 魏源《默觚·学篇十一》:“人能翕其数十年之精力于技艺,则技艺且必通神,而况翕聚之於道德者乎?”

5、[翕散]xī sàn

聚散。

6、[辟翕]pì xī

1.亦作“辟胁”。开合。语本《易·繫辞上》:“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闢,是以广生焉。”高亨 注:“坤,地也。《集解》引 宋衷 曰:‘翕犹闭也。’陆德明 曰:‘闢,开也。’地静而不生草木,则土闭;地动而生草木,则土开。唯其能闭能开,是以能广生。”《汉书·王莽传中》:“《春秋》记地震,《易·繫》《坤》动,动静辟胁,万物生焉。灾异之变,各有云为。”颜师古 注:“辟音闢。闢,开也。胁,收敛也。《易·上繫》之辞曰:‘夫《坤》,其动也闢,其静也翕,是以广生焉。’故 莽 引之也。翕胁之声相近,义则同。”《资治通鉴·王莽天凤三年》作“辟翕”。 2.开合。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跳神》:“妇吻闢翕,杂鼓声,不甚辨了。”

7、[翕受]xī shòu

合受;吸收。

8、[翕应]xī yìng

谓相互响应。

9、[翕肩]xī jiān

耸肩。畏惧竦敬貌。

10、[翕趿]xī tā

鸟群飞前后相接貌。

11、[允翕]yǔn xī

和洽一致。

12、[欻翕]chuā xī

亦作“欻歙”。同“欻吸”。亦作“歘翕”。南朝 梁 江淹《江上之山赋》:“既欻翕其未悟,亦纬繣而已迁。”一本作“歘翕”。

13、[翕响]xī xiǎng

1.倏忽,奄忽。 2.音响和谐。

14、[翕霍]xī huò

急速貌。

15、[翕歘]xī xū

1.闪动貌。 2.吹动貌。 3.倏忽。

16、[嘘翕]xū xī

同“嘘噏”。宋 姚宽《西溪丛语》卷上:“大率元气嘘翕,天随气而涨歛;溟渤往来,潮随天而进退者也。”

17、[翕兹]xī zī

十二祖巫之一,佛本是道里面的虚构人物,并不是山海经里的神。

18、[翕焱]xī yàn

闪耀貌。

19、[谨翕]jǐn xī

敬慎和顺。

20、[翕绎]xī yì

谓音声和谐相续。语本《论语·八佾》:“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明 刘基《为韩克铭题画石鼎联句图》:“笙鏞琴瑟箎与壎,五音翕绎珠泻盆。”明 李东阳《绍兴府学乡射圃记》:“将事之日,礼物咸备,笙鼓翕绎,降升有容。”

21、[张翕]zhāng xī

见“张歙”。

22、[翕伏]xī fú

犹收敛。

23、[翕侯]xī hòu

汉 时 乌孙、月氏、康居 等部官名。

24、[翕集]xī jí

聚集。

25、[翦翕]jiǎn xī

犹剪灭。

26、[翕拢]xī lǒng

犹合拢,闭拢。

27、[呼翕]hū xī

见“呼噏”。

28、[翕赩]xī xì

1.光色盛貌。 2.茂郁貌。

29、[翕如]xī rú

1.盛貌。 2.和谐貌;和顺貌。

30、[翕习]xī xí

1.威盛貌。汉 蔡邕《释诲》:“隆贵翕习,积富无崖。据巧蹈机,以忘其危。”《文选·左思<蜀都赋>》:“藏鏹巨万,釽摫兼呈,亦以财雄,翕习边城。”吕延济 注:“翕习,威盛貌。言其雄富所致威盛,及於边城。”唐 刘希夷《将军行》:“献凯归京都,军容何翕习。”《新唐书·李昭德传》:“声威翕习,天下杜口。” 2.风吹拂貌。汉 马融《广成颂》:“翕习春风,含津吐荣。” 3.迅急貌。《文选·张华<鹪鹩赋>》:“飞不飘颺,翔不翕习。”李周翰 注:“翕习,急疾貌。” 4.和谐。《文选·左思<吴都赋>》:“荆 艷 楚 舞,吴 愉 越 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刘逵 注:“翕习容裔,音乐之状。” 5.会聚。《晋书·傅咸传》:“比四造诣,及经过尊门,冠盖车马,填塞街衢,此之翕习,既宜弭息。”《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翕,众也,合也。习,重也,因也,仍也。言众人翕合,相因而至也。”唐 綦毋潜《题栖霞寺》诗:“龙蛇争翕习,神鬼皆密护。” 6.犹翕然。唐 沉既济《枕中记》:“时望清重,群情翕习。”元 李治《<元遗山诗笺注>序例》:“白 则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习,如鸟归凤。” 7.亲狎。《晋书·阎缵传》:“贾謐 小儿,恃宠恣睢,而浅中弱植之徒,更相翕习。”

31、[翕翼]xī yì

合拢翅膀。亦比喻屈身辱志。

32、[翕服]xī fú

顺服;悦服。

33、[翕呷]xī xiā

衣服张起貌。

34、[卉翕]huì xī

亦作“卉歙”。犹言呼吸。形容风声迅疾。

35、[翕定]xī dìng

犹安定。

36、[翕张]xī zhāng

一合一开:目自~。

37、[翕忽]xī hū

1.犹倏忽。急速貌。 2.犹翕赫。

38、[翕协]xī xié

和协。

39、[翕合]xī hé

协调一致。

40、[翕敛]xī liǎn

收敛;收缩。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翕的反义词 翕的近义词 翕的同音词 西

大家都在搜

  • 翕能组什么词
  • 翕能组什么词语
  • 翕可以组什么词
  • 翕可以组什么词语
  • 翕字可以组什么词
  • 翕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翕字能组什么词
  • 翕字能组什么词语
  • 翕字开头的成语
  • 翕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