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
拼音:xí
释义:1.鸟不断练飞。2.学习。3.复习;练习。4.教习,训练。5.熟悉;通晓。6.指熟知之人。7.习惯;习惯于。8.近习,亲近国君的人。9.狎习,轻忽。参见“習慢”。10.通“襲”。重叠。参见“習坎”。11.通“襲”。因袭。参见“習常”。12.姓。
拼音
xí笔顺
𠃍 丶 ㇀ 𠃍 丶 ㇀ 丿 丨 𠃍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xí的字 拼音为xi的字基础解释
1.“习”的繁体字。 2.鳥類頻頻拍動翅膀試飛。說文解字:“習,數飛也。”元•戴侗《六書故•卷十九•動物》:“習,鳥肄飛也。……引之則凡數數扇闔者,皆謂之習。” 3.反覆演練、鑽研:“溫習”、“研習”。《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4.熟悉,通曉。《戰國策•秦策五》:“嘗無師傅所教學,不習於誦。”《管子•正世》:“明於治亂之道,習於人事之終始者也。” 5.反覆拍動翅膀的動作。《禮記•月令》:“鷹乃學習,腐草為螢。” 6.積久養成的慣性行為:“舊習”、“惡習”、“積習難改”。《論語•陽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7.親信、親狎的人。《禮記•月令》:“雖有貴戚近習,毋有不禁。”《後漢書•卷六•孝順帝等紀•贊曰》:“匪砥匪革,終淪嬖習。” 8.姓。如明代有習經。 9.時常、常常。《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傳》:“習聞其號,未燭厥理。”《後漢書•卷六十一•黃瓊傳》:“瓊隨父在臺閣,習見故事。”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習習-中華語文大辭典習習习习ㄒ丨ˊ ㄒ丨ˊxíxí1.形容微風輕輕吹動。[例]清風~|涼風~|晚風~。2.〈書〉鳥飛來飛去。[例]~籠中鳥,舉翮觸四隅(《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八》)。3.擬聲詞。模擬風雨、鳥飛或其他東西的輕微摩擦聲。[例]春雨~|落葉~作響。
習習-辞源3【習習】㊀和煦貌。詩 邶風 谷風:“習習谷風,以陰以雨。”傳:“習習,和舒貌。”楚辭 漢 王逸 九思 傷時:“風習習兮龢煖,百草萌兮華榮。”㊁頻飛貌。楚辭 戰國 楚 宋玉 九辯:“驂白霓之習習兮,歷羣靈之豐豐。”文選 晉 左太沖(思)詠史詩之八:“習習籠中鳥,舉翮觸四隅。”㊂盛貌。漢 蔡邕 蔡中郎集五 陳留太守胡公碑:“祁祁我君,習習冠蓋。”文選 晉 左太沖(思)魏都賦:“習習冠蓋,莘莘蒸徒。”唐 張銑 注:“習習,盛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í
1、[練習]liàn xí
练习包括两种练习:学生学习课文后,为了加深理解记忆而进行的习题练习和工人士兵等人为了获得熟练技巧而经常进行某种动作的实践技巧练习。
2、[学習]xué xí
获得知识培养技能产生认知。
3、[娴習]xián xí
熟習娴習禮仪。
4、[習焉不察]xí yān bù chá
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是”的意思;察:仔细看,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