缾
拼音:píng
释义:1.盛器。多用于盛水、酒、粟等。
组词
缾管 缾居 缾罍 缾笙 浄缾 挈缾 瓦缾 瑶缾 洞天缾 五位缾拼音
píng笔顺
丿 一 一 丨 ㇄ 丨 丶 丿 一 一 丿 丨同音字
拼音为píng的字 拼音为ping的字基础解释
同“瓶”。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缾-中華語文大辭典缾瓶ㄆ丨ㄥˊpínɡ1.〈書〉口小、頸細、肚大的容器。同「瓶」。[例]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晉•陶淵明〈歸去來辭•序〉)。2.姓。
缾-漢語大字典缾
《説文》:“缾,উŤٟ。从缶,并聲。瓶,缾或从瓦。”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多从或體。”
同“瓶”。《説文·缶部》:“缾,উŤٟ。瓶,缾或从瓦。”《太平御覽》卷一百八十六引《魯連子》:“一井五缾,洩可立待。”清王士禛《祭孫無言文》:“而無言獨為窶人,居闤闠中,委巷掘門,缾無儲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píng
1、[浄缾]jìng píng
见“浄瓶”。
2、[瑶缾]yáo píng
玉瓶。
3、[挈缾]qiè píng
1.亦作“挈瓶”。汲水用的小瓶。比喻才智浅小。《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缾之知,守不假器,礼也。”《文选·陆机<文赋>》:“患挈瓶之屡空,病昌言之难属。”吕延济 注:“挈瓶,小器也,喻小智之人才思屡空也。”宋 李曾伯《代蜀总升大府少卿谢丞相》:“伏念某窥管材疎,挈瓶智小。”清 黄宗羲《玄若高公墓志铭》:“老臣以一隅为挈瓶之守,岂知其无益於天下之大数也。” 2.谓提瓶汲水。唐 陈子昂《感遇》诗之二四:“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
4、[缾罍]píng léi
泛指酒器。
5、[缾笙]píng shēng
指以瓶煎茶,瓶水将沸时,声音若吹笙。
6、[缾锡]píng xī
僧侣所用的钵盂和锡杖。
7、[缾居]píng jū
喻危险的处境。
8、[罂缾]yīng píng
亦作“罌瓶”。泛指盛酒器。
9、[酒缾]jiǔ píng
见“酒瓶”。
10、[瓦缾]wǎ píng
见“瓦瓶”。
11、[缾管]píng guǎn
《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缾之知,守不假器,礼也。”《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挈缾之知”、“用管窥天”皆谓所见不广。后因以“缾管”喻见识短浅。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序志》:“但言不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缾管,何能矩矱。”
12、[鹤嘴缾]hè zuǐ píng
长嘴瓶。
13、[五位缾]wǔ wèi píng
五代 时流行的铜制酒器。
14、[洞天缾]dòng tiān píng
指一种注酒之物。
15、[缾竭罍耻]píng jié léi chǐ
语本《诗·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維罍之恥。”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有水而缾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宋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至於京東,雖號無事,亦當常使其民安逸富强,緩急足以灌輸 河 北,缾竭則罍恥,脣亡則齒寒。”亦作“缾罍之恥”。清 顾炎武《与李湘北书》:“一旦禱北辰而不驗,迴西景以無期,則缾罍之恥奚償,風木之悲何及!”参见“瓶罄罍恥”。
16、[缾沈簪折]píng shěn zān shé
谓瓶沉水底难觅,簪断难续。比喻男女分离、恩情中断。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井底引銀缾,銀缾欲上絲繩絶;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缾沈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别!”缾,一本作“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