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
拼音:xī
释义:1.金属元素。符号Sn。银白色,富有延展性,在空气中不易起变化。2.指锡杖。3.赐予。4.指贡给。5.赐予恩宠或财物。6.指江苏无锡的锡山。7.用作无锡市的简称。如:苏、锡、常三市是苏南的明星城市。8.通“緆”。细布。9.介词。与;对。10.姓。东汉有锡光。见《后汉书·岑彭传》。
拼音
xī笔顺
丿 丶 一 一 丨 丶 丿 ㇀ 丨 𠃍 一 一 丿 𠃌 丿 丿同音字
拼音为xī的字 拼音为xi的字基础解释
见“锡”。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錫-中華語文大辭典錫锡ㄒ丨ˊxíㄒ丨xī1.金屬元素。符號Sn,原子序50。白錫最常見,銀白色,富延展性,其有機化合物大都有毒。在空氣中不易起變化,多用於製造日用器皿、鍍鐵。很容易與鐵結合,故用於焊接金屬,亦可用於製造各種合金。2.姓。
錫-辞源3【錫】16画 8612·71.xī ㄒㄧ 先擊切,入,錫韻,心。錫部。㊀金屬的一種。銀白色,有光澤,質軟。周禮 地官 卝人:“掌金玉錫石之地。”㊁與,賜給。通“賜”。書 堯典:“師錫帝曰:有鰥在下,曰虞舜。”傳:“錫,與也。”公羊傳 莊元年:“王使 榮叔來錫 桓公命。錫者何?賜也。”㊂細布。通“緆”。儀禮 燕禮:“幂用綌若錫。”注:“今文錫作‘緆’。緆,易也,治其布使滑易也。”㊃僧用錫杖的省稱。文選 南齊 王ॳѦ\u0016(屮)頭陁寺碑文:“宗法師行絜珪璧,擁錫來遊。”注:“大智論曰:菩薩常用錫杖經傳佛像。”㊄姓。春秋 宋 鄭之間,有隙地六邑,其一曰 錫,宋人城之,以處 宋元公之孫。其後以邑爲氏。東漢末有 交趾太守 錫光。參閲 元和姓纂十 錫、宋 鄧名世 古今姓氏書辯證四十。2.tì ㄊㄧˋ 集韻他歷切,入,錫韻,透。錫部。假髮。通“鬄”。儀禮 少牢饋食禮:“主婦被錫衣侈袂。”注:“被錫讀爲髲鬄,古者或剔賤者、刑者之髮,以被婦人之紒爲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