悱
拼音:fěi
释义:1.〈书〉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样子。
组词
悱恻 悱怵 悱发 悱悱 悱愤 悱怨 悱亹 怨悱 恻悱 缠绵悱恻 悱恻缠绵 恳恳悱悱 不悱不发 凄婉悱恻拼音
fěi笔顺
丶 丶 丨 丨 一 一 一 丨 一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fěi的字 拼音为fei的字基础解释
想说又说不出 来:不~不发(不到对方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详细解释
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又如:悱悱(抑郁于心而未能表达貌);悱发(欲说而不能,有待别人开导启发)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悱悱-汉语大词典悱悱抑郁于心而未能表达貌。
●《论语·述而》“不悱不发”何晏集解引汉郑玄曰:“孔子与人言,必待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
●唐颜真卿《梁吴兴太守柳恽西亭记》:“日月滋深,室宇将坏,而文人嘉客,不得极情于兹,愤愤悱悱者久矣。”
●宋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惟其寡与俗人合也,于公卿之门,未尝有姓名,亦无达者之车回顾,其疏贱抱道,而无所与论,心常愤愤悱悱,恨不得发也。”
悱悱ㄈㄟˇfěi〈書〉形容想說又不知道怎麼說的樣子。[例]不~不發(不到想說卻不知如何表達的程度時,就不去啟發)。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fěi
1、[怨悱]yuàn fěi
怨恨郁结。
2、[悱发]fěi fā
谓心有未明而希望人启发。
3、[恻悱]cè fěi
悱恻。谓忧思抑郁。
4、[悱亹]fěi wěi
谓文辞动听。
5、[愤悱]fèn fěi
1.谓积思求解。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啟,不悱不发。”朱熹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唐刘禹锡《奏记丞相府论学事》:“今夫子之教日頽靡,而以非礼之祀媚之,斯儒者所宜愤悱也。”宋苏轼《跋所书<清虚堂记>》:“今子由既轻以余书予人可也,又以其微妙之法言不待愤悱而发,岂不过哉!”明方孝孺《答金景文书》:“执事愤悱,旁求博讨,卒未有得。”章炳麟《文学总略》:“大愚不灵,无所愤悱者,覩眇论则以为恒言也。” 2.愤慨,怨恨。
6、[悱愤]fěi fèn
1.忧思郁结。 2.指思虑郁结,渴求启发。
7、[悱怨]fěi yuàn
犹哀怨。
8、[悱怵]fěi chù
哀怨凄怆。
9、[缠绵悱恻]chán mián fěi cè
形容内心悲苦难以排遣。
10、[不悱不发]bù fěi bù fā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11、[恳恳悱悱]kěn kěn fěi fěi
诚挚而忧郁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