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máo

释义:1.(根)动植物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有防御侵害和保持体温的作用。2.东西上长的丝状霉菌。3.没有加工的;粗糙。4.不是纯净的。5.粗略。6.小:细小。7.货币贬值。8.(Máo)姓。9.做事粗心;不细心。10.惊慌失措。11.〈方〉发怒;发火。12.〈口〉货币单位,角(一元钱的十分之一)。13.泛指植物;特指农作物之类。14.特指头发或胡子。15.见“毛南族”。我国少数民族。

组词

毛毛 毛目 毛牛 毛女 毛发 毛坯 毛皮 毛片 毛群 毛边书 毛玻璃 毛草纸 毛大户 毛孩子 毛宝放龟 毛发不爽 毛发丝粟 毛发悚然 毛发耸然 毛骨悚然 毛骨耸然

拼音

máo

笔顺

丿

同音字

拼音为máo的字 拼音为mao的字

基础解释

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鸡~。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 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 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坯。~铁。 4.不纯净的:~利。~重。 5.粗略:~估。~算。 6.小:~孩子。~贼(小偷儿)。 7.指货币贬值:钱~了。 8.姓。 9.做事粗心,不细致:~手~脚。~头~脑。 10.惊慌:心里有点儿~。这下可把他吓~了。 11.发怒;发火:把他惹~了,你要吃大亏。 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详细解释

〈名〉

  1.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2. 同本义

    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说文》

    不获二毛。——《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

    王燕则诸侯毛。——《周礼·司仪》

    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欬论》

    其动物宜毛物。——《周礼·大司徒》

    毛马而颁之。——《周礼·校人》

    以启其毛。——《诗·小雅·信南山》

    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胚不生毛。——《韩非子·五蠹》

    与旃毛并咽。——《汉书·李广苏建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矢如猬毛。——《资治通鉴·唐纪》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又如:毛女(传说中的仙女,遍体生毛,故名);毛连(用羊毛或其他毛类制成的褡裢);刚毛(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硬毛);毫毛(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毛笔(以兽毛制成的笔);毛羽(兽毛和鸟羽);毛戴(寒毛竖立);毛脉(须发与血脉);毛悚(汗毛竖立);毛蓬蓬(须发密而乱貌);毛楂楂(毛发短而硬貌);毛发不爽(犹毫毛不爽);毛耸(毛发竖立)

  3. 兽类 。

    如:毛群(兽类);毛挚(猛禽捕食小鸟);毛类(兽类);毛犊(古代传说中兽类之祖);毛鬣(马或野兽的鬃毛)

  4. 鸟的羽毛

    又如:毛芥(羽毛和芥子);毛扇(羽毛扇);毛翎(翎毛。借指羽翼);毛质(鸟类的毛羽)

  5. 亦指带毛的兽皮 。

    如:毛毛匠(毛皮匠);毛裘(兽皮制作的衣服);毛水(皮毛的表面)

  6. 通“芼”。草木;五谷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涧溪沼沚之毛。——《左传·隐公三年》。注:“草也。”

    毛泽未尽。——《谷梁传·定公元年》。注:“凡地之所生谓之毛。”

    锡之不毛之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墝埆不生五谷曰不毛。”

  7. [口]∶中国货币单位“角”的俗称,等于一元的十分之一

〈动〉

  1. 发火;发怒 。

    如:毛司火性儿(性格又臭又火爆);尽管他脾气毛

  2. 贬值,兑换率下降 。

    如:货币毛了

  3. 发慌

    祁老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儒林外史》

    又如:发毛(发慌);吓毛了;小偷毛了;毛脚鸡(比喻行动慌里慌张)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毛毛毛-汉语大词典

毛毛毛犹言丑丑丑。
元曲中用于羞辱和嘲弄对方的语气。
●元王晔《桃花女》楔子:“您常在我根前卖弄这阴阳有准,祸福无差,今日如何?好惶恐人也!毛毛毛!”
●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摺:“今日可是你还不羞死了哩!毛毛毛!”

毛毛毛-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毛毛毛ㄇㄠˊ ㄇㄠˊ ㄇㄠˊmáo máo máo說人不害羞的話。元.王曄《桃花女.楔子》:「你常在我根前賣弄這陰陽有准,禍福無差。今日如何,好惶恐人也,毛毛毛!」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今日可是你還不羞死了哩,毛毛毛!」也作「眊眊眊」。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áo

1、[毛发]máo fà

人体上的毛和头发:~直立(形容极度惊恐)。

2、[九牛一毛]jiǔ niú yī máo

很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3、[皮毛]pí máo

1.带毛的兽皮的总称:貂皮、狐皮都是很贵重的~。 2.比喻事物的浅层或表面:只伤了点~,没动根本。 3.比喻表面的知识:略知~。

4、[毛笔]máo bǐ

用某些动物的毛制成的笔,是书写汉字和画中国画的传统工具。分紫毫(兔毛)、狼毫(黄鼠狼毛)、羊毫(羊毛)、间毫(杂以两种动物的毛)等多种类型。

5、[毛虫]máo chóng

某些鳞翅目昆虫的幼虫,每环节的疣状突起上丛生着毛。也叫毛毛虫。

6、[多如牛毛]duō rú niú máo

形容极多。

7、[毛衣]máo yī

用毛线织成的上衣。

8、[毛线]máo xiàn

通常指羊毛纺成的线,也指羊毛和人造毛混合纺成的线或人造毛纺成的线。

9、[毛竹]máo zhú

竹的一种,通常高达10米左右,叶子披针形,茎的壁厚而坚韧,是优良的建筑材料,也可用来制造器物。也叫南竹。

10、[毛巾]máo jīn

擦脸和擦身体用的针织品,织成后经纱拳曲,露在表面,质地松软而不光滑。

11、[羽毛]yǔ máo

1.鸟类身体表面所长的毛,有保护身体、保持体温、帮助飞翔等作用。 2.鸟类的羽和兽类的毛,比喻人的名誉:爱惜~。

12、[毛病]máo bìng

1.心病;私弊。2.器物发生的故障,也比喻工作中的失误。3.缺点;坏习惯。4.指疾病。

13、[羊毛]yáng máo

羊的毛,通常指用作纺织原料的。

14、[毛囊]máo náng

包裹在毛发根部的囊。

15、[毛呢]máo ní

呢子。

16、[三毛]sān máo

1.三绺髭须。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 画 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 曰:‘裴楷 儁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宋 苏轼《赠李道士》诗:“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清 汪懋麟《题修来画像》诗:“颊上三毛少飞动,此际有待鬚 虎头。” 2.指发、眉、须。宋 苏轼《十八大阿罗汉赞·第七迦理迦尊者》:“佛子三毛,髮眉与鬚。既去其二,则有餘因。” 3.现代画家 张乐平 在《三毛流浪记》中塑造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以诚实、善良、机智著称。因其头发只画三根,故称“三毛”。

17、[绒毛]róng máo

1.人或动物身体表面和某些器官内壁长的短而柔软的毛。 2.织物上连成一片的纤细而柔软的短毛。

18、[毛坯]máo pī

1.已具有所要求的形体,还需要加工的制造品;半成品。 2.机器制造中,材料经过初步加工,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制成零件的半成品,多指铸件或锻件。

19、[毛豆]máo dòu

大豆的嫩荚,外皮多毛,种子青色,可做蔬菜。

20、[脱毛]tuō máo

鸟兽的毛脱落。

21、[鸡毛]jī máo

鸡,分家鸡和野鸡。它们露在体外的称外羽,如翼羽、背羽、腰羽;贴皮遮没部分称绒羽,简称绒毛。羽毛的产量为活重的7.6%~8.6%,如能广泛收集,加工利用,可制出大量的枕芯、被垫、背心、航空登山用衣和军用睡袋,大羽毛还可制羽毛扇、羽毛球及箭羽等。

22、[金毛]jīn máo

指佛教所谓 文殊世尊 所乘的金毛狮子。

23、[牛毛]niú máo

牛的毛,比喻很多、很密或很细:~细雨。苛捐杂税,多如~。

24、[长毛]cháng máo

〈动+名〉长出毛。

25、[毛毯]máo tǎn

用兽毛纤维、化学纤维等织成的毯子。

26、[毛皮]máo pí

带毛的兽皮,可用来制衣、帽、褥子等。

27、[毛尖]máo jiān

绿茶的一种,用精细挑选的幼嫩芽叶加工而成,如信阳毛尖(产于河南)、都匀毛尖(产于贵州)。

28、[毛刷]máo shuā

用毛穿制在板上供刷洗用的刷子。

29、[毛驴]máo lǘ

驴,多指身体矮小的驴。

30、[毛边]máo biān

1.经裁剪而没有锁边的布边儿;书籍装订后未经裁切的边缘:~书。 2.毛边纸的简称。

31、[毛料]máo liào

用兽毛纤维或人造毛等纺织成的料子。

32、[毛衫]máo shān

1.毛翻在外面的皮衣。 2.不缝边缘的婴儿内衣。

33、[毛躁]máo zao

1.(性情)急躁:脾气~。 2.不沉着;不细心:他做事有些~。毛毛躁躁是办不好事的。

34、[汗毛]hàn máo

人体皮肤表面上的细毛。也叫寒毛。

35、[毛刺]máo cì

金属工件的边缘或较光滑的平面上因某种原因而产生的不光、不平的部分。通常应加工去掉毛刺。

36、[棉毛]mián máo

附着在棉籽上的短残余纤维,它被用于不需要长纤维的纺织品。

37、[毛头]máo tóu

1.古代男子未成年者头发披垂,因用以借称男孩子。明 孙柚《琴心记·花朝举觞》:“咄,油嘴毛头,爹爹在堂上,快去相见。” 2.形容小伙子、年青人。洪深《五奎桥》第一幕:“你这毛头小伙,动不动火星直冒。”王统照《站长》:“咱是毛头小子,吃粮当兵,原为没活干,下庄稼不能种地,不会手艺干不成匠人,才学了‘薛礼投军’这一套。” 3.方言。指婴儿。洪深《香稻米》第一幕:“他家大大小小,就有四代,五个男,五个女,小毛头不算。” 4.皮毛衣服上的长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那件袍子,可是毛头太大了,这个天气穿不住。” 5.俗称衣服缝合线外的毛边。

38、[毛织]máo zhī

利用天然毛纤维、毛型化学纤维或两类纤维混纺纱线为经、纬纱,交织制成各类毛织物的工艺过程。

39、[毛毡]máo zhān

毡子。

40、[毛茶]máo chá

供制红茶、绿茶、黑茶等的原料茶。也叫毛条。

近义词

反义词

máo

1、[]jìng

1、[]chēng

1.清洁。2.使干净。3.空,什么也没有。4.单纯,纯粹的。5.单,只,全。6.中国传统戏剧扮演男人的角色名。

冷的样子。

相关字词

毛的反义词 毛的近义词 毛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毛能组什么词
  • 毛能组什么词语
  • 毛可以组什么词
  • 毛可以组什么词语
  • 毛字可以组什么词
  • 毛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毛字能组什么词
  • 毛字能组什么词语
  • 毛字开头的成语
  • 毛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