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qiān

释义:1.〈书〉罪过;过失。2.错过;耽误。

组词

愆尤 悔愆 冤愆 灾愆 罪愆 孽愆 旧愆 轻愆 集愆簿 集愆册 省愆居 愆戾山积 愆德隳好 三风十愆 省愆寡过 伤廉愆义 绳愆纠违 绳愆纠缪 惹祸招愆 惹罪招愆 好恶不愆

拼音

qiān

笔顺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qiān的字 拼音为qian的字

基础解释

1.罪过;过失:以赎前~。 2.错过;耽误:~期。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心,衍声。本义:过错;罪过)

  2. 同本义

    愆,过也。——《说文》

    失所为愆。——《左传·哀公十六年》

    不愆不忘。——《诗·大雅·假乐》

    街亭之役,咎由 马谡,而君引愆。——《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愆锁(罪锁);愆戾(过失;罪咎);愆尤(过失,罪咎);愆忒(差错);愆罪(罪咎,罪过);愆殃(过失,罪恶);愆负(过失);愆过(罪恶,罪过)

  3. [引起的] 原因

    泪出羞涩疼痛甚,大人肝肾虚风愆。——《医宗金鉴》

〈动〉

  1. 违背、违反 。又如:愆忘(违反);愆面(久违,久未见面);愆位(未能坚守工作岗位,克尽职责);愆义(违反道义)

  2. 超过;延误

    愆期。——《易·归妹》

    冬无愆阳。——《左传·昭公四年》

    不愆于素。——《左传·宣公十一年》

    匪我愆期。——《诗·卫风·氓》

    又如:愆亢(久旱);愆阳(阳气过盛);愆晴(久雨未晴);愆程(误了预定的旅程);愆悬(失期不至);愆候(失时);愆素(越过原来计划)

  3. 失掉,丧失

    王昏不若,用愆厥位。——《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天时有愆伏。——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愆德隳好(丧失道义,破坏友好);愆伏(阴阳失调);愆和(失和)

  4. 通“骞”。亏,损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苟伤廉而愆义。——陆机《文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愆-中華語文大辭典

愆愆ㄑ丨ㄢqiān1.〈書〉(時間)超過或延誤。[例]~期|~程。2.〈書〉罪過;錯誤。[例]罪~|引~自責。

愆-中華大字典

1、愆讀音:丘乾切,音騫,先韻。釋文:
❶過也。見《說文》。
❷差爽也。《詩氓》:匪我~期。
❸惡疾曰~。《左昭二十六年傳》:王~于厥身。
❹失所爲~。見《左哀十六年傳》。
❺通坚。《詩假樂》:不~不忘。〔說苑建本作不坚不忘〕。
❻通諐。《詩抑》:不~于儀。〔禮記緇衣作不諐于儀〕。
2、逓釋文:俗愆字。《漢武帝策文》:厥有~不臧。
 〔注〕:~、與愆同。
3、调釋文:古愆字。見《集韻》。
4、蹝釋文:同愆。見《集韻》。
5、㥶讀音:悉則切,同塞職韻。先代切,音賽,隊韻。釋文:
❶實也。从心。塞省聲。虞書曰。剛而~。見《說文》。
❷安也。見《廣雅釋詁》。
❸通塞。《書皋陶謨》:剛而塞。
6、㥶讀音:丘虔切,音騫,先韻。釋文:愆或字。《說文》:愆過。也。或从寒省。
7、栛釋文:愆俗字。見《玉篇》。
8、犋釋文:同愆。《漢屬國侯夫人碑》:操無遺~。
9、佝釋文:同愆。見《字彙補》。
10、忠讀音:丘閑切,音掔,删韻。丘虔切,音愆,先韻。釋文:過也。見《說文》。《段注》:本義。此爲經過之過。心部愆、㥶、諐、爲有過之過。然其義相引伸也。
11、諐釋文:愆籒文。見《說文心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iān

1、[愆期]qiān qī

延误日期。

2、[前愆]qián qiān

以前的过失:追悔~。

3、[愆义]qiān yì

违反道义。《左传·定公十年》:“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於神为不祥,於德为愆义,於人为失礼。”晋 陆机《文赋》:“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

4、[愆序]qiān xù

谓时序失调。语本《左传·文公元年》:“履端於始,序则不愆。”《南史·宋纪中·文帝》:“五年春正月乙亥,詔以阴阳愆序,求讜言。”唐 白居易《祈皋亭神文》:“居易 忝奉詔条,愧无政术,既逢愆序,不敢寧居。”

5、[冤愆]yuān qiān

迷信说法。

6、[愆违]qiān wéi

1.过失。《法言·吾子》“虐政虐世,然后知圣人之为郛郭也”晋 李轨 注:“郛郭限内外,御姦宄;圣人崇仁义,正愆违。”唐 陆贽《论度支京兆府折税市草事状》:“妄作但不施用,岁计必免愆违。”清 刘大櫆《胡母谢太孺人传》:“虽其后壮有室,稍有愆违,即令长跽受杖。” 2.失时。《明史·雷复传》:“今雨雪愆违,饥民疾病流离,困瘁万状。”

7、[愆缧]qiān léi

愆戾,罪行。

8、[愆衅]qiān xìn

过错。

9、[思愆]sī qiān

反省罪愆。

10、[愆和]qiān hé

失和。

11、[愆旸]qiān yáng

见“愆阳”。

12、[顾愆]gù qiān

谓反省自己的过失。

13、[眚愆]shěng qiān

减罪。眚,通“省”。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一:“政和 二年三月,皇帝制詔,臣 京(蔡京)宥过眚愆,復官就第。”

14、[愆亢]qiān kàng

久旱。

15、[罪愆]zuì qiān

罪过;过失。愆(qiān)。

16、[愆虞]qiān yú

过失和忧虑。

17、[愆邪]qiān xié

过失和邪恶。

18、[旧愆]jiù qiān

昔日的过失。

19、[愆悔]qiān huǐ

犹悔过。

20、[引愆]yǐn qiān

承担罪过。

21、[盖愆]gài qiān

谓修德行善以弥补过去之罪恶。语本《书·蔡仲之命》:“尔尚盖前人之愆,唯忠唯孝。”清 袁枚《新齐谐·雷诛营卒》:“余虽心识为某卒,而事既寝息,遂不復言,曾密语某,某亦心动,自是改行为善,冀以盖愆,而不虞天诛之必不可逭也。”

22、[愆殃]qiān yāng

过失;灾祸。

23、[愆滞]qiān zhì

耽误。

24、[不愆]bù qiān

1.无过错,无过失。《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明 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以不愆于义方,不诡其逢而守其常。” 2.谓不错过时期。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二:“将使杏花菖叶,耕穫不愆。”

25、[愆程]qiān chéng

误了预定的旅程。

26、[孽愆]niè qiān

亦作“孼愆”。罪过。

27、[负愆]fù qiān

亦作“负諐”。犹负罪。

28、[伏愆]fú qiān

认罪。

29、[归愆]guī qiān

犹归过,引咎。

30、[愆弊]qiān bì

指朝廷在政治上的过失与流弊。

31、[遗愆]yí qiān

失误;过错。

32、[愆时]qiān shí

失时。

33、[乖愆]guāi qiān

谬误,失当。

34、[十愆]shí qiān

十种罪愆。详“三风十愆”。

35、[三愆]sān qiān

三种过失。

36、[愆伏]qiān fú

谓阴阳失调。多指气候失常。语本《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孔丛子·论书》:“是故阴阳清和,五星来备,烈风雷雨各以其应,不有迷错愆伏,明 舜 之行合於天也。”《宋书·王弘传》:“荏苒推迁,忽及三载,遂令负乘之衅,彰著幽明,愆伏之灾,患缠氓庶。”宋 欧阳修《原弊》:“夫阴阳在天地间,腾降而相推,不能无愆伏,如人身之有血气,不能无疾病也。”

37、[愆咎]qiān jiù

罪过。《后汉书·章帝纪》:“朕新离供养,愆咎众著,上天降异,大变随之。”唐 皮日休《旌王宇》:“若 宇 之道真忠烈之士哉。不以其父得天下为利,以反道为虑;不以己将为天子之子为贵,以愆咎为戒。”《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五年》:“为坛於 泰山,柴燎祀天,以岁旱谢愆咎,礼如南郊。”

38、[愆负]qiān fù

过失。

39、[做愆]zuò qiān

是作孽的意思。

40、[愆位]qiān wèi

失职。《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夫 鄢将师 矫子之命,以灭三族,国之良也,而不愆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愆的反义词 愆的近义词 愆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愆能组什么词
  • 愆能组什么词语
  • 愆可以组什么词
  • 愆可以组什么词语
  • 愆字可以组什么词
  • 愆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愆字能组什么词
  • 愆字能组什么词语
  • 愆字开头的成语
  • 愆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