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
拼音:yù
释义:1.丰富,宽绰。2.〈书〉使富足。3.(Yù)姓。4.详见“裕固族”: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
组词
充裕 和裕 富裕 广裕 宽裕 丰裕 容裕 优裕 裕固族 光前裕后 裕国足民 节用裕民 裕后光前 进退裕如 裕民足国 应付裕如 措置裕如拼音
yù笔顺
丶 ㇇ 丨 丿 丶 丿 丶 丿 ㇏ 丨 𠃍 一左窄右宽。“衤”下竖对上点,竖画正直。“谷”撇捺开张,“口”大小适中;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yù的字 拼音为yu的字基础解释
1.丰富;宽绰:富~。宽~。充~。余~。 2.使富足:富国~民。 3.姓。详细解释
(形声,从衣,谷( yù)声。衣物丰饶。本义:富饶。财物多。也指使富饶)
同本义
裕,衣物饶也。——《说文》
有孚裕无咎。——《易·晋》
天地裕于万物。——《法言·孝至》
包众容物谓之裕。——《贾子道术》
裕其众庶。——《国语·吴语》
此今兄弟,绰绰有裕。——《诗·小雅·角弓》
又如:裕后光前(造福后辈,光耀祖先);裕民(使民众富裕);裕饶(富饶);裕民足国(裕国足民。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宽裕
布施优裕也。——《国语·周语》
又如:裕利(大利,暴利);裕裕(宽余自如的样子);裕宽(松弛。不紧张);裕如(自如的样子);裕蛊(宽纵坏人)
宽大;宽容 。
如:裕和(宽裕和顺)
教导
乃由裕民。——《书·康诰》
又如:裕民(教导民众)
〈形〉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裕裕-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裕裕ㄩˋ ㄩˋyù yù寬綽,不窘迫。唐.白居易〈諭友〉詩:「推此自裕裕,不必待安排。」
裕裕-汉语大词典裕裕宽余自如貌。
●唐白居易《谕友》诗:“穷通各有命,不系才不才,推此自裕裕,不必待安排。”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ù
1、[富裕]fù yù
1.(财物)充裕:日子过得挺~。农民一天天地~起来。 2.使富裕:发展生产,~人民。
2、[充裕]chōng yù
充足有余;宽裕:经济~。他有~的时间备课。
3、[宽裕]kuān yù
宽绰富余:生活一天天~起来。时间很~。
4、[光裕]guāng yù
犹言增广。
5、[丰裕]fēng yù
富裕;富足:生活~。
6、[优裕]yōu yù
富裕;充足:生活~。
7、[裕民]yù mín
1.使民众富裕。 2.教导民众。 3.清初三藩叛清时耿精忠的建号。
8、[裕陵]yù líng
1.古代帝王陵墓名。(1)金显宗 陵。在 北京市 房山县 西北 大房山。(2)明英宗 陵。在 北京市 昌平县 石门山 东,即 十三陵 的第四陵。(3)清高宗 陵,在 河北省 遵化县 西北 昌瑞山。 2.宋 人对 神宗 的习惯称呼。神宗 陵本名 永裕陵,在 河南省 巩县 西南。宋 苏轼《送陈伯修察院赴阙》诗:“裕陵 固天纵,笔有云汉姿。”宋 楼钥《跋汪季路书画·蔡京自书窜谪元符党人诏草》:“裕陵 裁决庶政,动出亲札。”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中:“裕陵 稽古制作,詔置礼制局,讨论古今沿革,画一来上,以袪千古之陋,成一代之典。”
9、[康裕]kāng yù
健康丰润。
10、[裕如]yù rú
1.形容从容不费力:应付~。 2.形容丰足:生活~。
11、[绰裕]chuò yù
宽裕。
12、[清裕]qīng yù
清正宽厚。《晋书·儒林传·续咸》:“持法平详,当时称其清裕,比之 于公。”宋 张师正《括异志·梅侍读》:“侍读 梅公询,端拱 二年第进士,清裕有才。”
13、[谨裕]jǐn yù
谨慎宽厚。《辽史·列女传·耶律朮者妻萧氏》:“年十八,归 朮者。谨裕贞婉,娣姒推尊之。”
14、[怡裕]yí yù
犹怡豫。
15、[裕裕]yù yù
宽馀自如貌。
16、[裕蛊]yù gǔ
《易·蛊》:“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孔颖达 疏:“体柔当位,干不以刚,而以柔和能容裕父之事也。”李镜池 通义:“想光大父亲的事业,但实行起来则遇到困难。”后因以“裕蛊”谓光大父业。
17、[裕和]yù hé
宽厚和顺。
18、[雅裕]yǎ yù
谓举止文雅,为人宽厚。
19、[裕利]yù lì
大利,暴利。《商君书·垦令》:“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朱师辙 解诂:“裕,饶也。”高亨 注:“商人在丰年不能增益其享乐,在饥年不能取得大利,则心怀畏怯,而欲改业为农矣。”
20、[休裕]xiū yù
犹美道,美德。唐 权德舆《李公神道碑》:“脩身筮仕,动有休裕。”唐 李恽《五色卿云赋》:“叶千年之休裕,垂五色之氤氲。”明 颜志邦《<颜氏家训>序》:“粤我皇祖迈种德:在 齐 有 黄门侍郎公,在 唐 有 鲁国 常山公,在 宋 有 潭州 安抚公 文章节义,昭回於天壤,扬耿光而垂休裕,用大庇於我后人。”
21、[饶裕]ráo yù
1.富饶丰裕。汉 贾谊《新书·容经》:“饶裕不赢,迫不自丧,明是审非,察中居宜。”《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话説 宣德 年间,南直隶 扬州府 仪真县 有一民家,姓 丘 名 元吉,家颇饶裕。”清 叶廷琯《吹网录·三河县辽碑》:“贫乏小户,必得饶裕。” 2.宽容,不苛求。唐 元稹《唐故越州刺史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文铭》:“既去人思,赋敛多饶裕人。然而俭於用,予视其库庾案牘盈羡无逋负。”
22、[温裕]wēn yù
1.温暖。《诗·小雅·都人士》“狐裘黄黄”汉 郑玄 笺:“冬则衣狐裘,黄黄然,取温裕而已。” 2.引申指衣食温饱,生活富足。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苓巴鸡》:“人来观者如市,膏药遂大售,日进千钱,子孙温裕者三世。” 3.平和宽宏。《北齐书·废帝纪》:“太子虽富於春秋,而温裕开朗,有人君之度。”《旧唐书·崔邠传》:“邠 温裕沉密,尤敦清俭,上亦器重之。”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诗贵温裕纯雅;乐府贵遒深劲絶,又其不同也。”
23、[赡裕]shàn yù
丰富,充裕。
24、[广裕]guǎng yù
1.隆盛;显赫。 2.繁庶。 3.使普遍富足。
25、[恬裕]tián yù
谓淡泊自足。
26、[裕宽]yù kuān
松弛。谓不紧张。
27、[盈裕]yíng yù
充裕。
28、[和裕]hé yù
温和宽宏。
29、[容裕]róng yù
从容大度。
30、[衍裕]yǎn yù
广博深厚。
31、[玉裕]yù yù
美玉似的姿容。常用以形容皇太子。《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茂德渊冲,天姿玉裕。”李善 注引《广雅》:“裕,容也。”张铣 注:“天然之姿容如玉也。”南朝 梁元帝《皇太子讲学碑》:“转金路而下辟雍,睟玉裕而经槐市。”《旧唐书·韦承庆传》:“殿下以仁孝之德,明叡之姿,岳峙泉渟,金贞玉裕。”宋 范成大《丙午东宫寿诗》:“姿神辉玉裕,德业灿金相。”
32、[威裕]wēi yù
威严和宽仁。
33、[宏裕]hóng yù
犹宽裕。
34、[裕德]yù dé
富于道德。
35、[博裕]bó yù
广阔富饶。
36、[冲裕]chōng yù
晋 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茂德渊冲,天姿玉裕。”本谓道德深厚,姿容温润。后以“冲裕”称颂人君的美好代容。辽兴宗《致宋帝书(重熙十一年)》:“适届春阳,善绥冲裕。”
37、[垂裕]chuí yù
谓为后人留下业绩或名声。
38、[平裕]píng yù
平安充裕。
39、[裕然]yù rán
1.丰足有馀貌。《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今盗贼屏息,道路已通,若以此试復还礼部,不过括诸漕司所费输之行在,则必裕然有餘矣。” 2.自足貌。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推其所由,惟不汲汲於进而志在於退,是以能安於去就爱憎之际,每裕然而有餘也。”明 何景明《怀远将军信阳卫指挥同知袁公合葬墓志铭》:“已奏功,同部多与得显秩者,而公益裕然,终其身无有怨也。”
40、[暇裕]xiá yù
1.悠闲不迫。明 李东阳《户部尚书王公之南京诗序》:“其为政精练,法比识达体要,而以平恕易直行之,从容暇裕,久而不倦,亦可谓有优为矣。” 2.空闲。沈从文《菜园》:“来人连洗手的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青年人就‘请’去了。从此一去,便不再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