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
拼音:gùn
释义:1.(~子、~儿)用树枝、竹子等制成的长条形东西。2.指某类性质的坏人。
组词
棍子 棍棒 棍法 棍精 棍类 棍术 棍徒 木棍 恶棍 棍儿茶 棍扇鞋 挨闷棍 打光棍 打闷棍 持刀执棍 夹枪带棍 游花光棍 油头光棍 游嘴光棍 光棍一条 就棍打腿 舞棍弄棒拼音
gùn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丨 𠃍 一 一 一 𠄌 丿 乚左窄右宽。“木”横短竖正。“昆”的“曰”上宽下窄;下边右部比左部略大,竖弯钩圆转自然。
同音字
拼音为gùn的字 拼音为gun的字基础解释
1.棒。2.称坏人。详细解释
〈名〉
棍棒
是那一个实丕丕将着粗棍敲,打的来痛杀杀精皮掉。——《元曲选·纪君祥·赵氏孤儿》
又如:大棍;齐眉棍;三节棍;二节棍;大梢子棍;手捎子棍
品行很坏的人
山儿,我如今放你去,若拿得这两个棍徒,将功折罪;若拿不得,二罪俱罚。——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
又如:赌棍;淫棍;恶棍;棍虎;棍类;棍精(老光棍);讼棍;棍徒(恶棍,无赖之徒);棍骗(无赖,拐骗);棍蠹(无赖汉)
另见 gǔn
- 棍 [gùn]
棍棒
是那一个实丕丕将着粗棍敲,打的来痛杀杀精皮掉。——《元曲选·纪君祥·赵氏孤儿》
又如:大棍;齐眉棍;三节棍;二节棍;大梢子棍;手捎子棍
品行很坏的人
山儿,我如今放你去,若拿得这两个棍徒,将功折罪;若拿不得,二罪俱罚。——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
又如:赌棍;淫棍;恶棍;棍虎;棍类;棍精(老光棍);讼棍;棍徒(恶棍,无赖之徒);棍骗(无赖,拐骗);棍蠹(无赖汉)
另见 gǔn
〈名〉
- 棍 [gǔn]
能够转动,用以缠绕线、弦的旋纽
棍,转也。谓箜篌上转绳也。——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
另见 gùn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棍棍-汉语大词典棍棍即棍子。
●杨朔《乱人坑》:“日本监工的可不管你死不死。他们手里总是提着棍棍,头上是个小榔头,看见病人便骂:‘你奶奶的!怎么不干活?’”
参见“棍子”。
棍棍ㄍㄨㄣˋɡùn1.棒子;棍子。[例]鐵~|木~|~棒。2.無賴;不正派的人。[例]惡~|刁~|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ùn
1、[冰棍]bīng gùn
1.冷食名。把水、果汁、糖、牛奶等混合搅拌冷冻而成,一般为长条形,中有细棍儿,一端露出,可供手拿。亦称冰棒、冰糕。 2.犹冰条。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四章:“ 周仆 抢上去同他们握手。一只只大手,全冻得象冰棍似的。”
2、[木棍]mù gùn
木材作的棍子。
3、[棍棒]gùn bàng
1.棍子(总称)。 2.器械体操用具。
4、[棍子]gùn zi
用树枝、竹子截成的长条形东西,也有用金属制成的。
5、[恶棍]è gùn
为非作歹欺压民众的 流氓无赖。
6、[光棍]guāng gùn
〈名〉没有妻子的成年人;单身汉。
7、[曲棍]qū gùn
打曲棍球用的弯曲的或有角度的棍子。
8、[警棍]jǐng gùn
警察执行任务时使用的特制棍棒。
9、[拐棍]guǎi gùn
走路时拄的棍子。手拿的一头 多是弯曲的。
10、[撬棍]qiào gùn
1.一种通常是弯的铁棒或钢棒,并且有楔形工作端头,专门作橇杆或杠杆用。 2.用来撬起陷在泥塘里的圆木的木杆。
11、[神棍]shén gùn
假托鬼神、耍弄手法的骗子。
12、[闷棍]mèn gùn
乘人不备时狠狠打的一棍,比喻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打~。为了这事我吃了他一~。
13、[棍术]gùn shù
武术器械练习之一。棍属长器械,有长棍、齐眉棍、梢子棍、三节棍等。棍法有劈、盖、压、点、扫、撩、拨等。棍术迅疾泼辣,声势威猛。“棍扫一大片”是棍术的基本风格。
14、[棍法]gùn fǎ
"棍法"是指舞棍的基本技法。
15、[赌棍]dǔ gùn
指赌博成性并以此为生的人。
16、[军棍]jūn gùn
战士用的棍棒;尤指美洲印第安人作为武器使用的一种棍棒。
17、[夹棍]jiā gùn
旧时的一种刑具,用两根木棍做成,行刑时用力夹犯人的腿。
18、[棍球]gùn qiú
在大街上或小场地上玩的棒球;用扫帚把当棒用玩的球。
19、[痞棍]pǐ gùn
〈方〉痞子,流氓。也指作恶多端的人。
20、[黄棍]huáng gùn
指古代帝王赐给大臣表示权力、处罚官吏的黄色棍子。
21、[赤棍]chì gùn
不务正业的流氓。
22、[棍虎]gùn hǔ
恶棍,无赖之徒。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甦排落甲》:“每遇值年,则粮胥书总,保歇图差,与在城之棍虎,若羣蚁聚羶,咸思蚕食。”
23、[开棍]kāi gùn
1.古代官吏出门,差役为之执棍开道。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褐盖》:“词林转五品者,惟光学士,则本班在三品之末,且在京开棍如大僚。”清 俞樾《茶香室三钞·京朝官喝道》:“凡巡抚入京,多乘二人肩舆,亦不开棍喝引。” 2.支撑车把的木棍。向春《煤城怒火》第二章一:“青年把车了插好,顶上开棍,一边用手巾擦汗,一边答:‘南县。’”
24、[党棍]dǎng gùn
政党中依仗权势作恶多端的人。
25、[刁棍]diāo gùn
奸恶之徒。
26、[地棍]dì gùn
地痞。《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兰若庵 僧 慧远,具控伊徒尼僧 心远 被地棍 权勿用 奸拐霸佔。”《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六年十月十二日》:“是晚问船家:‘该邑城乡间有地棍地霸为害於一乡者否?’答云:‘先前原有,近来却无,地方极为安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有一天差役拿了个地棍来回他,他连忙升了公座,那地棍还没有带上来,他就‘混帐羔子’‘忘八蛋’的一顿臭駡。”欧阳予倩《同住的三家》:“我又没有本事去作地棍巴结官府,又没有法子去作捐商,盘剥细民。”
27、[骗棍]piàn gùn
行骗的无赖之徒。清 袁枚《新齐谐·奇骗》:“一客笑于旁曰:‘店主人得无受欺乎?此老翁者积年骗棍,用假银者也。’”
28、[商棍]shāng gùn
商界的不良分子。
29、[游棍]yóu gùn
1.游手光棍。 2.无赖;流氓。
30、[匪棍]fěi gùn
行为不端凶恶无赖的坏人。
31、[火棍]huǒ gùn
一个十分重的大头棍(木制的或金属的),形状像一个大的酒瓶或十钉球,通常每只手拿一个摆动它,用以锻炼双臂的肌肉。
32、[黨棍]dǎng gùn
1.犹党羽。清 叶梦珠《阅世编·科举五》:“始以苞苴公行而激变通省士子,继以党棍寃民而惊骇各行罢市,诚近来未有之奇变也。” 2.指国民党内在某一地方或某一单位为非作歹的头目。郭沫若《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主使的人一定是 段锡朋、周利生 等等背叛民众的党棍和走狗。”刘波泳《秦川儿女》第四五章:“这人穿了一套笔挺的制服,全然是个官僚、党棍模样。”
33、[讼棍]sòng gùn
旧社会里唆使别人打官司自己从中取利的坏人。
34、[棍成]gùn chéng
自然而成。
35、[棍徒]gùn tú
恶棍,无赖。
36、[把棍]bǎ gùn
光棍,流氓。清 成瓘《篛园日记》卷六:“顾氏《日知録》:‘明 泰昌 元年,御史言京师奸宄游手,有谓之把棍者,谓之拏讹头者。’按把棍者尤害平人,今刑书已定光棍例,列于不赦之条矣,后又有泼蓑、泼靴之号。”
37、[立棍]lì gùn
就是要当老大,当大哥的意思。
38、[柴棍]chái gùn
犹木棍。
39、[棍棍]gùn gùn
即棍子。
40、[善棍]shàn gùn
指借慈善之名骗财牟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