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shuì

释义:1.政府依法向纳税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2.(Shuì)姓。3.按一定比例付给作者的报酬。

组词

税收 税务 关税 纳税 税款 利税 税率 财税 国税 税负率 税间架 税契银 税票集邮 衣食税租 比例税制 非税收入 总税务司 纳税审计 两税合一 应交税金

拼音

shuì

笔顺

丿 丿 丿 𠃍 丿

同音字

拼音为shuì的字 拼音为shui的字

基础解释

1.国家向征税对象按税率征收的货币或实物:关~。营业~。纳~。 2.(Shuì)姓。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禾,兑( duì)声。本义:田赋,征收的农产品)

  2. 同本义

    税,租也。——《说文》

    敛财曰赋,敛谷曰税,田税曰租。——《急就篇》注

    初税亩。——《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税十取一。——《大戴礼记·主言》

    有税有赋。——《汉书·食货志》。注:“税者,田租也。”

    论九税之利。——《周礼·掌交》

    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汉书·刑法志》

  3. 泛指一切赋税

    税谓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汉书·食货志》

    后世有关税、牙税、契税及芦课、茶课、矿课之类,亦税也。——《说文通训定声》

    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梁惠王上》

    秘书监杨万里。奏输帛于官,谓之税。——《宋史·食货志》

    又如:税政(税收政策);税珰(掌管税收的宦官);税敛(税收);税粮(元明两代征收米、麦等实物的赋税);税项(税收的款项);税赋(田赋);税课(赋税);税厘(海关税和厘金税的合称);税租(租税。田租和赋税);税银(税金)

  4. 细疏布制的丧服

    公丧之如税服,终身。——《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又如:税服(用细而疏的布制成的丧服)

  5. 利息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中家子弟,为之保人,趋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后汉书》

〈动〉

  1. 征收或交纳赋税

    赵简主出税者,吏请轻重。——《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耕者则重税。——《韩非子·显学》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唐· 王建《汴路即事》

    太华之山,悬崖之嵌,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 明· 顾炎武《复庵记》

    又如:税民(向人民征收赋税);税入(征税收入);税户(纳税户);税名(征税的名目);税吏(旧时的专职征收赋税的人员);税帖(旧时官府给予纳税人的纳税凭证)

  2. 租赁

    生跪拜,前致词曰:“闻兹地隙院,愿税以居,信乎?”——唐· 白行简《李娃传》

    又如:税居(租赁房屋);税米(即租米);税屋(租借房屋);税寓(租房居住);税第(税屋);税舍(驻宿的馆舍)

  3. 释放,解脱

    郑人所献 楚囚也,使税之。——《左传·成公九年》

    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弓张而不弛。——《墨子·三辩》

    不税冕而行。——《孟子·告子下》

    吾未知所税驾也。——《史记·李斯列传》

    乃税马于华山,说收于 桃林。——《吕氏春秋·慎大》

    又如:税马(放马);税说(以言语游说他人);税调(放置调度)

  4. 通“禭”。原指向死者赠送衣被 ,后泛指赠人财物

    未仕者不敢税人,如税人则以父兄之命。——《礼记·檀弓上》

    及平原君(朱建)母死,… 辟阳侯(审食其)乃奉百金往税。——《史记·郦生·陆贾传》

    又如:税人(以物赠送人);税邑(犹食邑)

  5. 买卖 。

    如:税契

  6. 息,休止 。

    如:税车(停车);税息(休止憩息)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税-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税-漢語大字典


《説文》:“税,租也。从禾,兑聲。”
(一)shuì 《廣韻》舒芮切,去祭書。月部。
(1)田赋。《説文·禾部》:“税,租也。”《六書故·植物二》:“税,田賦也。”《老子》第七十五章:“民之饑,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饑。”《漢書·刑法志》:“有税有賦,税以足食,賦以足兵。”顔師古注:“税,田租也。”
(2)泛指一切赋税。《六書故·植物二》:“税,凡賦取者皆曰税。”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泰部》:“税,税有三:《孟子》‘粟米之征’,即《周禮·旅師》之‘鋤粟’,此田税也;‘力役之征’,即《周禮·鄉大夫》之‘辨其可任者……皆征之’,此丁税也;‘布縷之征’,即《周禮·太宰》之‘嬪貢’,此宅税也。……後世有關税、牙税、契税及蘆課、茶課、礦課之類,亦税也。”《漢書·食貨志上》:“税謂……工商衡虞之入也。”顔師古注:“工、商、衡、虞雖不墾殖,亦取其税者,工有技巧之作,商有行販之利,衡虞取山澤之材産也。”唐柳宗元《田家三首》之二:“蠶絲盡輸税,機杼空倚壁。”鲁迅《呐喊·故乡》:“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3)征收或交纳赋税。《廣韻·祭韻》:“税,歛也。”《韓非子·顯學》:“夫吏之所税,耕者也。”《穀梁傳·宣公十五年》:“(初税畝)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税。”唐王建《汴路即事》:“草市迎江貨,津橋税海商。”又指征调劳力。唐張籍《洛陽行》:“御門空鎖五十年,税彼農夫修玉殿。”
(4)租赁。唐薛調《劉無雙傳》:“(王)仙客税屋與(塞)鴻、(採)蘋居。”唐白行簡《李娃傳》:“聞茲地有隙院,願税以居,信乎?”明袁宏道《相逢行》:“税地植桃花,十樹九樹死。”《聊齋志異·俠女》:“對户舊有空第,一老嫗及少女,税居其中。”
(5)买卖。明袁宏道《月夜歸來與長孺道舊》:“算酒休論石,税花莫計池。”原注:“都人市花者,以一方為一池。”
(6)借贷。唐佚名《濟瀆廟北海壇祭器碑》:“二所祭器凡百有二十二事,至時請於上寮,轉轂入洛,去來三百餘里,仍以税緡酬之。”王昶案:“貸與假同義,貰與税聲近,俗因相沿以假貸為税。碑所稱‘税緍’,謂以緡錢償其假物之資也。”
(7)利息。《後漢書·桓譚傳》:“今富商大賈,多放錢貸,中家子弟,為之保入,趨走與臣僕等勤,收税與封君比入。”李賢注:“收税謂舉錢輸息利也。”
(8)舍。也作“説”。《爾雅·釋詁下》:“税,舍也。”郝懿行義疏:“舍有二義,亦有二音。”1.释放;放置。《方言》卷七:“税,舍車也。宋趙陳魏之間謂之税。”《玉篇·禾部》:“税,放置也。”《左傳·莊公九年》:“管仲請囚,鮑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陸德明釋文:“税,本又作説。”《吕氏春秋·慎大》:“乃税馬於華山,税牛於桃林。”高誘注:“税,釋也。”《韓非子·十過》:“昔者衛靈公將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車而放馬,設舍以宿。”2.止息,居住。《詩·召南·甘棠》“召伯所説”毛傳“説,舍也”,唐陸德明釋文:“説,本或作税,又作脱。”三國魏曹植《應詔》:“爰暨帝室,税此西墉。”南朝宋顔延之《車駕幸京口侍遊蒜山》:“空食疲廊肆,反税事巖耕。”王念孫雜志:“言反舍於家而事巖耕也。”
(9)以物赠人。《古今韻會舉要·霽韻》:“税,以物遺人曰税。”《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辟陽侯乃奉百金往税,列侯貴人以辟陽侯故,往税凡五百金。”《禮記·檀弓上》:“未仕者不敢税人,如税人則以父兄之命。”鄭玄注:“税,謂遺於人。”陸德明釋文:“税,謂以物遺人也。”
(10)通“繐(suì)”。稀疏的细布,古代丧服所用。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泰部》:“税,叚借為繐。”《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公喪之,如税服終身。”杜預注:“税即繐也。喪服繐縗裳,縷細而希。”
⑪通“悦(yuè)”。和悦。《史記·禮書》:“凡禮始乎脱,成乎文,終乎税。”裴駰集解引徐廣曰:“一作悦。”司馬貞索隱:“言禮終卒和悦人情也。”
⑫姓。《廣韻·祭韻》:“税,姓。”《通志·氏族略五》:“税氏,盛弘之《荆州記》云:‘建平信陵縣有税氏。’……望出河間。宋税挺,登進士第。”
(二)tuō 《集韻》他括切,入末透。
通“捝(脱)”。也作“説”。《集韻·末韻》:“捝,《説文》:‘解捝也。’或作税。”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泰部》:“税,叚借為捝。”1.脱下。《左傳·襄公二十八年》:“陳須無以(景)公歸,税服而如宫内。”《禮記·文王世子》:“文王有疾,武王不税冠帶而養。”陸德明釋文:“税,本亦作脱,又作説,同音,他活反。”《漢書·叙傳下》:“叔孫奉常,與時抑揚,税介免胄,禮義是創。”2.过量而满出。《周禮·考工記·㮚氏》:“㮣而不税。”戴震《考工記圖》注:“税、脱古字通。萬希原曰:‘税者,脱然突起高於量也,言㮣平之不使滿出。’”
(三)tuì 《集韻》吐外切,去泰透。
(1)古代丧礼规定的追服。《禮記·檀弓上》:“小功不税。”鄭玄注:“日月已過,乃聞喪而服曰税。”又《喪服小記》:“生不及祖父母諸父昆弟,而父税喪,己則否。”鄭玄注:“税讀如‘無禮則税之’之税。税喪者,喪與服不相當也。”孔穎達疏:“税之,謂追服也。”
(2)改变。《禮記·服問》:“緦之麻,不變小功之葛;小功之麻,不變大功之葛,以有本為税。”鄭玄注:“税,亦變易也。”
(四)tuàn 《集韻》吐玩切,去换透。
通“褖”。镶有赤边的黑色衣裳。《集韻·换韻》:“褖,黑衣,王后之服。或作税。”《禮記·雜記上》:“子羔之襲也,繭衣裳,與税衣、緟袡為一。”鄭玄注:“税衣,若玄端而連衣裳者也。”孔穎達疏:“税,謂黑衣也。”又《喪大記》:“士妻以税衣。”孔穎達疏:“税衣,六衣之下也。”又《玉藻》“士褖衣”漢鄭玄注:“褖或作税。”孔穎達疏:“鄭注《士喪禮》云‘褖之言緣’,黑衣裳以赤緣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uì

1、[税收]shuì shōu

国家依法向企业和个人等课税对象征收的款项或实物。

2、[纳税]nà shuì

交纳税款:依法~。

3、[税务]shuì wù

关于税收的工作:~局。

4、[国税]guó shuì

国家税的简称。

5、[税率]shuì lǜ

计算课税对象(课征税收的目的物)每一单位应征税额的比率。即税额占课税对象的百分比。

6、[保税]bǎo shuì

凡由国外进口的物品再行加工出口,避免日后出口退税的手续,在进口时暂时记账,先免缴关税,称为保税。

7、[免税]miǎn shuì

免缴税款:~商店。

8、[税负]shuì fù

税收负担。

9、[地税]dì shuì

地方税的简称。

10、[财税]cái shuì

财政和税务的合称:~部门。

11、[征税]zhēng shuì

依法征收税金。

12、[关税]guān shuì

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由国家设在关境上(指港口、车站、机场等)的海关按政府制定的税则征收。按征收对象,分进口税、出 口税和转口(途经本国,运往别地)税;按征收目的,分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按征收标准分从价(按商品 价值征)税和从量(按商品数量征)税等。

13、[税款]shuì kuǎn

按税收条例向征税对象收取的钱。

14、[退税]tuì shuì

对已经征收入库的税款,按制度规定和一定程序退还给原纳税人或有关单位。

15、[税额]shuì é

按税率缴纳的税款数额。

16、[税制]shuì zhì

国家税收的制度。

17、[缴税]jiǎo shuì

缴付税金。

18、[税法]shuì fǎ

国家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9、[税种]shuì zhǒng

国家税法规定的税收种类,如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

20、[避税]bì shuì

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规避纳税的行为。

21、[税金]shuì jīn

税款。

22、[报税]bào shuì

申报纳税:向税务机关~。

23、[交税]jiāo shuì

上交税金。

24、[完税]wán shuì

交纳捐税。

25、[税源]shuì yuán

各项税收的来源,如工、农、林、牧、水产品的销售收入及商业、交通运输、服务行业的业务收入都属于税源范畴。

26、[逃税]táo shuì

逃避纳税:不法商人~、漏税。

27、[偷税]tōu shuì

也说逃税。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

28、[漏税]lòu shuì

(纳税者)由于疏忽大意或者不了解税收法令而没有缴纳应缴的税款,通常指有意违反税收法令逃避应该缴纳的税款。

29、[税目]shuì mù

各个税种中所规定的应征税的项目。

30、[赋税]fù shuì

田赋和各种捐税的总称。

31、[税基]shuì jī

计税依据。按规定比例应纳税额的基数,包括实物量和价值量两类。

32、[版税]bǎn shuì

作品的使用者给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一种方式。多用于图书出版。其计算方法是:图书定价×一定的百分比×图书销售数。一定的百分比叫版税率,它没有固定标准,通过协商议定。

33、[税号]shuì hào

税务登记证上的号,每个企业的识别号都是唯一的。

34、[课税]kè shuì

1.征税。 2.赋税。

35、[税单]shuì dān

税收部门开给纳税人的纳税收据。

36、[税赋]shuì fù

田赋;征收田赋。

37、[补税]bǔ shuì

1.补交推延的税款。 2.补交追加的税额。 3.补交逃税。

38、[税警]shuì jǐng

税务警察。《诗刊》1977年第8期:“菜刀在手亮锃锃,砍翻吃人税警。”

39、[税项]shuì xiàng

税收的款项。

40、[税票]shuì piào

税票——完税凭证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法向纳税人收取税款时使用的专用凭证,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合法证明。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税的反义词 税的近义词 税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税能组什么词
  • 税能组什么词语
  • 税可以组什么词
  • 税可以组什么词语
  • 税字可以组什么词
  • 税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税字能组什么词
  • 税字能组什么词语
  • 税字开头的成语
  • 税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