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tīng

释义:1.〈书〉皮革制成的腰带。

组词

鞓带 鞓红 黄鞓 带鞓 红鞓

拼音

tīng

笔顺

𠃍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tīng的字 拼音为ting的字

基础解释

皮革制成的腰带。

详细解释

〈名〉

  1. 腰带的带身 。

  2. 如:鞓带(皮带)

  3. 泛指腰带

    足登朱丝履,腰系白玉鞓。——《儿女英雄传》

  4. 泛指带子

    红尘梦从此斩青萍,玄猿性早已锁黄鞓。——明·佚名《节孝记》

  5. [人和物体的] 杆状部分

    我将他香棹轻推椅鞓摇。——元·佚名《野猿听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鞓-漢語大字典


鞓tīng 《廣韻》他丁切,平青透。
(1)腰带的带身。《玉篇·革部》:“䩠,皮帶䩠。鞓,同䩠。”《六書故·動物二》:“今之帶有੊ӯ܌其革謂之鞓。”唐李賀《酬答二首》之一:“金魚公子夾衫長,密裝腰鞓割玉方。”《宋史·輿服志五》:“諸軍將校,並服紅鞓金塗銀排方。”《水滸傳》第六十七回:“(單廷珪)系一条碧鞓釘就迭勝獅蠻帶。”
(2)腰带。《字彙·革部》:“鞓,皮帶。”唐杜牧《分同東都寓居履道四十韻》:“脛細摧新履,腰羸減舊鞓。”《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足登朱絲履,腰繫白玉鞓。”又泛指带子。明佚名《節孝記》第九齣:“紅塵夢從此斬青萍,玄猿性早以鎖黄鞓。”明湯顯祖《牡丹亭·遇母》:“不載香車穩,趿的鞋鞓斷。”
(3)同“綎”。绶带。《集韻·青韻》:“綎,《説文》:‘系綬也。’或作鞓。”
(4)(人和物体的)杆状部分。元佚名《野猿聽經》第二折:“我這裏心驚顫,心驚顫,腿鞓摇。”又“我將他香棹輕推椅鞓摇。”

鞓-中華大字典

1、鞓釋文:同䩠。見《玉篇》。
2、綎讀音:他丁切,音汀,唐丁切,音庭,靑韻。釋文:系綬也。見《說文》。《桂注》:系綬也者。後漢書蔡邕傳。端委縉~。注云。~、系綬也。或作䩠。集韻。䩠、系綬也。又作裎。方言。佩紟謂之裎。注云。所以系玉佩帶也。
3、䩠讀音:湯丁切,音汀,靑韻。釋文:
❶皮帶~。見《玉篇》。
❷綎或字。《集韻》:綎。糸綬也。或作~。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īng

1、[鞓红]tīng hóng

1.牡丹的一种。 2.泛指深红色的花。 3.指花色深红。

2、[黄鞓]huáng tīng

黄色的腰带。

3、[带鞓]dài tīng

束腰的皮带。

4、[鞓带]tīng dài

皮革制成的腰带。

5、[红鞓]hóng tīng

红色皮带。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鞓的反义词 鞓的近义词 鞓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鞓能组什么词
  • 鞓能组什么词语
  • 鞓可以组什么词
  • 鞓可以组什么词语
  • 鞓字可以组什么词
  • 鞓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鞓字能组什么词
  • 鞓字能组什么词语
  • 鞓字开头的成语
  • 鞓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