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zuǎn

释义:1.〈书〉编纂,搜集材料编书。2.纂儿,(北方官话)妇女梳在脑后边的发髻。

组词

编纂 纂辑 纂修 纂补 杂纂 梳纂 入纂 诗纂 露纂雪钞 露钞雪纂

拼音

zuǎn

笔顺

丿 丿 𠃍 丿 𠃋 𠃋 丿

同音字

拼音为zuǎn的字 拼音为zuan的字

基础解释

1.编辑:编~。~辑。 2.〈方〉纂儿,旧时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糸( mì),算声。本义:赤色的丝带)

  2. 同本义

    纂,似组而赤。——《说文》

    锦乡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缕纂以为奉。——《国语·齐语》

    又如:纂组(赤色绶带。亦泛指精美的织锦)

  3. 织物,织品 。

    如:纂肃

  4. 〈方〉∶妇女长发挽成的发髻

    给张姑娘插在纂儿上。——《儿女英雄传》

    又如:纂儿(妇女的一种发髻);纂心(妇女发髻的中心部分)

〈动〉

  1. 收集;汇集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楚辞·天问》

    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 韩愈《毛颖传》

    歌枣下之纂纂。——潘岳《笙赋》

    又如:纂言(纂集言词,而从事述作);纂论(聚集众议);纂纂(积聚的样子)

  2. 编撰;编辑

    今且各纂诗笔,粗为卷第。——白居易《与元九书》

    要纂三部书嘉惠来学。——《儒林外史》

    又如:纂述(编撰述作);纂次(编撰;编排);纂刻(编集刊印);纂集(编撰汇集)

  3. 通“缵”。继承

    纂修其绪。——《国语·周语上》。注:“纂,继也。”

    纂尧之绪。——《汉书·叙传》

    况纂帝业而轻天位。——张衡《东京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纂纂-汉语大词典

纂纂集聚貌。
●《文选·潘岳<笙赋>》:“咏园桃之夭夭,歌枣下之纂纂。”
李善注:“古《咄喑歌》曰:‘枣下何攒攒,荣华各有时……’攒,聚貌。纂与攒,古字通。”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十三日》:“此二十里间,枣树最多,其实已纂纂矣。”

纂纂-辞源3

【纂纂】集聚貌。文選 晉 潘安仁(岳)笙賦:“詠園桃之夭夭,歌棗下之纂纂。”注:“古 咄喑歌曰:棗下何攢攢,榮華各有時……攢,聚貌。纂與攢,古字通。”唐 韓愈 昌黎集四 遊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桃源迷路竟茫茫,棗下悲歌徒纂纂。”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uǎn

1、[编纂]biān zuǎn

编辑(多指资料较多、篇幅较大的著作):~词典。~百科全书。

2、[纂修]zuǎn xiū

编纂:~《明史》。

3、[纂极]zuǎn jí

继承帝位。唐 罗隐《代韦徵君逊官疏》:“圣人纂极之二年,相臣上言,北省官徵四处士,而 濠梁 韦君 居其一。”

4、[纂言]zuǎn yán

撰述。

5、[杂纂]zá zuǎn

1.各类琐杂事物的辑述。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和州志政略>序例》:“是乃摘比之类书,词人之杂纂。”参阅《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序》。 2.汇集和编纂。郭沫若《<管子集校>校毕书后》:“纂録既出自数人之手,期日之相悬復在二十年以上,杂纂成书,选择与裁断之标準不一。”

6、[入纂]rù zuǎn

入朝继承皇位。《陈书·世祖纪》:“永定 三年六月景午,高祖 崩,遗詔徵 世祖 入纂。”

7、[纂订]zuǎn dìng

编修制订。

8、[论纂]lùn zuǎn

编纂。宋 黄庭坚《代司马丞相进<稽古录>表》:“论纂皆有依凭,总而成书为《稽古録》。”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三篇:“﹝ 孔子 ﹞既卒(敬王 四十一年=前四七九),门人又相与辑其言行而论纂之,谓之《论语》。”

9、[纂绍]zuǎn shào

1.嗣续。唐 孙揆《灵应传》:“其后遭世不造,瞰室貽灾,五百人皆遭 庾氏 焚炙之祸,纂绍几絶,不忍戴天,潜遁幽巖,庾 冤莫雪。” 2.继承。宋 司马光《不以卑临尊议》:“武王 纂绍前迹,登隆基绪,追尊先世,告成王业。”《宋史·外国传七·渤海国》:“朕纂绍丕构,奄有四海,普天之下,罔不率俾。”《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光 辅母后,独掌政柄,不务纂绍先烈,肆意大改成绪。”

10、[纂代]zuǎn dài

继承接替。

11、[修纂]xiū zuǎn

编写修纂历书。

12、[纂刻]zuǎn kè

编集刊印。

13、[纂类]zuǎn lèi

分类纂集。

14、[改纂]gǎi zuǎn

改写。

15、[纂训]zuǎn xùn

纂集训释。

16、[抄纂]chāo zuǎn

抄录编纂。

17、[纂系]zuǎn xì

继承世系。

18、[纂括]zuǎn kuò

编集概括。

19、[纂略]zuǎn lüè

引述内容梗概。

20、[纂采]zuǎn cǎi

采集。

21、[纂勒]zuǎn lè

集合统率。

22、[排纂]pái zuǎn

编撰,编辑。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一·方伯公遗事》:“先祖方伯公年九十餘,读书排纂不輟。”清 谭献《<唐诗录>序》:“举三百年之遗文,离为八集,都为一编。排纂未竟,旋以图南;悠悠五载,復事发正,録成定本。”

23、[御纂]yù zuǎn

谓皇帝诏命编纂。

24、[纂集]zuǎn jí

编撰汇集。

25、[纂戎]zuǎn róng

1.谓继承光大先人业绩。 2.谓继承先人武功。

26、[纂叙]zuǎn xù

撰写。宋 吴炯《五总志》:“唐 李贺 卒於太常官,时年二十四。其母一夕梦 贺 来,如平生时。且曰:‘上帝迁都于 月圃,搆新宫,命曰 白瑶。以 贺 业文,召为之记。又为 凝虚殿 纂叙乐章。’”

27、[纂纪]zuǎn jì

纂集记载。

28、[纂业]zuǎn yè

1.继承大业。 2.编刊。

29、[纂缉]zuǎn jī

编集。

30、[纂纂]zuǎn zuǎn

集聚貌。《文选·潘岳<笙赋>》:“咏园桃之夭夭,歌枣下之纂纂。”李善 注:“古《咄喑歌》曰:‘枣下何攒攒,荣华各有时……’攒,聚貌。纂与攒,古字通。”唐 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桃源 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十三日》:“此二十里间,枣树最多,其实已纂纂矣。”

31、[纂録]zuǎn lù

编撰记载。

32、[纂着]zuǎn zhe

编辑著述。

33、[纂撰]zuǎn zhuàn

编辑撰述。

34、[纂论]zuǎn lùn

1.汇集议论。 2.撰述论著。

35、[纂补]zuǎn bǔ

纂集增补。清 龚自珍《上国史馆总裁提调总纂书》:“按 巴尔虎 旧牧,当在 尼布楚、雅克萨 城之间……宜檄理藩院行文 黑龙江 将军,将其头目迁徙年月部落界,移送到馆,本馆以圣训、《方略》核对之,即可纂补。”

36、[纂组]zuǎn zǔ

1.赤色绶带。亦泛指精美的织锦。 2.编织。多指精美的织物。 3.搜集编撰。

37、[记纂]jì zuǎn

记录编辑。

38、[纂位]zuǎn wèi

继位。

39、[纂承]zuǎn chéng

继承。

40、[纂胄]zuǎn zhòu

继嗣后裔。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纂的反义词 纂的近义词 纂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纂能组什么词
  • 纂能组什么词语
  • 纂可以组什么词
  • 纂可以组什么词语
  • 纂字可以组什么词
  • 纂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纂字能组什么词
  • 纂字能组什么词语
  • 纂字开头的成语
  • 纂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