稔
拼音:rěn
释义:1.庄稼成熟。2.〈书〉年(谷物一年一熟,因称年为稔)。3.〈书〉熟悉(多指对人)。
组词
大稔 期稔 积稔 连稔 丰稔 秋稔 稔奸 稔谋 贯盈恶稔 年丰时稔 祸稔恶积 年丰岁稔 祸稔恶盈 稔恶不悛 祸盈恶稔 恣凶稔恶 民和年稔拼音
rěn笔顺
丿 一 丨 丿 丶 丿 ㇏ 丶 ㇇ 丶 ㇂ 丶 丶同音字
拼音为rěn的字 拼音为ren的字基础解释
1.庄稼成熟:丰~。 2.年;一年:不及三~而衰。 3.熟悉(多指对人):素~。~知。详细解释
(形声。从禾,念声。本义:庄稼成熟)
同本义
稔,谷熟也。——《说文》
不稔于岁。——《国语·吴语》。注:“熟也。”
岁比登稔。——《后汉书·明帝纪》
吴兴频岁失稔。——《南史·顾宪之传》
又如:稔岁(禾谷丰收的年岁);稔收(犹丰收);稔泰(谓年岁丰登,天下太平)
事物积久养成
夏殷之朝适穷, 桀纣之恶适稔。——《论衡·偶会》
又如:稔戾(积罪);稔奸(谓一向通奸);稔恶(罪恶深重);稔恶不悛(长期作恶而不悔改);稔恶盈贯(谓所积罪恶之多,达于极点);稔恶藏奸(长期作恶,包藏祸心);稔祸(酿祸);稔乱(酿祸);稔寇(恶贯满盈的敌人)
熟悉
水穴石中,莫稔所去。——《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
又如:稔悉(熟悉);素稔
艳美 。
如:稔色(美色;美貌);稔稔腻腻(艳美);稔腻(美好细腻)
素来,素常。
如:稔究(悉心研究);稔闻(素闻)
年,年度
稔,年也。——《广雅·释诂》
不可以五稔。——《左传·僖公二年》
鲜不五稔。——《国语·晋语》
不三稔矣。——《国语·郑语》。
如:丰稔
[谷类、水果 、草等的] 一熟,一次收获[量],收成 。
如:一年两稔
〈动〉
〈形〉
〈副〉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稔-中華語文大辭典稔稔ㄖㄣˇrěn1.穀類等農作物成熟。[例]歲~|豐年~歲。2.指一年。因穀物一年一熟,故稱。[例]三~。3.熟悉;了解。[例]熟~|~知。
稔-漢語大字典稔
《説文》:“稔,穀孰也。从禾,念聲。《春秋傳》曰:‘鮮不五稔。’”
rěn 《廣韻》如甚切,上寢日。侵部。
(1)庄稼成熟。《説文·禾部》:“稔,穀孰也。”王筠句讀:“此謂五穀蕃孰謂之稔也。”《玉篇·禾部》:“稔,年熟也。”《廣韻·寢韻》:“稔,亦歲熟。”《國語·吴語》:“吴王夫差既殺申胥,不稔於歲,乃起師北征。”韋昭注:“稔,熟也。”《南史·顧憲之傳》:“吴興頻歲失稔,今兹尤饉。”《清史稿·瑪拉傳》:“值歲豐,收穫甚稔。”
(2)年。《廣雅·釋詁一》:“稔,年也。”《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所謂不及五稔者,夫子之謂矣。”杜預注:“稔,一年也。”陸德明釋文:“穀一熟,故為一年。”漢蔡邕《獨斷》:“三代年歲之别名,唐虞曰載。載,歲也,言一歲莫不覆載,故曰載也。夏曰歲,一曰稔也。商曰祀。周曰年。”宋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樓記》:“竹之為瓦,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3)指事物积久养成或酝酿成熟。《正字通·禾部》:“稔,凡積久者亦曰稔。”《論衡·偶會》:“夏殷之朝適窮,桀紂之惡適稔。”《宋書·孔季恭傳》:“不如待其篡逆事彰,釁成惡稔。”宋王安古《酬王伯虎》:“嗟誰職教化,獨使此風稔。”《遼史·太祖紀》:“諸弟性雖敏黠,而蓄奸稔惡,嘗自矜有出人之智。”
(4)素来;素常。宋蘇軾《與康公曹都官三首》:“某稔聞才業之美,尚淹擢用。”明袁宏道《答顧秀才紹芾》:“欲羶趨蠅赴,甘宦途如美女,如世人之所稔為,而又不可得。”
(5)熟,熟悉。明孫傳庭《報收發甘兵晋兵日期疏》:“臣雖不知兵事,然自役秦中,於兵之利鈍,用兵之得失,窺之頗稔。”《徐霞客遊記·浙遊日記》:“水穴石中,莫稔所去。”清王士禛《澹遠堂詩集序》:“又徵諸司寇,稔其出處之概。”清李秀成《致征北主將張洛行書》:“第兄與弟天各一方,未稔北路軍情近來若何?”
(6)蒸熟。也作“飪”、“餁”。《爾雅·釋言》:“饙、ਫ਼ׯ܌稔也。郭璞注:“今呼ਜ਼©ï為饙,饙熟為ਫ਼ף\u0002”陸德明釋文:“稔,字又作餁。”郝懿行疏:“稔者,飪之假音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rěn
1、[熟稔]shú rěn
很熟悉。稔(rěn)。
2、[稔熟]rěn shú
谷物成熟。
3、[稔究]rěn jiū
悉心研究。李大钊《“晨钟”之使命》:“吾尝稔究其故矣,此其咎不在老辈之不解青年心理,不与青年同情,而在青年不能与老辈宣战,不能与老辈格斗。”
4、[失稔]shī rěn
歉收。
5、[一稔]yī rěn
农作物成熟一次,引申为一年。晋 挚虞《思游赋》:“羡一稔而三春兮,尚含英以容豫。”《旧五代史·周书·王朴传》:“一稔之后,可以平边。”
6、[稔恶]rěn è
丑恶;罪恶深重。
7、[稔戾]rěn lì
犹积罪。
8、[恶稔]è rěn
犹言恶贯满盈。
9、[历稔]lì rěn
历年。南朝 梁 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诗:“歷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唐 王维《别綦毋潜》诗:“端笏 明光宫,歷稔朝云陛。”《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六年》:“陛下虽降明詔,赏不移时,然将士之勋,歷稔不决。”胡三省 注:“歷稔,犹言歷年。一年五穀一稔,故以年为稔。”
10、[连稔]lián rěn
连年丰收。清 厉鹗《五月二十五日艮山门外晚眺》诗:“试歌 元丰 岁连稔,姓氏何必闻乡閭。”
11、[登稔]dēng rěn
五谷丰收。《东观汉记·明帝纪》:“是时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周书·苏绰传》:“比年稍登稔,徭赋差轻,衣食不切,则教化可脩矣。”宋 曾巩《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田畴之间,连获登稔。”
12、[秋稔]qiū rěn
秋季的收成。《魏书·肃宗纪》:“致令炎旱频岁,嘉雨弗洽,百稼燋萎,晚种未下,将成灾年,秋稔莫覬。”元 方回《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秋稔粥饘犹可继,夜凉灯火已堪亲。”元 龚璛《浮图山庄冬夜》诗:“山田得秋稔,农家共欣欣。”
13、[岁稔]suì rěn
年成丰熟。唐 白居易《泛渭赋》序:“上乐时和岁稔,万物得其宜。”《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四》:“盖逢岁稔,共乐时康。”《宋史·食货志上三》:“﹝ 绍兴 ﹞十三年,荆湖 岁稔。米斗六七钱,乃就糴以宽 江、浙 之民。”
14、[大稔]dà rěn
大丰收。《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百姓得其便,累岁大稔。”《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是岁,天下大稔,流离者咸归乡里。”清 昭槤《啸亭续录·亲祷》:“次夕,澍雨普被,岁仍大稔。”
15、[稔岁]rěn suì
犹稔年。丰年。唐 耿湋《东郊别业》诗:“晚雷期稔岁,重雾报晴天。”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六一居士上》:“盖蝗遗子於地,若雪深一尺,则入地一丈,麦得雪则资茂而成稔岁;此老农之语也。”
16、[积稔]jī rěn
犹积年。《晋书·羊祜传》:“履谦积稔,晚节不遂,此远近所以为之感痛者也。”《周书·晋荡公护传》:“今大 齐 圣德远被,特降鸿慈,既许归吾於汝,又听先致音耗,积稔长悲,豁然获展。”唐 司空图《月下留丹灶》诗序:“邵阳 某县人,或闻其山实异,斋祷积稔,果有蹈空而至者,涉笔附楹,久之乃罢去。”《旧唐书·元行冲传》:“其有注移往説,理变新文,务加搜穷,积稔方毕。”参见“积年”。
17、[稔成]rěn chéng
犹酿成。
18、[稔收]rěn shōu
犹丰收。
19、[稔慝]rěn tè
酿成奸邪。
20、[来稔]lái rěn
来年。《魏书·世宗纪》:“﹝ 正始 元年﹞九月丙午,詔缘 淮 南北所在镇戍,皆令及秋播麦,春种粟稻……比及来稔,令公私俱济也。”
21、[累稔]lèi rěn
累年。《南史·谢庄传》:“黄霸 莅 潁川 累稔,杜畿 居 河东 歷载。”《南史·昭明太子统传》:“虽復累稔所用,意尚未安。”
22、[年稔]nián rěn
年岁。南朝 宋 谢灵运《昙隆法师诔》:“加以巧乘骑,解丝竹,沫絶景於康衢,弄絃管於华肆者,非徒经旬涉朔,弥歷年稔而已。”《南齐书·明帝纪》:“往因时康,崇建庠序,屯虞荐有,权从省废,謳诵寂寥,倐移年稔,永言古昔,无忘旰昃。”
23、[稔知]rěn zhī
熟知:~其为人。
24、[稔奸]rěn jiān
谓一向通奸。
25、[稔寇]rěn kòu
恶贯满盈的敌人。
26、[稔腻]rěn nì
美好细腻。
27、[稔谋]rěn móu
成熟的计谋。
28、[期稔]qī rěn
亦作“朞稔”。一年。稔,古代谷物一年一熟,因称年为稔。《陈书·废帝纪》:“且费引金帛,令充椒閫,内府中藏,军备国储,未盈朞稔,皆已空竭。”
29、[再稔]zài rěn
1.指谷物一年两熟。唐 王勃《乾元殿颂》:“融皋再稔,方闻外户之謡;昧谷千厢,坐溢康衢之奏。” 2.借指两年。唐 皇甫湜《吉州庐陵县令厅壁记》:“清河 张 君 儇 为之理,适得良二千石,俾专其政,而展其材,居未再稔,最於一郡。”
30、[稔乱]rěn luàn
犹酿祸。
31、[稔年]rěn nián
禾谷丰收的年岁。
32、[穷稔]qióng rěn
农历十二月的别称。
33、[稔闻]rěn wén
犹素闻。
34、[中稔]zhōng rěn
中等年成。清 冯桂芬《江阴损赈录序》:“余自 金坛 移宰 江阴,閲两年。癸巳,岁中稔。既毕登,淫雨猝至。”
35、[稔衅]rěn xìn
酿成争端。
36、[稔转]rěn zhuǎn
食物名。
37、[稔色]rěn sè
美色;美貌。
38、[习稔]xí rěn
熟悉。
39、[稔悉]rěn xī
犹熟悉。
40、[稔泰]rěn tài
谓年岁丰登,天下太平。《宋书·袁淑传》:“今众贾拳勇,而将术疎怯,意者稔泰日积,承平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