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
拼音:qiàn
释义:1.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池中,全株有刺,叶子圆形,像荷叶,浮在水面。花紫色,浆果球形,略像鸡头,种仁可以吃,根、花茎、种仁可入药。也叫鸡头。2.用芡实粉或其他淀粉调成的浓汁。
组词
勾芡 粉芡 芡粉 芡实 刺芡 菱芡 勾汤挂芡拼音
qiàn笔顺
一 丨 丨 丿 ㇇ 丿 ㇏同音字
拼音为qiàn的字 拼音为qian的字基础解释
1.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池中,全株有刺,叶子圆形,像荷叶,浮在水面。花紫色,浆果球形,略像鸡头,种仁可以吃,根、花茎、种仁可入药。也叫鸡头。 2.做菜时用芡粉调成的汁:勾~。详细解释
(形声。从艸,欠声。本义:水生植物。又名鸡头)
即“芡实”,俗称“鸡头”
芡,鸡头也。——《说文》
按,花似鸡冠,实苞如鸡首,故名。生于池沼中的一种一年生大水草,体表有刺,叶圆而大,浮于水面,花茎伸长于水面上,顶生一花,紫色,浆果球形,果内胚乳白粉质,可食用。
如:芡珠(芡的子实)
做菜时用芡粉或淀粉调成的汁 。
如:勾芡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芡-中華語文大辭典芡芡ㄑ丨ㄢˋqiàn1.植物名。多年生水生草本。全株有刺,葉大而圓,浮在水面上,開紫色花,花托形狀像雞頭。種子叫芡實或雞頭米,可以食用,也可以做藥材。2.用芡粉調成的稠汁(做菜做湯時加入,使黏稠勻味)。[例]勾~。
芡-辞源3【芡】8画 4480·2 qiàn ㄑㄧㄢˋ 巨險切,上,琰韻,羣。談部。水生植物名。又名雞頭、䓈。種子名芡實,供食用或入藥。呂氏春秋 恃君:“夏日則食菱芡。”方言三:“䓈、芡,雞頭也。北燕謂之䓈; 青 徐 淮 泗之間謂之芡; 南楚 江 湘之間謂之雞頭,或謂之鴈頭,或謂之烏頭。”參閲 本草綱目三三 果五 芡實。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iàn
1、[勾芡]gōu qiàn
做菜做汤时加上芡粉或其他淀粉使汁变稠。
2、[芡实]qiàn shí
芡的种子。也叫鸡头米。
3、[芡粉]qiàn fěn
用芡实做的粉,勾芡用。一般用其他淀粉代替芡粉。
4、[粉芡]fěn qiàn
芡粉加水搅拌而成的糊状物,供做菜时勾芡用。
5、[刺芡]cì qiàn
又称“鷄头”。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全株生刺,叶圆盾形,浮于水面。夏季开浅紫色单生小花。浆果海绵质,顶端有宿存萼片,密生锐刺。种子称芡实,或称鸡头米,供食用或酿酒,亦可入药。唐 韩愈《城南联句》:“远苞树蕉栟,鸿头排刺芡。”
6、[菱芡]líng qiàn
菱角和芡实。
7、[勾汤挂芡]gōu tāng guà qiàn
沟汤挂芡 用于形容人的心情像做粉芡鸡蛋糊一样,被一个大圆勺搅啊搅,直到水粉芡和鸡蛋搅得的乱七八糟,水粉芡挂的到处都是的一种纠结矛盾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