簷
拼音:yán
释义:1.同“檐”。2.屋檐,屋瓦边滴水的部分。3.某些器物上形状像屋檐的部分。
组词
風簷刻燭拼音
yán笔顺
丿 一 丶 丿 一 丶 丿 ㇇ 一 丿 丿 丶 丶 一 一 一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yán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基础解释
同“檐”。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簷-中華語文大辭典簷檐丨ㄢˊyán1.屋頂邊緣伸出屋牆的部分。[例]屋~|飛~走壁。2.器物的邊緣或向外突出像簷的部分。[例]帽~。
簷-中華大字典1、簷讀音:余廉切,音鹽,鹽韻。釋文:
❶屋~。與檐同。見《玉篇》。
〔按集韻云。檐。說文、㮰也。亦作~〕。
❷凡物之下覆而四旁冐出者、皆謂~。如塔~、帽~、笠~、傘~、之類。
2、檐讀音:余廉切,音鹽,鹽韻。釋文:
❶㮰也。見《說文》。
〔按廣雅。楣~櫺梠也。說文。㮰、梠也。梠、楣也。段注。楣、秦名屋櫋聯。齊謂之~。楚謂之梠。郝氏爾雅義疏云。楣橑櫋聯皆~也。隨所在而異名耳〕。
❷屋垂也。見〔淮南本經橑~榱題注〕。〔後世稱帽垂者曰帽~。傘垂者曰傘~。蓋引伸之義〕。
❸屋外邊壇也。《國語吳語》:王背~而坐。
❹接也。接屋前後也。見《釋名釋宮室》。
❺同櫩。見《一切經音義》引《字書》。
❻同簷。見《國語吳語注》。
3、檐讀音:都濫切,音擔,勘韻。釋文:同擔。《管子七法》:不明於則而欲出號令。猶~竿而欲定其末。
〔按爾雅釋天河鼓謂之牽牛注。荆楚人呼牽牛星爲~鼓。~者荷也。是亦~擔相通之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án
1、[風簷刻燭]fēng yán kè zhú
同“风簷寸晷”。清 钮琇《觚賸·五经中式》:“康熙 丁卯 顺天 乡试…… 查 林 二公乃能於风簷刻烛时,立就二十三艺,洵未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