簜
拼音:dàng
释义:1.大竹。2.指管乐器。3.古代使者盛符节的竹函。
组词
英簜 簜札 篠簜 簜节拼音
dàng笔顺
丿 一 丶 丿 一 丶 丶 丶 ㇀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𠃌 丿 丿同音字
拼音为dàng的字 拼音为dang的字基础解释
1.大竹。 2.笙箫之类的乐器。 3.古代使者盛符节的竹函。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簜-中華語文大辭典簜ㄉㄤˋdànɡ古書上指一種大竹子。[例]篠~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喬(《書經‧禹貢》)。
簜-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簜 dàng
大竹。
《尚書·禹貢》:
瑶琨篠(xiǎo)~。(瑶、琨:美玉名。篠:箭竹。)
又竹管製的樂器。
《儀禮·大射禮》:
~在建鼓之間。(建鼓:大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àng
1、[簜节]dàng jié
竹节。犹竹符,古代信使持其半以验证。
2、[篠簜]xiǎo dàng
1.竹。篠,小竹;簜,大竹。《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篠簜,齿革羽毛惟木。”晋 陆云《与陆典书书》之八:“东南之贵寳,真不但 会稽 之篠簜也。”南朝 梁 江淹《灵丘竹赋》:“被箘簵之窈蔚,结篠簜之溟濛。” 2.引申为使高尚、美好。
3、[筱簜]xiǎo dàng
1.竹。篠,小竹;簜,大竹。 2.引申为使高尚、美好。
4、[英簜]yīng dàng
见“英荡”。
5、[簜札]dàng zhá
纸名。即玉版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