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
拼音:miè
释义:1.竹子劈成的薄片,也泛指苇子或高粱秆上劈下的皮。
组词
竹篾 篾匠 篾篓 篾片 青篾 席篾 篾条 篾帽 篾折子 竹笆篾 黄篾舫 黄篾楼 乾篾片 干篾片 席篾儿 肚束三篾拼音
miè笔顺
丿 一 丶 丿 一 丶 丨 𠃍 丨 丨 一 一 丿 丶 ㇂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miè的字 拼音为mie的字基础解释
竹子劈成的薄片,也泛指苇子或高粱秆上劈下的皮:~席。~匠。详细解释
(形声。从竹,蔑省声。本义:薄竹片,可以编制席子、篮子等)
同本义
笢,竹肤也。从竹,民声。——《说文》。按,竹外青也,亦谓之筠析者,声转谓之篾。》
敷重篾席。——《诗·顾命》
篾篓挑将水边货。(货:卖)——唐彦谦《蟹》
又如:篾巴(竹篱笆);篾索(竹篾编的绳索);篾席(竹篾编的席子);篾丝(竹篾劈的细丝);篾篓(竹编的盛器。多为圆桶形);篾篮(竹篮子);篾笼(竹笼);篾缆(竹篾编制成的绳索)
泛指苇子或高粱秆上劈下的皮 。
如:苇篾儿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篾-中華語文大辭典篾ㄇ丨ㄝˋmiè條狀的薄竹片;也指高粱稈或葦稈劈成條的皮。[例]竹~|~簍|~席。
篾-漢語大字典篾
miè 《廣韻》莫結切,入屑明。月部。
(1)竹子剖成的长条薄片或细长条。也指藤类、苇子等剖下的茎皮。《玉篇·竹部》:“篾,竹皮也。”《正字通·竹部》:“篾,《埤倉》:析竹層也。”《書·顧命》:“牖間南嚮,敷重篾席。”孔㯋達疏:“篾,析竹之次青者。”《三國志·吴志·諸葛恪傳》:“先是,童謡曰:‘諸葛恪,蘆葦單衣篾鉤落,於何相求成子閤。’”唐唐彦謙《蟹》:“扳罾拖網取賽多,篾簍挑將水邊貨。”《西遊記》第二十三回:“四片黄藤篾,長短八條繩。”
(2)桃枝竹。《集韻·屑韻》:“篾,桃枝竹名。”漢張衡《南都賦》:“其竹則籦籠䈽篾,篠簳箛箠。”
(3)古律历天文用语。分度的单位或仪器。《隋書·律曆志下》:“凡日不全為餘,積以成餘者曰秒;度不全為分,積以成分者曰篾。”《新唐書·天文志一》:“削篾為度,徑一分,其厚半之,長與圖等,穴其正中,植鍼為樞,令可環運。”又:“按渾儀所測,甘、石、巫咸衆星明者,皆以篾,横考入宿距,縱考去極度,而後圖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iè
1、[竹篾]zhú miè
剖削成一定规格的竹皮;成条的薄竹片。
2、[篾匠]miè jiàng
用竹篾制造器物的小手工业者。
3、[篾席]miè xí
竹篾编的席子。亦特指桃枝竹所编的席。
4、[篾条]miè tiáo
条状的篾,用来编制器物。
5、[篾片]miè piàn
1.竹子劈成的薄片。 2.旧时称在豪富人家帮闲凑趣的人。
6、[篾刀]miè dāo
一种用来劈竹片的厚背刀。
7、[篾缆]miè lǎn
竹篾编制成的绳索。
8、[篾如]miè rú
不足称道;不值得说;没有什么了不起。
9、[青篾]qīng miè
1.竹皮。因其色青,故称。 2.喻指植物的藤蔓。 3.古地名。
10、[篾篓]miè lǒu
竹编的盛器。多为圆桶形。
11、[篾篮]miè lán
竹篮子。
12、[篾帽]miè mào
斗笠。竹篾编制的帽子。
13、[篾箩]miè luó
竹篾编制的箩筐。
14、[篾篁]miè huáng
竹条。
15、[篾簟]miè diàn
竹篾编的席子。供坐卧用。
16、[篾笼]miè lóng
竹笼。
17、[蒙篾]méng miè
见“濛瀎”。
18、[篾索]miè suǒ
竹篾编的绳索。
19、[翠篾]cuì miè
篾青。
20、[篾工]miè gōng
用竹篾编制器物的工作。
21、[篾丝]miè sī
竹篾劈的细丝。
22、[篾笋]miè sǔn
竹笋。
23、[篾巴]miè bā
竹篱笆。
24、[濛篾]méng miè
见“濛瀎”。
25、[篾弃]miè qì
抛弃;轻视。
26、[篾黄]miè huáng
竹子的篾青以里的部分,质地较脆。
27、[藤篾]téng miè
生长在原始森林里的一种质地坚韧、身条极长的藤本植物。
28、[席篾儿]xí miè ér
即细篾儿。用苇子、竹子、高粱秆等的皮劈开而成的细长的薄片,用来编席、篓子、草帽等。
29、[黄篾舫]huáng miè fǎng
船的一种。
30、[篾折子]miè zhé zǐ
竹席。
31、[竹笆篾]zhú bā miè
指竹篾编的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