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拼音:shí
释义:1.饭食。2.粮食。3.食物。4.吃。5.特指吃饭。6.饲料。7.供食用或调味用的。8.受;享受。9.日月亏损或完全不见的现象(后作“蚀”)。
组词
食粮 食物 弱肉强食 食品 食用 节衣缩食 觅食 食盐 捕食 啄食拼音
shí笔顺
丿 ㇏ 丶 𠃍 一 一 𠄌 丿 丶上部撇捺开张。下部点画居中,横画排布均匀,竖提端正,长点收笔应高于竖提。
同音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1.吃。特指吃饭。2.吃的东西。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详细解释
〈名〉
(会意。从饣皂,饣声。本义:饭,饭食)
同本义
食,饣米也。——《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
掌王之食饮。——《周礼·膳夫》。注:“饭也。”
治其粮与其食。——《周礼·廪人》。注:“止居曰食。”
共王及后之六食。——《周礼·馔人》。注:“六谷之饭。”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战国策·齐策》
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食次(酒菜和点心之类;食品);食店(饭店);食垒(一种有几层屉的食盒);食嗓(食道);食忌(饮食的禁忌);食官(古代掌管饮食的官);食膳(膳食,肴馔);食为民天(饮食是人民最重要之事)
粮食
籍兵乞食于西周。——《战国策·西周策》。注:“粮也。”
食太阴在卯穰。——《史记·货殖列传》。索隐:“谓谷也。”
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汉书·食货志》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唐· 白居易《卖炭翁》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口中食(吃的粮食);食地(可种粮食的田地)
食物的通称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乐羊子妻》
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鲁迅《祝福》
又如:猪食;鸡食;猫食
食禄,俸禄 [official's salary]
君子谋道而不谋食。——《论语·卫灵公》
食墨亦简作“食”。龟卜的术语。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
召伯相宅,卜惟洛食。——《文选·张衡·东京赋》
亏损。后作“蚀”
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史记》
特指日蚀或月蚀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诗·小雅·十月之交》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易·丰》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左传·隐公三年经》
是故圣王日食则修德,月食则修刑。——《管子·四时》
〈动〉
吃
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宋· 苏洵《六国论》
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废寝忘食;以食食( sì)人;食母;食以草具;吞食;食犬(专供食用的狗);食酒(饮酒);食茶(自己饮用的茶);食息(吃饭休息,泛指休息);食藿悬鹑(形容贫穷困苦);食饩(即“补廪”。生员中的附生递补为廪生);食獐(吃獐子);食肉寝皮(食其肉而寝处其皮。形容痛恨之极)
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引申为依赖、依靠
尊为公侯,食邑万户。——《汉书·张安世传》
又如:食力(依赖民众的赋税生活);食采(受纳采地的租税);食邑(卿大夫的封地。收封地的租税以供食用,故称“食邑”,或称“采邑”);食俸(官吏每月每岁所受的薪俸。又称“食禄”);食加(靠大夫的田亩增加而生活);食官(靠官府发的粮食而生活);食租衣税(靠收税而生活);食职(靠职务所得而生活)
享受;受
居右,食嘉。——王充《论衡》
又如:自食其果;食征(享用税收);食德(享受先人的德泽);食报(受报答或受报应);食俸(享受俸禄)
垦耕
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礼记·檀弓上》
又如:食力(依靠自己劳力而生活)
背弃[诺言]
尔无不信,朕不食言。——《书·汤誓》
又如:食言而肥
接受,采纳
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盐铁论》
祭献,享祀
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食监(官名。汉置。掌管晦时祭祀)
另见 sì;yì
〈动〉
拿东西给人吃。后作“饲”
彼留子国,将其来食。——《诗·王风·丘中有麻》。高亨云:“食通饲,给人以食物吃。”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小雅·绵蛮》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
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明· 刘基《卖柑者言》
又如:食监(监督做饭的官);食养(供给生活用品);食官(管伙食的官);食士(给兵吃饭);食饥息劳(使饥饿者饱肚,使劳累者得到休息)
使鬼神享受祭品 。
如:食祭(用酒饭祭祖)
饲养 ;喂养;供养
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史记·商君列传》
谨食之,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唐· 韩愈《杂记》
又如:食马(喂马)
引申为喂奶 。
如:食母(乳母);食子(用乳哺育子女)
宴请
饷食宾射,共其膳羞之牛。——《周礼·地官》
另见 shí;yì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另见 shí,sì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食食-汉语大词典食食1.吃饭。
●《礼记·内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2.享受俸禄。
●汉贾谊《新书·大政下》:“官驾百乘而食食千人。”
食食1ㄕˊshí1.(人或動物)吃的東西。[例]主~︱甜~︱豬~︱豐衣足~。2.吃。[例]~肉︱吞~︱蠶~。3.缺損。通「蝕」。[例]日~︱月~。4.指吃飯。[例]~堂︱廢寢忘~︱因噎廢~。5.供食用或調味用的。[例]~糧︱~油︱~鹽。6.〈書〉特指俸祿。[例]君子謀道不謀~(《論語‧衛靈公》)。7.姓。8.二一四部首之一。食食2ㄙˋsì〈書〉拿食物給人吃。[例]推食(ㄕˊ shí)~我(《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食食3丨ˋyì用於人名。如酈食其(ㄌ丨ˋ 丨ˋ ㄐ丨 lìyìjī),西漢人。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í
1、[衣食住行]yī shí zhù xíng
穿衣、吃饭、居住、行路,指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2、[食物]shí wù
可以充饥的东西。
3、[食品]shí pǐn
商店出售的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罐头~。~公司。
4、[日食]rì shí
也作日蚀。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并成一线时,太阳的光被月亮挡住,地球表面上某些地区短时间内看不到太阳,这种现象叫日食。太阳全部被月球遮住时叫日全食;部分被遮住时叫日偏食;中央部分被遮住时叫日环食。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前后。
5、[丰衣足食]fēng yī zú shí
足: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6、[食用]shí yòng
做食物用:~油。~植物。
7、[美食]měi shí
精美的饮食:讲究~。~街。
8、[饮食]yǐn shí
1.吃的和喝的东西:注意~卫生。 2.指吃东西和喝东西:~起居。
9、[零食]líng shí
正常饭食以外的零星食品:不吃~是好习惯。
10、[食堂]shí táng
机关、团体中供应本单位成员吃饭的地方。
11、[食欲]shí yù
人进食的要求:~不振。适当运动能促进~。
12、[膳食]shàn shí
日常吃的饭和菜。
13、[进食]jìn shí
吃饭:按时~是个好习惯。
14、[食盐]shí yán
无机化合物,成分是氯化钠,有海盐、池盐、岩盐和井盐四种。无色或白色晶体,有咸味。用于制染料、玻璃、肥皂等,也是重要的调味剂和防腐剂。通称盐。
15、[食谱]shí pǔ
1.介绍菜肴等制作方法的书。 2.制定的每顿饭菜的单子:幼儿园~。一周~。
16、[主食]zhǔ shí
主要食物,一般指用粮食制成的,如米饭、馒头等。
17、[食疗]shí liáo
民间习用的以饮食治疗疾病的方法。有既可吃又有疗病作用的,如吃猪血、大枣治贫血;也有中药配合食物使用的,如胡桃枸杞一起吃润肺,猪腰山药一起吃补肾壮阳。
18、[食客]shí kè
1.古代寄食在贵族官僚家里,为主人策划、奔走的人。 2.饮食店的顾客。
19、[素食]sù shí
1.素的饭食和点心。 2.吃素:~者(长期吃素的人)。
20、[食指]shí zhǐ
1.手的第二指头。 2.比喻家庭人口:~众多(人口多,负担重)。
21、[节食]jié shí
减少食量;节制饮食。
22、[吸食]xī shí
用嘴或鼻吸进(某些食物、毒物等):~滋补液。~毒品。
23、[甜食]tián shí
甜的食品。
24、[食管]shí guǎn
人和动物消化管道的一部分。上接咽,下通胃。成人食管长约25—30厘米,位于气管后方。食管肌肉自上而下依次收缩,可将食物推送入胃。
25、[喂食]wèi shí
给人或动物东西吃:定时给婴儿~。一天要喂两次食。
26、[食宿]shí sù
1.饮食和住宿。 2.住宿、膳食和服务。
27、[肉食]ròu shí
1.属性词。以肉类为食物的:~动物。 2.肉类食物:多吃点素食,少吃点~。
28、[食道]shí dào
食管。
29、[面食]miàn shí
用面粉做的食品的统称。
30、[伙食]huǒ shí
huǒ shí的又音。义同“伙食huǒ shí”。
31、[消食]xiāo shí
帮助消化:吃点山楂消消食。
32、[暴食]bào shí
饮食过度。
33、[食神]shí shén
日干所生之五行称之为食伤,又叫儿,同性相生者叫食神,即阳生阳或阴生阴者叫食神。
34、[觅食]mì shí
指鸟兽到处搜寻食物吃。
35、[熟食]shú shí
经过加工做熟的饭菜,多指出售的做熟的肉食等:~专柜。
36、[挑食]tiāo shí
指对食物有所选择,有的爱吃,有的不爱吃或不吃。
37、[食粮]shí liáng
人吃的粮食:~供应。精神~。煤是工业的~。
38、[偏食]piān shí
1.日偏食和月偏食的统称。见〖日食〗、 2.只喜欢吃某几种食物,如只喜欢吃鱼、肉,而不喜欢吃蔬菜。
39、[食量]shí liàng
饭量。
40、[餐食]cān shí
1.亦作“飱食”。饭食。 2.吃饭。
sì
1、[食官]sì guān
1.靠官府所给的粮食而生活。 2.谓侵害官府,贪污。食,通“蚀”。 3.掌管饮食的官。
2、[食母]sì mǔ
1.谓守道,用道。 2.乳母。
3、[食养]sì yǎng
供给生活所需。
4、[食士]sì shì
1.给士卒吃饭。 2.养育士子。
5、[食祭]sì jì
古礼,饮食前以少量酒食祭献先代。
6、[食马]sì mǎ
1.供作肉食的马。《穆天子传》卷二:“因献食马三百,牛羊三千。”郭璞 注:“食马,可以供厨膳者。” 2.喂马。《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枕轡而寝,食马而食。”杨伯峻 注:“先饲马而后己食。”唐 韩愈《杂说》之四:“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无食子]wú sì zǐ
亦作“无石子”。乔木名,产于 中东 沙漠地带。树形似柽,果实可食,亦可入药。
8、[没食子酸]mò sì zǐ suān
也称“棓酸”。也称“五倍子酸”。无色针状晶体。可以五倍子为原料,经发酵或用酸水解制得。在摄影术中作显影剂。参见“鞣酸”。
9、[箪食瓢饮]dān sì piáo yǐn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0、[毋食马肝]wú sì mǎ gān
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