簵
拼音:lù
释义:1.“簬”的古字。亦作“簬”。2.箘簵。竹名。可制箭杆。
组词
箘簵 篦簵 筱簵之箭拼音
lù笔顺
丿 一 丶 丿 一 丶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 丿 ㇇ ㇏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dù的字 拼音为du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簬”。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簵-中華大字典1、簵釋文:古簬字。見《說文》。
2、䉐讀音:空胡切,音枯,虞韻。釋文:篾也。見《集韻》。
3、簬讀音:魯故切,音路,遇韻。釋文:箘~也。夏書、惟箘簵楛。見《說文》。
〔按箘~、美竹。其質甚勁。可以爲矢。戰國策。箘~之勁。不能過也〕。
簵
【未集上】【竹字部】 簵
◎【廣韻】【集韻】𠀤古文簬字。註詳十二畫。
◎又【書·禹貢】惟箘簵楛。【傳】簵,美竹。【竹譜】簵竹,出雲夢之澤,中矢用。會稽箭類,皮特黑澀,以此爲異。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ù
1、[箘簵]jùn lù
亦作“箘簬”。亦作“箘露”。美竹;箭竹。
2、[篦簵]bì lù
一种可制箭、箸的竹。
3、[筱簵之箭]xiǎo lù zhī jiàn
用篠竹、簵竹制成的箭。谓良箭。汉 王充《论衡·效力》:“干將之刃,人不推頓,苽瓠不能傷;篠簵之箭,機不動發。魯 縞不能穿。非無干將、篠簵之才也,無推頓發動之主。苽瓠、魯 縞不穿傷,焉望斬旗穿革之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