箄
拼音:pái
释义:1.〈书〉同“簰”。
组词
枋箄 箄船拼音
pái笔顺
丿 一 丶 丿 一 丶 丿 丨 𠃍 一 一 丿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bǐ的字 拼音为bi的字基础解释
同“簰”。详细解释
〈名〉
大筏 ,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平排地连在一起。
如:箄筏(大筏);箄船(当船用的竹筏或木桴)
- 箄 [bǐ]
宠篓之类的竹器 [bamboo's basket]
另见 bēi
〈名〉
- 箄 [pái]
大筏 ,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平排地连在一起。
如:箄筏(大筏);箄船(当船用的竹筏或木桴)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箄-中華語文大辭典箄1ㄆㄞˊpái〈書〉以竹木編製而成,可浮於水面上的大筏。[例]九年,公孫述遣其將任滿、田戎、程汎,將數萬人乘枋~下江關,擊破馮駿及田鴻、李玄等(《後漢書‧卷十七‧馮岑賈列傳‧岑彭》)。箄2ㄅㄟbēi1.〈書〉蒸煮食物時,置放在甑底,用來防止食物掉落鍋中的竹編器。[例]炊忘箸~,飯落釜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2.〈書〉捕魚竹器。[例]去來伊洛上,相待安罛~(唐‧韓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詩〉)。箄3ㄅ丨ˋbì〈書〉小籠。箄4ㄅ丨bī〈書〉冠冕的飾物。
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箄bēi
书捕鱼的小竹笼。另见974页pái。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pái
1、[箄船]pái chuán
当船用的竹筏或木桴。《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夷》:“建武 二十三年,其王 贤栗 遣兵乘箄船,南下 江 汉,击附塞 夷 鹿茤。”李贤 注:“缚竹木为箄,以当船也。”
2、[枋箄]fāng pái
用竹木编成的浮筏。指木排、竹排。
3、[窑箄]yáo pái
烧陶器时火膛上用以放置泥坯的架子。
4、[箄筏]pái fá
大筏。
5、[竹箄]zhú pái
覆盖甑底的竹席。
6、[甑箄]zèng pái
甑底的竹箄。
bēi
1、[箄篮]bēi lán
竹制的捕鱼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