筰
拼音:zuó
释义:1.用竹篾编成的缆索。2.竹名。参见“筰竹”。3.古部族名。也称筰都。汉代多分布于今四川汉源一带。4.通“榨”。5.通“迮”。狭窄;迫狭。
组词
邛筰 筰马 筰桥 筰竹 迫筰拼音
zuó笔顺
丿 一 丶 丿 一 丶 丿 丨 丿 一 丨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zuó的字 拼音为zuo的字基础解释
同“笮(zuó)”。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筰-中華語文大辭典筰ㄗㄨㄛˊzuó〈書〉竹索;用竹篾擰製而成的繩索。[例]~橋。
筰-辞源3【筰】13画 8821·11.zuó ㄗㄨㄛˊ 在各切,入,鐸韻,從。鐸部。㊀竹索。同“笮”。釋名 釋船:“引舟者曰筰。”㊁古代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名。漢書五一 枚乘傳上書復説 吳王:“南距 羌 筰之塞,東當六國之從。”2.zé ㄗㄜˊ 集韻側格切,入,陌韻,照 二。鐸部。迫促。周禮 春官 典同:“侈聲筰。”注:“侈謂中央約也,侈則聲迫筰,出去疾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uó
1、[筰竹]zuó zhú
竹名。
2、[邛筰]qióng zuó
见“邛笮”。
3、[筰桥]zuó qiáo
桥名。又名 夷里桥。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西南。因桥用竹索编成,故名。相传 晋 永和 四年 桓温 伐 蜀,战败 蜀 主 李势 于此。晋 任豫《益州记》:“司马相如 宅在州西 筰桥 北百许步。”
4、[迫筰]pò zuó
迫促;急促。筰,通“迮”。
5、[筰马]zuó mǎ
古族 筰都 所产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