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guǐ

释义:1.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由陶簋发展而来。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用来盛黍、稷、稻、粱等。造型特点是,一般大口,圆腹,圈足。商代多无盖,无耳或仅有双耳。西周春秋时期常带盖,有二耳、四耳。有的圈足下加方座,或附有三足。簋是贵族礼器,多呈偶数出现,如四簋五鼎,六簋七鼎,八簋九鼎。

组词

簋贰 瑚簋 簋实 簋簠 簋飧 八簋 笾簋 害叔簋 量侯簋 簠簋不饬 簠簋不饰 九鼎八簋 簠簋不修 镂簋朱绂

拼音

guǐ

笔顺

丿 丿 𠃍 𠄌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guǐ的字 拼音为gui的字

基础解释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两耳。

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从竹,从皿,从皀。本义: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圆口,两耳或四耳)同本义

    簋,黍稷方器也。——《说文》

    皆云圆曰簋,谓内圆也。——《周礼·舍人》注

    二簋可用享。——《易·损》

    每食四簋。——《诗·秦风·权舆》

    宰夫设黍稷六簋。——《仪礼·公食礼》

    陈馈八簋。——《诗·小雅·伐木》

    鼎簋十有二。——《周礼·掌客》

    饭土簋。——《史记·始皇纪》

    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簠。——《韩非子·十过》

    管仲镂簋朱紘,山节藻棁, 孔子鄙其小器。——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簋廉(盛酒的瓦器);簋实(置于簋器的黍稷)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簋-中華語文大辭典

簋簋ㄍㄨㄟˇɡuǐ古代祭祀或宴飲時盛食物的器皿,重要的禮器,一般為圓形,大口,雙耳。有陶簋、青銅簋等。

簋-辞源3

【簋】17画 8810·2 guǐ  ㄍㄨㄟˇ  居洧切,上,旨韻,見。幽部。古代祭祀宴享時盛黍稷的器皿。詩 秦風 權輿:“於我乎,每食四簋。”傳:“四簋,黍稷稻粱。”釋文:“内方外圓曰簋,以盛黍稷;外方内圓曰簠,用貯稻粱,皆容一斗二升。”説文:“簋,黍稷方器也。”簋形方圓不一,其初用瓦,近世出土者以銅製者最常見,形狀亦以圓者爲多。參見“簠”。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uǐ

1、[瑚簋]hú guǐ

1.宗庙盛黍稷的礼器。 2.比喻治国安邦之才。

2、[簋飱]guǐ sūn

见“簋飧”。

3、[簋实]guǐ shí

指盛在簋内的黍稷。

4、[俎簋]zǔ guǐ

俎和簋,为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两种礼器。俎载牲体,簋盛黍稷。

5、[八簋]bā guǐ

簋为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或食品用的圆口圈足器皿。

6、[土簋]tǔ guǐ

盛饭的瓦器。

7、[簋簠]guǐ fǔ

1.簋与簠。盛黍稷的祭器。 2.借指礼仪。

8、[簋飧]guǐ sūn

1.亦作“簋飱”。盛在簋内的熟食。 2.谓一簋熟食。

9、[簋贰]guǐ èr

谓二簋之食。

10、[笾簋]biān guǐ

古代的两种祭器。

11、[鹾簋]cuó guǐ

盛盐的器皿。

12、[彝簋]yí guǐ

泛指古代祭祀所用的礼器。

13、[二簋]èr guǐ

喻祭品之少。簋,古代祭祀宴享盛黍稷之器皿。

14、[量侯簋]liáng hóu guǐ

颈饰圆涡纹。

15、[竹簋方]zhú guǐ fāng

古代盛枣栗的礼器。

16、[害叔簋]hài shū guǐ

害叔簋,西周晚期。

17、[簠簋不脩]fǔ guǐ bù xiū

见“簠簋不饰”。

18、[镂簋朱绂]lòu guǐ zhū fú

1.用刻有花纹的簋和红色的帽带。镂,刻。簋,盛食物的器具。朱,用如动词,涂上红彩。绂,古代帽子的系带。 2.管仲镂簋朱绂。--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簋的反义词 簋的近义词 簋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簋能组什么词
  • 簋能组什么词语
  • 簋可以组什么词
  • 簋可以组什么词语
  • 簋字可以组什么词
  • 簋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簋字能组什么词
  • 簋字能组什么词语
  • 簋字开头的成语
  • 簋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