竻
拼音:lè
释义:1.竹根。2.竻竹,有刺而坚韧的竹子。也叫刺竹。
组词
竻竹 竻城 竻木拼音
lè笔顺
丿 一 丶 丿 一 丶 𠃌 丿同音字
拼音为lè的字 拼音为le的字基础解释
1.竹根。2.同“簕”。详细解释
〈名〉
竹根
竻,竹根。——《广韵》
〈方〉∶竹上的刺。两广一带把长刺的竹叫“竻竹”。或写作“簕竹”,俗称刺竹 。
如:竻竹(一种带刺而坚硬的竹。俗称刺竹);竻木(即竻竹)
1. 竻 [lè]
- 竻 [lè]
竹根
竻,竹根。——《广韵》
〈方〉∶竹上的刺。两广一带把长刺的竹叫“竻竹”。或写作“簕竹”,俗称刺竹 。
如:竻竹(一种带刺而坚硬的竹。俗称刺竹);竻木(即竻竹)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竻-中華大字典1、竻讀音:歷德切,音勒,職韻。釋文:
❶竹根也。見《集韻》。
❷有刺而堅之竹。《肇慶府志》:~竹、俗呼刺竹。有刺而堅。可作藩籬。
〔按廣東新語云。~竹、一名澀勒。勒、刺也。廣東人以刺爲勒。故又曰勒竹。長芒密距。枝皆五出如雞足。其材可桁桷。篾可織。皮可剉物〕。
2、竻釋文:古筋字。見《集韻》。
3、筋讀音:舉欣切,音斤,文韻。釋文:
❶肉之力也。从肉从力从竹。竹、物之多~者。見《說文筋部》。
〔按釋名釋形體。~。靳也。肉中之力。氣之元也。靳固於身形也。今生理學云。~者。包圍骨骼。而成人體之柔輭部。殆占人體重量之半。乃謂肌肉也。能隨意屈伸者。謂之橫紋~。不能隨意屈伸者。謂之平骨~〕。
❷竹名。《竹譜》:~竹長二丈許。圍數寸。至堅利。南土以爲矛。其筍未成竹時。堪爲弩絃。
❸地~。枸韉也。見《廣雅釋草》。
〔又〕:白茅根也。《本草綱目》:茅根、一名地管。一名地~。生楚地山谷田野。六月采。根如渣芹。甜美。
❹姓也。見《姓苑》。
【读音】lè
【繁体】竻
竻lè
⒈竹名。竹子的一种。
⒉竹根儿。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è
1、[竻竹]lè zhú
一种有刺而坚硬的竹。俗称刺竹。也称勒竹、涩勒。
2、[竻城]lè chéng
古城名。在今 广东省 新兴县。宋 绍兴 二十年郡守以城狭隘,于城外植刺竹绕之,周一千四百八十丈。明 洪武 十三年增土城于刺竹之内。清 屈大均《广东新语·草语·竹》:“﹝东 粤 多竹,多异竹。有竻竹。﹞ 新兴 向无城,环种是竹,号 竻城。”参阅 宋 胡寅《新州竹城记》、《广东通志·城池》。
3、[竻木]lè mù
即竻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