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
拼音:gū
释义:1.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或沼泽地里,花色淡红。嫩茎的基部经黑穗病菌寄生后膨大,叫“茭白”,可作蔬菜。果实叫“菰米”,也可食用。2.旧同“菇”。
组词
菰菜 菰饭 菰蒋 菰粱 菰芦 菰米 菰蒲 竹菰 青菰 淡巴菰 蘑菰蕈拼音
gū笔顺
一 丨 丨 ㇇ 亅 ㇀ 丿 丿 𠄌 丶 ㇏同音字
拼音为gū的字 拼音为gu的字基础解释
1.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生 在浅水里,开淡紫红色小花。嫩茎经菰黑粉菌寄生后膨大,叫茭白,果实叫菰米,均可食。 2.“菇”的 异体字。详细解释
植物名 。即茭白( Zizania caduciflora )。禾本科,菰属。一种多年水生高秆的禾草类植物,茎中因寄生菌的作用而形成笋状结构,称茭白笋,可供食用。
如:菰稗(茭白和稗子);菰首(即茭白);菰苇(指茭白和苇)
同“菇” 。
如:香菰,草菰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菰-中華語文大辭典菰菰ㄍㄨɡū1.植物名。多年生草本。生長在池沼之中,莖細長而尖,扁平,高一公尺餘。葉叢生,呈狹長形。嫩莖基部寄生菰黑穗菌後膨大,俗稱為「茭白筍」,為常見蔬菜。果實稱為菰米、彫胡米,可供煮食。2.江南地區泛稱菌類為「菰」。同「菇」。[例]草~∣蘑~。3.▲姓。
菰-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菰ɡū
①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池沼里,花单性,紫红色。嫩茎的基部经黑粉菌寄生后膨大,做蔬菜吃,叫茭白。
②旧同“菇”➊。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ū
1、[青菰]qīng gū
植物名。俗称茭白。生于河边、沼泽地。可作蔬菜。其实如米,称雕胡米,可作饭,古以为六谷之一。
2、[菰蒋]gū jiǎng
1.菰,茭白。唐 李白《新林浦阻风寄友人》诗:“海月破圆景,菰蒋生緑池。”《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三年》:“钟泰章 将精兵三百为殿,多树旗帜於菰蒋中,追兵不敢进而还。”清 方文《自题采药图用谈长益韵》:“苗分薇蕨春烟冷,米聚菰蒋秋水澄。” 2.指菰叶。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枣》:“作乾枣法:新菰蒋,露於庭,以枣著上,厚二寸;復以新蒋覆之。”石声汉 注:“菰蒋是‘茭瓜’(茭白)的叶子。”唐 陆龟蒙《田舍赋》:“屋以菰蒋,扉以籧篨。”
3、[菰米]gū mǐ
菰之实。一名雕胡米,古以为六谷之一。
4、[灰菰]huī gū
中草药名。马勃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马勃》。
5、[慈菰]cí gū
见“慈姑”。
6、[香菰]xiāng gū
茭白。秋结实,曰菰米,又称雕胡米。
7、[菰首]gū shǒu
即茭白。
8、[彫菰]diāo gū
菰米。宋 蔡梦弼《草堂诗话》卷二:“滑忆彫菰饭,香闻锦带羹。”参见“彫胡”。
9、[菰菜]gū cài
即茭白。
10、[菰粱]gū liáng
即菰米。
11、[竹菰]zhú gū
见“竹肉”。
12、[荻菰]dí gū
荻菰在山坡上和农田中长的一种草,大概是春天长出一个长长的外面是草叶里面包着草芯的东西像玉米一样,捏这尖尖的,从地上的草丛里抽出来剥开后,里面的草芯,纯白或者乳白色的长条一些绒毛状的东西包这一根茎。
13、[雕菰]diāo gū
菰米。 宋 蔡梦弼 《草堂诗话》卷二:“滑忆彫菰饭,香闻锦带羹。”参见“ 彫胡 ”。
14、[菰蒲]gū pú
1.菰和蒲。 2.借指湖泽。
15、[菰饭]gū fàn
用菰米煮成的饭。
16、[菰芦]gū lú
1.菰和芦苇。 2.借指隐者所居之处;民间。
17、[淡巴菰]dàn bā gū
烟草。
18、[蘑菰蕈]mó gū xùn
见“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