黻
拼音:fú
释义:1.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青半黑的花纹。2.〈书〉同“韨”(fú)。3.同“绂”。
组词
释黻 黻绣 珩黻 黻翣 朝黻 黻领 丹黻 黻裘 黼国黻家 火龙黼黻 黼黻皇猷 黼黻文章拼音
fú笔顺
丨 丨 丶 丿 一 丶 丿 丨 𠃌 丨 丿 丶 一 丿 ㇇ ㇏ 丶同音字
拼音为fú的字 拼音为fu的字基础解释
1.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青半黑的花纹。 2.同“韨”(fú)。详细解释
(形声。从黹( zhǐ),象缝处纵横交错之形;表示与缝衣或刺绣有关。犮 bó。本义:古代礼服上青黑相间的花纹)
同本义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诗·秦风·终南》
又如:黻衣(古代礼服的一种)
绣有这种花纹的礼服
士服(穿)黻,大夫(服)黼。——刘向《说苑》
又如:黻班(在宫廷中身穿黻衣的朝班行列。指显贵的地位);黻冕(古代大夫以上祭祀时所穿的礼服。黻:裤裙。冕:帽子)
通“韨”。古代祭服的蔽膝,用熟皮做成
衮冕黻珽。——《左传·桓公二年》
以黻冕命士会将中军。——《左传·宣公十六年》
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论语·泰伯》
通“绂”。系印的丝带
云装信解黻。—— 江淹《杂体·谢光禄庄郊游》
委荣轻举,投黻如遗。——汉《繁阳令杨君碑》
又如:长黻(印章上长长的丝带)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黻-中華語文大辭典黻黻ㄈㄨˊfú1.古代禮服上繡的花紋,黑、青兩色相間。[例]~衣|黼~。2.姓。
黻-漢語大字典黻
⁵黻
《説文》:“黻,黑與青相次文。从黹,犮聲。”
fú 《廣韻》分勿切,入物非。術部。
(1)古代礼服上绣的黑与青相间如☀形的花纹。《爾雅·釋言》:“黼、黻,彰也。”郭璞注:“黻文如兩己相背。”清阮元《揅經室集·釋黻》:“説黻者曰兩己相背戾,而自古畫象則作☀形,明兩弓相背戾,非兩己相背戾也。”《書·益稷》:“藻、火、粉、米、黼、黻、絺、繡。”孔穎達疏:“黻謂兩己相背,謂刺繡為己字,兩己字相背也。《考工記》云:黑與青謂之黻,刺繡為兩己字,以青黑線繡也。”《詩·秦風·終南》:“君子至止,黻衣繡裳,佩玉將將,壽考不亡。”毛傳:“黑與青謂之黻。”朱熹注:“黻之狀亞,兩己相戾也。”漢張衡《思玄賦》:“襲温恭之黻衣兮,被禮義之繡裳。”《晋書·輿服志》:“棨㦸韜以黻繡,上為亞字,繫大蛙蟆幡。”又花纹。唐王勃《上劉右相書》:“龍章鳳黻照其前,鏘金鳴玉疊其後。”
(2)古代祭祀所着的蔽膝,用皮革或缯帛制成。《論語·泰伯》:“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邢昺疏:“黻,蔽膝也。祭服謂之黻,其他謂之韠,俱以韋為之,制同而色異。韠,各從裳色;黻,其色皆赤,尊卑以深淺為異。天子純朱,諸侯黄朱,大夫赤而已。大夫以上冕服悉皆有黻。”《左傳·桓公二年》:“袞、冕、黻、珽,帶裳幅舃。”杜預注:“黻,韋韠,以蔽膝也。”《新唐書·車服志》:“黻以繒為之,隨裳色。上廣一尺,以象天數;下廣二尺,以象地數。長三尺,朱質,畫龍、火、山三章,以象三才。其頸五寸,兩角有肩,廣二寸,以屬革帶。朝服謂之韠,冕服謂之黻。”
(3)通“紱”。系印的丝带。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泰部》:“黻,叚借為韍(紱)。”《文選·江淹〈雜體詩·謝光禄郊遊〉》:“雲裝信解黻,煙駕可辭金。”李善注:“《蒼頡篇》曰:‘紱,綬也。’黻與紱通。”唐陳子昂《唐水衡監丞李府君墓誌銘》:“黄黻不貴,拱璧為輕。”
(4)姓。《萬姓統譜·勿韻》:“黻,見《姓苑》。”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fú
1、[黼黻]fǔ fú
1.泛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花纹。 2.绣有华美花纹的礼服。 3.借指爵禄。 4.使华美。 5.借指辞藻,华美的文辞。 6.指修饰文辞。 7.谓辅佐。
2、[黻绣]fú xiù
黑与青相间的花纹。
3、[朱黻]zhū fú
同“朱紱”。《文选·韦孟<讽谏>诗》:“黼衣朱黻,四牡龙旂。”李善 注引 应劭 曰:“朱黻,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以皮为之,古者上公服之。”《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陆机“羇宦”>》:“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人。”李善 注引 郑玄 曰:“茀,太古蔽膝之象。黻与茀古字通。”元 汪元亨《一枝花·闲乐》套曲:“远雕轮,避朱黻。”
4、[黻领]fú lǐng
黑青相间的衣领。《新唐书·车服志》:“﹝天子之服﹞衣、褾、领,画以升龙,白纱中单,黻领,青褾、襈、裾。”
5、[缨黻]yīng fú
见“缨绂”。
6、[黻裳]fú cháng
古代祭服。绣有青黑色花纹的下裳。
7、[黻文]fú wén
黑青相间如亚形的花纹。
8、[黻翣]fú shà
古代出丧时画有亚形的棺饰。
9、[黻佩]fú pèi
佩系官印的丝带。借指达官贵人。
10、[章黻]zhāng fú
礼服上色彩鲜明的黑白花纹。亦指礼服。
11、[冕黻]miǎn fú
古代礼冠与礼服上绣的亚字形花纹。借指仕宦。
12、[释黻]shì fú
见“释紱”。
13、[黻黼]fú fǔ
黻黼读作fú fǔ,是冕服十二章花纹中的两种纹样。
14、[黻衣]fú yī
古代礼服名。绣有青黑色花纹。
15、[黻冕]fú miǎn
古代祭服。《论语·泰伯》:“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朱熹注:“黻,蔽膝也,以韦为之;冕,冠也。
16、[黻裘]fú qiú
古代礼服。
17、[珩黻]héng fú
佩玉和蔽膝。本为大夫以上者的服饰,后泛指贵官服饰。
18、[黻班]fú bān
指在朝的达官显贵。
19、[黻藻]fú zǎo
语出《书·益稷》:“藻火粉米,黼黻絺绣。”谓织有黻和水藻的花纹。引申为写出华美的辞藻或文字。
20、[朝黻]cháo fú
犹朝服。亦借指朝官。
21、[丹黻]dān fú
赤色的蔽膝。古时诸侯之服。
22、[佩黻]pèi fú
本为古代带有珮饰的官服,后借指同僚。
23、[黼国黻家]fǔ guó fú jiā
指国家文教之治,美如锦绣。
24、[黼蔀黻纪]fǔ bù fú jì
指锦绣美好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