窰
拼音:yáo
释义:1.亦作“窯”。亦作“窑”。2.烧制砖瓦陶瓷器或煅石灰的灶。3.指制造砖瓦陶瓷等物的场所。4.指陶瓷器。5.窑洞,供人居住的土室。6.近代泛指硅酸盐工业常用的高温设备。7.釆煤开挖的洞。8.方言。指妓院。参见“窰姐”。
组词
窰人 窰竈 窰洞 宣德窰 均州窰拼音
yáo笔顺
丶 丶 ㇇ 丿 丶 丿 丶 丶 丿 丿 一 一 丨 ㇄ 丨同音字
拼音为yáo的字 拼音为yao的字基础解释
同“窑”。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窰-中華大字典1、窰釋文:同窯。見《集韻》。
2、䆙讀音:余搖切,音搖,蕭韻。釋文:陶師燒瓦也。見《海篇》。
3、窑釋文:俗窯字。見《正字通》。
4、窯讀音:餘招切,音姚,蕭韻。弋笑切,音耀,嘯韻。釋文:
❶燒瓦~竈也。見《說文》。《段注》:~似竈。故曰~竈。韻會。本作燒~也。緜詩鄭箋云。復穴皆如陶然。是謂經之陶、卽~字之叚借也。緜詩正義引說文。陶、瓦器竈也。蓋其所據乃缶部匋下語。匋、~、蓋古今字〕。
❷俗稱娼寮曰~子。北方妓曰~姐。
5、窯讀音:丘交切,音敲,肴韻。釋文:~寥。空寂也。見《集韻》。
6、郘讀音:餘招切,音姚,蕭韻。釋文:陶師燒瓦窯也。
〔按卽实字之譌〕。
7、昷讀音:餘昭切,音姚,蕭韻。釋文:陶師燒瓦也。見《海篇》。
〔按卽窯譌字〕。
窰
【午集下】【穴字部】 窰
◎【集韻】與窯同。
◎又【廣東新語】歸善有窰輋,其人耕無犁鋤,率以刀治土。種五穀,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煖而蛇蟲死,以爲肥,曰火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áo
1、[窰调]yáo tiáo
亦作“窑调”。旧时在妓院里流行的小调。老舍《骆驼祥子》二三:“那来照顾她们的,还老远的要唱着窑调,显出自己并不是外行。”
2、[窰竈]yáo zào
亦作“窑灶”。古代一种熏烟御敌的军事设置。《墨子·备穴》:“斩艾与柴长尺,乃置窑灶中。先垒窑壁,迎穴为连。”
3、[窰务]yáo wù
主管陶瓷业务的机构。《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谓 王旦、王钦若 等曰:‘如以鐘鼓楼为漏室,窰务为甄官,岂若直指其名也!悉宜改正。’”
4、[窰器]yáo qì
1.陶瓷器。明 陶宗仪《辍耕录·窑器》:“陶器自 舜 时便有,三代 迄於 秦 汉,所谓甓器是也。今土中得者,其质浑厚,不务色泽。末俗尚靡,不贵金玉而贵铜磁,遂有祕色窑器。”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窰器当重 哥 汝,而十五年来忽重 宣德,以至 永乐、成化,价亦骤增十倍。大抵 吴 人滥觴,而 徽 人导之,俱可怪也。” 2.专指陶器。清 薛福成《海关出入货类叙略》:“瓷器窑器价银一百零八万餘两,其餘杂货价银各数十百万两不等。”
5、[窰洞]yáo dòng
亦作“窑洞”。就土山的山崖挖成的作为住屋的山洞或土屋。张鼎丞《整风在延安中央党校》:“延安 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 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延安 的窑洞能指挥全国抗 日 斗争。”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石油头》:“石油头 住在 西河坝 的窑洞里。他身披一件老羊皮,上班穿着,下班盖着;晴天朝里,雨天朝外。”
6、[窰变]yáo biàn
1.谓制造瓷器时,由于窑里高温度的火焰使釉发生化学变化,开窑后出现意外的新奇颜色和花样。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窑变》:“正德 中,内使监造御器。时宣红失传不成,身家俱丧。一人跃入自焚,托梦他人造出,竞传窰变,好异者遂妄传烧出鹿、象诸异物也。” 2.喻男女中某一方中途变心。元 张可久《寨儿令·妓怨》曲:“崔夫人 嫌杀 张生,冯员外 买断 苏卿。他山障他短命,您窰变您薄情。”元 王晔《折桂令·问双渐》曲:“小苏卿 窰变了心肠,改抹了姻缘,倒换排场,强拆鸳鸯,轻分鶯燕,失配鸞凰。”
7、[弟窰]dì yáo
宋 代著名瓷窑之一。相传 南宋 时有 章 姓兄弟二人在 龙泉 烧造瓷器,兄名 生一,所烧者称哥窑;弟名 生二,所烧者称弟窑。所谓龙泉窑一般皆指弟窑。
8、[窰姐]yáo jiě
亦作“窑姐”。旧称娼妓。《官场现形记》第三九回:“这时候 汉口 有个做窰姐的,名字叫做 爱珠,姿色甚是平常,生意也不兴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晚上请老爷、师爷在窰姐儿那里碰和喝酒。”瞿秋白《人才易得》:“美人儿而说‘多年’,自然是阅人多矣的徐娘了,她早已从窑姐儿升任了老鸨婆。”
9、[官窰]guān yáo
见“官窑”。
10、[控窰]kòng yáo
台湾地区民众所用的词汇。控窰的意思就是去郊外烧烤的意思。
11、[瓷窰]cí yáo
亦作“瓷窑”。烧制瓷器的窑。《宋史·食货志下八》:“﹝ 元丰 五年﹞八月,置 饶州 景德镇 瓷窰博易务。”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白瓷》:“真 开 等郡瓷窑所出,色或黄滞无宝光。”
12、[隆窰]lóng yáo
即 隆庆 窑。清 程哲《窑器说》:“隆窰之祕戏不入鉴。藏他物汁水,莹厚如堆脂汁。”参见“隆庆窰”。
13、[哥窰]gē yáo
宋 瓷窑名。窑址在 浙江 龙泉县 南七十里 华琉山 下。北宋 处州 龙泉县 旧有 龙泉窑,南宋 章生一、生二 兄弟在此制瓷,各主一窑。生一 所制之瓷号哥窑,生二 所制者号弟窑。哥窑之瓷以胎细质白著称。参阅 明 王世贞《宛委馀编》卷十五、清 朱琰《陶说·说古·古窑考》。《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做一个金漆笼儿,黄铜钩子,哥窰的水食罐儿,緑纱罩儿。”清 曹寅《铜鼓歌》:“豪华徒夸子父鼎,赏鑑何重哥窰缾。”
14、[窰口]yáo kǒu
亦作“窑口”。贩运鸦片的机构。《黑籍冤魂》第四回:“﹝鸦片贩子﹞又勾结内地奸民,为之传送,使窰口为之包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今拟沿海奸徒,开设窰口,勾引外夷,潜买鸦片烟土,入口囤积,发卖图利,一经审实,首犯拟斩立决。”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第三节:“查夷船载运烟土,至 广东 黄埔、老万山 二处停泊,内地奸商分设窑口接运。”
15、[窰烟]yáo yān
烧制砖瓦陶瓷等的灶里冒出的烟。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雷》:“及午,介山 上有黑云,气如窰烟。须臾蔽天,注雨如綆,风吼雷震,凡损麦千餘顷。”
16、[汝窰]rǔ yáo
见“汝窑”。
17、[窰神]yáo shén
旧称主宰砖瓦窑的神灵。清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一:“桥畔一石,形似老翁……附近有甎窰,相距里许,窰人舁之归,谋奉为窰神。”
18、[瓦窰]wǎ yáo
1.烧制砖瓦陶瓷器的灶。《三国志·魏志·董卓传》“焚烧 洛阳 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裴松之 注引 晋 华峤《汉书》:“武帝 时,居 杜陵 南山下,有成瓦窑数千处,引 凉州 材木东下以作宫室,为功不难。”宋 范成大《梅根夹》诗:“日明 渔浦 网,风侧瓦窰烟。”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我离 汴梁城 四十里,在这破瓦村居住,开着一座瓦窰。” 2.旧时对多生女不生男的妇女的讥称。因称生女为弄瓦,故云。清 褚人穫《坚瓠三集·弄瓦诗》:“无锡 邹光大 连年生女,俱召 翟永龄 饮。翟 作诗云:‘去岁相招云弄瓦,今年弄瓦又相招。作诗上覆 邹光大,令正原来是瓦窰。’”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翩翩》:“女笑曰:‘花娘子 瓦窰哉!那弗将来?’”参见“弄瓦”。
19、[隆庆窰]lóng qìng yáo
明 隆庆 年间窑制瓷品的通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玩具·瓷器》:“幼时曾於二、三豪贵家见 隆庆 窰酒杯茗盌,俱绘男女私褻之状,盖 穆宗 好内,故以传奉命造此种。”
20、[均州窰]jūn zhōu yáo
北宋 阳翟(今 河南 禹县)所造瓷器。因其地有 钧台,故名钧窑,俗作均窑。金 改 阳翟 为 钧州(即 均州),历代制造瓷器。清 朱琰《陶说·均州窑》:“均州窑,今 河南 禹州 …… 清 秘藏均州窑,红若胭脂者为最。”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十:“均州窰红若胭脂者为最。色纯而底有一二数目字号者佳。”
21、[窰花子]yáo huā zǐ
亦作“窑花子”。旧时对矿工的称呼。从维熙《洁白的睡莲花》:“我们这一辈窑花子,叼着它,在直不起腰的巷道里,拖着炭筐。”
22、[新定窰]xīn dìng yáo
元 代名匠 彭均宝 烧窑于 霍州,制品胎薄质细,净白尚素,仿 北宋 定窑,故称为“新定窰”。又称彭窑。参阅 明 曹昭《新增格古要论·古窑器论·彭窑》。
23、[宣德窰]xuān dé yáo
明 宣德 年间于 江西 景德镇 所设的官窑。所选瓷器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参阅 清 朱琰《陶说》。
24、[窰头土坯]yáo tóu tǔ pī
指未经烧制的砖瓦土坯。《西游记》第二回:“悟空 道:‘这般也能长生么?’祖师 道:‘也似窰头土坯……虽已成形,尚未经水火煅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