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
拼音:jī
释义:1.积聚;贮藏。2.指贮积起来的钱物等。3.累积;堆叠。4.堆子;垛子。指累叠在一起的东西。5.蕴积;蕴蓄。参见“積中”。6.留滞。7.郁积于心。8.长久。9.超过,甚于。10.指渊博出众。11.增加。12.经过。13.过分。参见“積弱”。14.习惯的,积久渐成的。15.通“績”。功绩,劳绩。参见“積厚流光”。16.通“漬”。疾病。17.通“迹”。参见“積射士”。18.见“積伶”。机警伶俐。19.见“積伶”。指受刺激而猛然抖动。20.量词。用于成堆之物。21.指寒积、食积等病症。22.数学中称若干个数相乘的结果。
拼音
jī笔顺
丿 一 丨 丿 丶 一 一 丨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jī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1.聚集:~少成多。處心~慮。~儲。~憤。~鬱。~怨。~願。~累(lěi)。~攢。 2.數學上指乘法運算的得數:~數。乘~。體~。容~。 3.中醫指兒童消化不良的病:這孩子有~。捏~。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積-中華語文大辭典積积ㄐ丨jī1.集聚;累積。[例]~習︱~案|~穀防荒︱雨太大,坑裡很快就~滿了水。2.中醫指長期蓄累而成的體內疾病。3.數學上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依序相乘所得出的數。如2乘以5的積是10,2乘以3乘以7的積是42。也作「乘積」、「積數」。4.▲姓。
積-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558.【積】
一積聚穀物。詩經周頌良耜:“積之栗栗。”(栗栗:眾多的樣子。)司馬遷報任安書:“士卒死傷如積。”
引申爲一般的積聚。鄒陽獄中上梁王書:“積毀銷骨。”
二儲蓄。賈誼論積貯疏:“故其畜積足恃。”又:“公私之積,猶可哀痛。”
舊時於第一義讀入聲,第二義讀去聲。今無別。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ī
1、[積極]jī jí
1、正面的,促进发展的;2、努力进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