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
拼音:lǐng
释义:1.山道。2.山峰。3.高大的山脉。4.指五岭(大庾、越城、都庞、萌渚、骑田)。
组词
岭南 山岭 崇山峻岭 翻山越岭 秦岭 奇峰异岭 高山峻岭 荒山野岭 攀山越岭 高岭土拼音
lǐng笔顺
丨 ㇄ 丨 丿 ㇏ 丶 ㇇ 丶左窄而短,右宽而长。“山”居左偏上,中竖稍长,竖画排列均匀。“令”撇捺舒展,下点和中点与撇捺相接点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lǐng的字 拼音为ling的字基础解释
1.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一道~。崇山峻~。翻山越~。 2.高大的山脉:南~。秦~。大兴安~。 3.专指大庾岭等五岭:~南。 4.姓。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山,领声。本义:山道;山坡)
同本义
岭,山道也。——《说文新附》
日末涧增波,云生岭逾叠。——南朝 宋· 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
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亦泛指山峰
予登岭上。——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岭外望之。——宋· 沈括《溪笔谈》
又如:翻山越岭;岭隘(山岭上险要的隘口);岭北(山峰北面;五岭之北)
相连的山,山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又如:岭阴(岭北。山的北面);岭坫(山岭屏障、边缘)
高大的山脉;山脉的干系 。
如:秦岭;大兴安岭;葱岭;岭梅(大庾岭上的梅花)
五岭的简称 。大庾、始安、临货、桂阳、揭阳为五岭。也专指大庾岭(别名“梅岭”)。
如:岭外(岭表,岭南。岭徼。五岭以南的地区);岭峤(泛指五岭地区);岭海(指广东和广西。因两广在五岭之南,临近南海,故称岭海)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岭-中華語文大辭典岭岭1ㄌ丨ㄥˊlínɡ參見【岭巆】。岭岭2ㄌ丨ㄥˇlǐnɡ「嶺」的異體字。
岭-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嶺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ǐng
1、[山岭]shān lǐng
连绵的高山。
2、[秦岭]qín lǐng
横亘于陕西省中部偏南。东西走向。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地理上南北方分界线的一部分。主峰太白山海拔3 767米。
3、[岭南]lǐng nán
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就是广东、广西一带。
4、[分水岭]fēn shuǐ lǐng
1.也叫分水线。相邻两个流域的分界。多是山脊或地势较高的地带。 2.比喻标志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
5、[崇山峻岭]chóng shān jùn lǐng
高大陡峻的山岭。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6、[分岭]fēn lǐng
两个地域分界的山岭。
7、[果岭]guǒ lǐng
高尔夫球运动中的一个术语,是指球洞所在的草坪,果岭的草短、平滑,有助于推球。果岭二字即为英文green音译而来。
8、[南岭]nán lǐng
绵亘于湖南、江西两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和广东省北部的山地的总称。由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组成。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9、[梅岭]méi lǐng
1.山名。即 大庾岭。五岭之一。在 江西、广东 交界处。古时岭上多植梅,故名。唐 杜甫《哭李常侍峄》诗之一:“短日行 梅岭,寒山落 桂林。”宋 苏轼《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一:“回首天涯一惆悵,却登 梅岭 望枫宸。” 2.山名。亦名 飞鸿山,在 江西省 南昌市 湾里区。据传 梅福 曾学道于此,因以得名。其岭冈峦起伏,秀木翠竹,景色宜人。岭上有 梅仙坛。现建有宾馆,为避暑旅游胜地。 3.山名。亦作“梅领”。在 江西省 宁都县 东北。《史记·东越列传》:“是时楼船将军 杨僕 使使上书,愿便引兵击 东越。上曰士卒劳倦,不许,罢兵,令诸校屯 豫章 梅领 待命。”张守节 正义:“《括地志》云:‘梅岭 在 虔化县 东北百二十八里。’虔州 汉 亦属 豫章郡。”
10、[云岭]yún lǐng
1.高耸入云的山峰。晋 江逌《咏秋》:“鸣雁薄云岭,蟋蟀吟深榭。”唐 岑参《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诗:“宅占凤城胜,窗中云岭宽。”金 元好问《岳祠斋宫夜宿》诗:“朅来石门道,烟岫接云岭。” 2.山名。一称 大雪山。在 云南省 西北部,为 澜沧江、金沙江 的分水岭。山势高峻,终年积雪。主峰名 玉龙山。
11、[岭东]lǐng dōng
“岭东”是一个地域概念,是有别并相对“岭南”而言的,泛指现在的广东省潮汕、兴梅惠河及福建省闽西地区、江西省赣南地区1,至近现代,“岭东”主要是指潮汕地区和兴梅地区。
12、[凤岭]fèng lǐng
即 凤凰山。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东南。北近 西湖,南接江滨。形若飞凤,故名。宋 苏轼《赠别》诗:“慇懃莫忘分携处,湖水东边 凤岭 西。”
13、[五岭]wǔ lǐng
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湖南、江西南部和广西、广东北部交界处。
14、[沙岭]shā lǐng
沙岭位于北京房山。
15、[海岭]hǎi lǐng
也叫大洋中脊。绵延于大洋底部的海底山脉。多火山、断层。
16、[赤岭]chì lǐng
山名。在今 青海 西宁 西。
17、[岭北]lǐng běi
1.山的北面。 2.特指五岭以北。
18、[大岭]dà lǐng
大岭原名诸家镇。
19、[玉岭]yù lǐng
1.山岭的美称。 2.仙山。
20、[横岭]héng lǐng
指五岭。唐 韩愈《刘生》诗:“越 女一笑三年留,南逾横 岭 入炎洲。”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横 岭,谓 五岭 也。”
21、[岭岗]lǐng gǎng
犹山冈。
22、[岭头]lǐng tóu
1.山顶。 2.特指五岭的山顶。
23、[翠岭]cuì lǐng
緑色的山岭。
24、[岭表]lǐng biǎo
岭外。
25、[秀岭]xiù lǐng
茂美的山岭。
26、[鹄岭]hú lǐng
岭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内。鵠,通“鹤”。
27、[绣岭]xiù lǐng
山名。在今 陕西省 临潼县 骊山 上,有 东绣岭、西绣岭。以山势高峻,如云霞绣错,故名。
28、[岭岫]lǐng xiù
山岭。
29、[岭徼]lǐng jiǎo
五岭以南地区。
30、[岭隘]lǐng ài
山岭上险要的隘口。
31、[岭巆]lǐng yíng
深邃貌。
32、[缑岭]gōu lǐng
即 缑氏山。多指修道成仙之处。唐 崔湜《寄天台司马先生》诗:“何年 緱岭 上,一谢 洛阳 城。”明 屠隆《綵毫记·泛舟采石》:“二神姬鼓瑟 湘灵,两仙郎吹笙 緱岭。”清 吴伟业《七夕即事》诗之四:“淮南 丹未熟,緱岭 树先秋。”参见“緱氏山”。
33、[岭岑]lǐng cén
小山。
34、[岭广]lǐng guǎng
指 岭 南两 广 之地。
35、[穹岭]qióng lǐng
高山。
36、[烟岭]yān lǐng
亦作“烟岭”。云烟缭绕的山岭。
37、[叠岭]dié lǐng
重叠的山岭。
38、[岭阪]lǐng bǎn
亦作“岭坂”。山坡。
39、[嵰岭]qiǎn lǐng
即嵰山。
40、[岱岭]dài lǐng
指 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