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
拼音:jì
释义:1.嫉妒,憎恨。2.害怕。3.认为不适宜而避免。4.戒除。5.(Jì)姓。
组词
顾忌 忌讳 切忌 禁忌 妒忌 猜忌 大忌 疑忌 犯忌 忌三房 私忌日 庆忌冠 禁忌证 肆无忌惮 无所顾忌 讳疾忌医 横行无忌 投鼠忌器 百无禁忌 忌克少威 昌言无忌拼音
jì笔顺
𠃍 一 乚 丶 ㇂ 丶 丶同音字
拼音为jì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1.忌妒:~刻。猜~。 2.怕:顾~。~惮。 3.认为不适宜而避免:~嘴。~生冷。 4.戒除:~烟。~酒。详细解释
(形声。从心,己声。本义:憎恨)
同本义
忌,憎恶也。——《说文》
而忌处者。——《国语·晋语》
不克不忌。——《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国语·越语》
又如:忌恶(憎恶坏人坏事);忌愤(怨愤,嫉恨)
嫉妒
操虽称美,心甚忌之。——《三国演义》
又如:忌前(妒嫉贤才);忌妇(妒妇,善妒的妻子);忌克(忌妒他人才能而想超过他);忌才(嫉妒他人的才华或才能)
禁忌;忌讳
公室卑则忌直言。——《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忌怒,则能害己。——《韩非子·说疑》
又如:忌三房(迷信者认为生病的人忌进新房、产房和灵房);忌作(唐宋习俗谓春、秋社日停做针线);忌针(阴历正月忌动针线);忌惮儿(忌讳害怕)
顾忌
贪吏害民无所忌。——白居易《采诗官》
又如:忌畏(畏惧害怕);忌惮遮拦(顾虑遮掩);忌器(有所顾忌)
先辈去世的日子,古时每逢这一天,家人忌饮酒作乐,所以叫“忌日” 。
如:死忌;忌时(迷信指禁忌的时日);忌讳(先王的死日与名字);忌日;忌月(旧称父母死亡的月份)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忌-中華語文大辭典忌忌ㄐ丨ˋjì1.憎恨;嫉妒。[例]妒~|猜~|疑~。2.恐懼;有顧慮。[例]顧~|毫無~憚|橫行無~。3.避忌;禁戒。[例]~嘴|~諱|葷素不~|此藥~鵝肉。4.姓。
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忌 jì
① 动憎恨;厌恶。《谭嗣同》:“而西后及贼臣~益甚,未及十日而变已起。” ② 动忌妒;嫉妒。《杨修之死》:“操虽称美,心甚~之。” ③ 动顾忌;畏惧。《赤壁之战》:“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 ④ 动忌讳;禁忌。《赤壁之战》:“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之。” ⑤ 动禁止。《庄子·则阳》:“未生不可~,已死不可阻。” ⑥ 名父母去世之日。《左传·昭公三年》:“及郊,遇懿伯之~,敬子不入。” ⑦。《尚书·秦誓》:“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ì
1、[忌恨]jì hèn
因忌妒而怨恨:~他人。
2、[忌妒]jì du
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心。~人。
3、[猜忌]cāi jì
猜疑别人对自己不利而心怀不满:互相~。
4、[忌讳]jì huì
jì huì的又音。义同“忌讳jì huì”。
5、[肆无忌惮]sì wú jì dàn
任意妄为,毫无顾忌、畏惧。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忌:顾忌。惮(dàn):害怕。
6、[妒忌]dù jì
忌妒。
7、[顾忌]gù jì
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无所~。
8、[禁忌]jìn jì
1.犯忌讳的话或行动:旧时的许多~大都与迷信有关。 2.指医药上应避免某类事物:~油腻。
9、[切忌]qiè jì
必须要避免或防止:工作~马虎。
10、[大忌]dà jì
1.古代称先王、先后的忌辰。汉 贾谊《新书·傅职》:“不知日月之不时节、不知先王之讳与国之大忌……凡此其属,太史之任也。”《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上》:“太祖皇帝 六月二日大忌,朕闻 姬周 以还,并用通丧之礼。”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太祖 开国,虽追赠 僖祖 以下四庙,然惟 宣祖、昭宪皇后 为大忌,前一日不坐。” 2.国家的禁令。汉 蔡邕《文范先生陈仲弓铭》:“乃离密网,以就禁錮,潜復不式,十有八年。大忌蠲除,举贤良方正,大将军、司徒并辟。” 3.重要的禁忌。《后汉书·隗嚣传》:“﹝ 莽 ﹞冥昧触冒,不顾大忌。”清 昭槤《啸亭续录·张总兵》:“军中机宜动为贼觉,兵家大忌也。”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凡是意识地控制呼吸的,平常说话,听来已极不自然。而朗诵的节奏,更无有不是呆板机械的,这是大忌。”
11、[无忌]wú jì
1.不猜忌。《左传·定公二年》:“桐 叛 楚。吴子 使 舒鳩氏 诱 楚 人曰:‘以师临我,我伐 桐,为我使之无忌。’”孔颖达 疏:“为我之畏 楚 形状,使 楚 人无復防忌於我也。”《三国志·蜀志·吕凯传》:“今 诸葛丞相 英才挺出,深覩未萌,受遗託孤,翊赞季兴,与众无忌,録功忘瑕。” 2.无所忌惮。晋 左思《魏都赋》:“樵苏往而无忌,即鹿纵而匪禁。”清 孙枝蔚《邗上酬赠施尚白督学二十韵》:“对酒吾无忌,论文愧见知。”邹韬奋《大刀吓敌声中的空军幻影》:“何以一遇‘对外’,便只有敌人的飞机在天空横行无忌呢?” 3.不必避忌;没有忌讳。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渍麴法﹞其糠瀋杂用,一切无忌。”如:童言无忌。
12、[忌口]jì kǒu
因有病或其他原因忌吃不相宜的食品。也说忌嘴。
13、[忌日]jì rì
1.也叫忌辰。指先辈或长者去世的日子。旧俗在这一天忌举行宴会或娱乐活动。 2.迷信的人指不宜做某事的日子。
14、[避忌]bì jì
避讳(bì·hui)。
15、[犯忌]fàn jì
违犯禁忌:你说的话犯了他的忌。过去在船上话里带“翻”字是~。
16、[忌嘴]jì zuǐ
忌口。
17、[忌辰]jì chén
先辈去世的日子(旧俗这一天忌举行宴会或从事娱乐,所以叫忌辰)。
18、[庆忌]qìng jì
词语解释庆忌ㄑㄧㄥˋ ㄐㄧˋ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吴王僚之子,以勇力闻。公子光用专诸刺杀王僚,自立为王后,为斩草除根,遂使要离刺杀之。传说中的水怪。状若人,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戴黄盖,乘小马,好急驰。以其名唿之,可由千里外一日返报。见管子.水地。
19、[疑忌]yí jì
因怀疑别人而生猜忌:~功臣。
20、[讳忌]huì jì
避讳禁忌。
21、[畏忌]wèi jì
畏惧和猜忌:相互~。
22、[忌时]jì shí
迷信指禁忌的时日。
23、[忌克]jì kè
同“忌刻”。
24、[兵忌]bīng jì
1.兵家的忌日。 2.谓兵家所当避忌者。
25、[速忌]sù jì
犹言招致忌妒。
26、[悯忌]mǐn jì
旧指死者的生日。后转为逝世之日。
27、[忌忍]jì rěn
妒忌残忍。
28、[雠忌]chóu jì
仇恨妒忌。
29、[语忌]yǔ jì
语言上的忌讳。
30、[二忌]èr jì
1.指战国时邹忌田忌。 2.指两先人的忌日。
31、[忌才]jì cái
嫉妒他人的才华或才能。
32、[憎忌]zēng jì
嫌恨嫉妒。
33、[怨忌]yuàn jì
怨恨嫉妒。
34、[忮忌]zhì jì
嫉妒。
35、[忌害]jì hài
妒忌。《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绍 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皆此类也。”《晋书·李势载记》:“﹝ 李势 ﹞性多忌害,诛残大臣,刑狱滥加,人怀危惧。”《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 王瑳 ﹞刻薄贪鄙,忌害才能。”
36、[矜忌]jīn jì
骄慢忌妒。
37、[触忌]chù jì
触犯禁忌。
38、[千忌]qiān jì
谓切勿,千万不要。艾芜《瞎子客店》:“店主人等儿子走后,还侧耳倾听一回,才小声叮咛我,要我千忌莫说啥子看得见看不见的话,因为这会使他儿子难过的。”艾芜《我的青年时代》十三:“去不得,你千忌去不得,要写叫她打发丫头送过来写。”
39、[忌恚]jì huì
犹忌恨。
40、[褊忌]biǎn jì
褊狭忌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