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
拼音:yú
释义:1.古书上说的一种猴。
组词
番禺 曹禺 禺强 禺谷 季禺 禺京 日禺 禺中 禺号 木禺拼音
yú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丨 𠃌 丨 ㇀ 丶同音字
拼音为yú的字 拼音为yu的字基础解释
[ yú ] 1.〔~谷〕古代传说中日落处。亦作“虞谷”、“隅谷”。 2.〔~强〕古代传说中的神。 3.〔~~〕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鱼。 4.古代区域:十~(十华里的地方)。 [ yù ]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猴。 [ ǒu ] 古同“偶”,偶像。详细解释
〈名〉
区域
是为十禺。——《管子·侈靡》
山名 。在今浙江德清西南
汪罔氏之君,守 封禺之山。——《史记》
旧时称日近中午为禺,约在上午九时至十一时
治平元年, 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梦溪笔谈》
又如:禺谷(禺渊。古代传说日落的地方);禺中(将近中午)
另见 yù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禺禺-汉语大词典禺禺1.鱼名。
●《逸周书·王会》:“扬州禺禺。”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禺禺鱋魶。”
郭璞注:“禺禺,鱼。皮有毛,黄地黑文,禺,音颙。”
2.向慕拥戴貌。
●唐李邕《大相国寺碑》:“禺禺而戴,欣欣而怀。”
【禺₃禺₃】魚名。逸周書 王會:“揚州禺禺魚名解隃㓂。”注:“(禺禺魚),亦奇魚也。”文選 漢 司馬長卿(相如)上林賦:“禺禺魼鰨。”注:“郭璞曰:禺禺,魚。皮有毛,黃地黑文。……禺音顒。”集韻作“鰅”。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ú
1、[番禺]pān yú
地名。在广东。
2、[禺车]yú chē
即木偶车。木制的假车。
3、[木禺]mù yú
木刻的人像。
4、[禺虢]yú guó
虢读作 guó,是䝞的误写。
5、[日禺]rì yú
日落。宋 沉括《梦溪笔谈·神奇》:“治平 元年,常州 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於东南。”
6、[禺渊]yú yuān
禺谷。
7、[封禺]fēng yú
即封嵎。《史记·孔子世家》:“仲尼 曰:‘汪罔氏 之君守 封 禺 之山。为 釐 姓。’”裴駰 集解:“韦昭 曰:‘封,封山;禺,禺山。在 吴郡 永安县。’晋 太康 元年改 永安 为 武康县,今属 吴兴郡。”宋 姜夔《鹧鸪天》词序:“明年 平甫 初度,欲治舟往 封 禺 松竹间,念此游之不可再也,歌以寿之。”参见“封嵎”。
8、[禺号]yú hào
1.见"禺?"。
9、[耶禺]yē yú
犹耶许。
10、[禺中]yú zhōng
将近午时。《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其有当见及寃结者,常以日出时騶骑驰出召入,其餘禺中使者出报。”《辽史·食货志下》:“东平郡 城中置看楼,分南北市,禺中交易市北,午漏下交易市南。”清 冯桂芬《惜阴书舍戊申课艺序》:“人生百年,少壮二三十时,如日方升至禺中,实精气所凝聚。”
11、[禺强]yú qiáng
为传说中的海神、风神和瘟神,也作“禺疆”、“禺京”,是黄帝之孙。海神禺强统治北海,身体象鱼,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双头龙;风神禺强据说字“玄冥”,是颛顼的大臣,形象为人面鸟身、两耳各悬一条青蛇,脚踏两条青蛇,支配北方。《山海经·大荒北经》:“北海 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 禺彊(禺强)。”
12、[温禺]wēn yú
匈奴 贵族封号。
13、[鲋禺]fù yú
见“鮒隅”。
14、[禺京]yú jīng
即 禺彊。
15、[禺谷]yú gǔ
古代传说日落的地方。
16、[禺禺]yú yú
1.鱼名。 2.向慕拥戴貌。
17、[贲禺]bēn yú
亦作“賁隅”。即 番禺。县名,在 广东省。
18、[附禺]fù yú
即 鲋鰅山 。古代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大荒北经》:“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河水 之间, 附禺之山 , 帝顓頊 与九嬪葬焉。” 郝懿行 笺疏:“《海外北经》作‘务隅’,《海内东经》作‘鮒鱼’,此经又作‘附鱼’皆一山也,古字通用。”
19、[禺筴]yú cè
合算,合计。
20、[疆禺]jiāng yú
即 禺彊。传说中的海神。
21、[禺马]yú mǎ
木制之马。
22、[季禺]jì yú
古代传说中的国名。
23、[禺氏]yú shì
古代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或以为即 月氏。
24、[禺猇]yú xiāo
黄帝的后代是禺猇,禺猇的后代是禺京。
25、[土禺人]tǔ yú rén
见“土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