禊
拼音:xì
释义:1.古代三月第一个巳日(后改为三月三日)这天,在水滨洗濯以祓除不祥、清去宿垢的一种祭祀仪式。
组词
春禊 解禊 洛禊 禊除 禊馆 禊宴 禊游拼音
xì笔顺
丶 ㇇ 丨 丶 一 一 一 丨 𠃌 丿 一 丿 ㇏同音字
拼音为xì的字 拼音为xi的字基础解释
古代春、秋两季为消除不祥而在水边举行的祭祀。详细解释
古代于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礼
武帝禊 霸上还。——《史记》
又如:禊日(禊事活动之日);禊祭(古人在春秋二季所举行的临水祓除不详的祭事)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禊-中華語文大辭典禊禊ㄒ丨ˋxì古代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一種祭禮,用以除災。[例]~飲|~帖|修~。
禊-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禊示914ㄒㄧˋxì名古代一種驅除不祥的祭祀。於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如:「春禊」、「秋禊」。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ì
1、[脩禊]xiū xì
古代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 以后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采兰,以驱除不祥,称为“脩禊”。
2、[禊堂]xì táng
修禊事之堂。
3、[禊序]xì xù
晋 王羲之《兰亭序》的别称。
4、[禊饮]xì yǐn
谓古时农历三月上巳日之宴聚。
5、[禊除]xì chú
修禊事以除不祥。
6、[禊祠]xì cí
犹禊祭。
7、[祓禊]fú xì
古代中国民俗,每年于春季上巳日在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
8、[禊帖]xì tiē
《兰亭序》帖的别称。
9、[解禊]jiě xì
祓除不祥的祭祀。古代多于三月上巳临水举行。
10、[禊寳]xì bǎo
又名玉臂龙。相传为 唐 崔远 别墅禊池中所产的巨藕。
11、[禊节]xì jié
指上巳节。
12、[洛禊]luò xì
古代在 洛水 边洗濯或宴饮以除灾去邪的活动。
13、[禊潭]xì tán
犹禊池。
14、[禊祭]xì jì
古人在春秋二季所举行的临水祓除不祥的祭事。
15、[禊日]xì rì
禊事活动之日。
16、[禊流]xì liú
犹禊川。
17、[秋禊]qiū xì
词语解释秋禊ㄑㄧㄡ ㄒㄧˋ旧时在七月十四日为驱除不祥而举办的祭祀习俗。
18、[饮禊]yǐn xì
修禊时饮酒。
19、[修禊]xiū xì
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 魏 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世说新语·企羡》“王右军 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刘孝标 注引 晋 王羲之《临河叙》曰:“永和 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 会稽 山阴 之 兰亭,修禊事也。”宋 张耒《和周廉彦》诗:“修禊 洛 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緑浮堤。”冰心《寄小读者》二三:“三月三日是古人修禊节,也便是我们绝好的野餐时期。流觞曲水,不但仿古人余韵,而且有趣。”按古人临水修禊不只行于春季三月,亦有行于秋季七月者,然以春禊为常。参阅《宋书·礼志二》。
20、[禊馆]xì guǎn
犹禊堂。
21、[禊祓]xì fú
指古代三月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
22、[禊宴]xì yàn
犹禊饮。
23、[禊池]xì chí
犹禊川。
24、[禊游]xì yóu
1.见“禊游”。 2.亦作“禊游”。农历三月三日禊祭之游。
25、[禊事]xì shì
禊祭之事。指三月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晋书·王羲之传》:“永和 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 会稽 山阴 之 兰亭,修禊事也。”宋 张孝祥《拾翠羽》词:“禊事纔过,相次禁烟追逐。”元 王恽《清明日锦堤行乐》诗:“浪説 兰亭 禊事修,年年春好 锦堤 游。”
26、[禊川]xì chuān
古人修禊事活动所滨临的水流。
27、[春禊]chūn xì
古时民俗,官民于三月上巳(魏 以后为三月初三)在水滨举行盥洗祭礼,以除不祥,谓之春禊。禊,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