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
拼音:yàn
释义:1.磨墨的文具。通称砚台。2.制砚。3.姓。元有砚弥坚。见《新元史》卷二三四。
拼音
yàn笔顺
一 丿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乚同音字
拼音为yàn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基础解释
见“砚”。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硯-中華語文大辭典硯砚丨ㄢˋyàn1.硯臺,通常以石頭製成。[例]端~是~之上品|文房四寶:筆、墨、紙、~。2.借指有同學情誼、關係的。[例]同~|~友。3.姓。
硯-康熙字典硯
【午集下】【石字部】 硯
★【唐韻】吾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倪甸切,𠀤音𨁍。【釋名】硯,硏也,硏墨使和濡也。【說文】石滑也。【長箋】滑訓利,利猶厲也,與硏摩同義。【文房四譜】黃帝得玉一紐,治爲墨篆,曰帝鴻氏之硯。【周武王·硯銘】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讒言無得汙白。
◎又姓。【元文類】國子監司業硯彌堅。
★又【字彙補】古典切,音蹇。濡石也。 【正字通】說文硏硯音義俱分,今俗合爲一。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àn
1、[風硯]fēng yàn
风字形的砚石。宋 高似孙《砚笺》卷二:“段君璵 风砚,刻 祥符 己酉得於 铅山 观音院,名僧 令休 手琢。”参见“风字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