镞
拼音:zú
释义:1.〈书〉金属箭头;后也指箭。
组词
箭镞 镞砺 镞镂 镞矢 镞镞 丹镞 利镞 木镞 齧镞 金镞箭 啮镞法 镞砺括羽 佻身飞镞 亡矢遗镞拼音
zú笔顺
丿 一 一 一 𠄌 丶 一 𠃌 丿 丿 一 丿 一 一 丿 ㇏同音字
拼音为zú的字 拼音为zu的字基础解释
箭头: 箭~。详细解释
(形声。从金,族声。本义:箭头) 同本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汉· 贾谊《过秦论》
又如:利镞(锋利的箭头)
形容箭的轻捷,应声而至
所为贵镞矢者,为其应声而至。——《吕氏春秋》
〈名〉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镞镞-辞源3同:鏃鏃
镞镞-汉语大词典镞镞1.挺拔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文学镞镞,无能不新。”
●清张岱《陶庵梦忆·阮圆海戏》:“﹝阮圆海﹞如就戏论,则亦镞镞能新,不落窠臼者也。”
2.突出貌。
●唐王建《荆门行》:“岘亭西头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镞镞。”
3.锐利貌。
●清钱谦益《书破山刻石屋珙禅师语录后》诗:“神剑光差差,飞矢锋镞镞。”
4.簇拥貌。镞,通“簇”。
●清张岱《陶庵梦忆·白洋潮》:“﹝潮﹞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复先。”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ú
1、[箭镞]jiàn zú
箭前端的尖头,多用金属制成。
2、[镞镞]zú zú
1.挺拔貌。 2.突出貌。 3.锐利貌。 4.簇拥貌。鏃,通“簇”。
3、[锋镞]fēng zú
犹锋镝。借指兵器或战争。
4、[丹镞]dān zú
生在矿床上如箭镞的丹砂。
5、[遗镞]yí zú
1.谓损折箭矢。借以指细微的损失。 2.指遗弃或残剩的箭镞。
6、[羽镞]yǔ zú
指箭。
7、[齧镞]niè zú
古代武术名。咬住对方射来的箭鏃。语本《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引 唐 张鷟《朝野佥载》:“隋 末有 昝君謨 善射……有 王灵智 学射於 謨,以为曲尽其妙,欲射杀 謨,独擅其美。謨 执一短刀,箭来輒截之。唯有一矢,謨 张口承之,遂囓其鏑。笑曰:‘学射三年,未教汝囓鏃法。’”前蜀 贯休《了仙谣》:“亦留仙诀在人间,啮鏃终言药非道。”
8、[骨镞]gǔ zú
骨制的箭头。
9、[石镞]shí zú
石制箭头。
10、[刚镞]gāng zú
铁箭头。
11、[囓镞]niè zú
谓咬住对方射来之箭的箭头。《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引 唐 张鷟《朝野佥载》:“学射三年,未教汝囓鏃法。”一本作“啮鏃”。
12、[木镞]mù zú
一种假箭,箭镞以木削制而成。
13、[砥镞]dǐ zú
谓锐意磨练。
14、[利镞]lì zú
锐利的箭头。
15、[镞镂]zú lòu
雕刻。
16、[镞矢]zú shǐ
1.一种轻疾而锋利的箭。 2.指大箭头的箭。
17、[括镞]kuò zú
箭镞。括,通“栝”。
18、[矢镞]shǐ zú
箭头。
19、[雨镞]yǔ zú
来势猛烈的急雨。
20、[玉镞]yù zú
1.玉质的箭头。喻新竹。 2.玉质的箭头。喻鸟喙。
21、[逸镞]yì zú
指疾飞的箭。
22、[金镞箭]jīn zú jiàn
饰以金箭头之箭。常用为信契。《周书·异域传下·突厥》:“其徵发兵马,科税杂畜,輒刻木为数,并一金鏃箭,蜡封印之,以为信契。”唐 温庭筠《蕃女怨》词:“玉连环,金鏃箭,年年征战。”
23、[啮镞法]niè zú fǎ
古代传说善射者以口接箭防身的技艺。
24、[佻身飞镞]tiāo shēn fēi zú
只身射箭杀敌。形容杀敌英勇,视死如归。
25、[镞砺括羽]zú lì kuò yǔ
比喻人刻苦磨练,力求精进。镞砺,磨砺箭头;括羽,用羽毛装束箭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