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
拼音:méi
释义:1.眉毛,人的额头下边、眼眶上边生的毛。2.书眉,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3.(Méi)姓。
组词
眉头 眉毛 皱眉 愁眉 眉眼 画眉 眉宇 浓眉 眉梢 白眉神 八彩眉 八字眉 愁眉锦 画眉石 柳叶眉 迫在眉睫 燃眉之急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眉开眼笑 扬眉吐气 眉来眼去拼音
méi笔顺
𠃍 丨 一 丿 丨 𠃍 一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méi的字 拼音为mei的字基础解释
1.眉毛:浓~。~开眼笑。 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批。 3.姓。详细解释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眉,目上毛也。——《说文》
螓首蛾眉。——《诗·卫风·硕人》
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遗悲怀》
又如:眉心(双眉之间);眉间广尺(两眉间隔宽有一尺,表示人的相貌奇特);眉泉(眉头);眉寸(双眉之间);眉下添眉(比喻重复、多余);眉弓(额下长眉毛处突出如弓形的部位);眉尖(双眉附近处);眉柳(细长如柳叶的眉);眉脚(眉梢)
书页上端的空白 。又泛称上端。
如:书眉;眉批
借指美女
眉,媚也,有妩媚也。——《释名》
下眉近戚。——《仲定碑》
又如:眉清目秀,眉目如画(形容容貌俊美清秀,借指美女)
古州名 。故地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形容隆起 。
如:眉瑑(古代圭、璋等玉制礼器上下两头都有孔,孔与孔之间有沟,沟缘高出部分叫眉瑑)
老
眉,老也。——《方言一》
以介眉寿。——《诗·豳风·七月》
又如:眉寿(长寿);眉耇(高寿,长寿)
多用于称新月。
如:一眉新月;眉月(指新月)
〈名〉
〈形〉
〈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眉-中華語文大辭典眉ㄇㄟˊméi1.眉毛。橫生在眼眶上方的兩道細毛。[例]~睫︱蛾~︱~清目秀|愁~不展。2.書頁正文上方空白處。[例]~批︱書~。3.姓。
眉-汉语大词典眉mei
ㄇㄟˊ
〔《广韵》武悲切,平脂,明。〕
〔《集韵》旻悲切,平脂,明。〕
1.眉毛。
●《谷梁传·文公十一年》:“叔孙得臣,最善射者也。射其目,身横九亩,断其首而载之,眉见于轼。”
●汉傅毅《舞赋》:“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
●唐秦韬玉《贫女》诗:“敢将十指夸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老舍《蜕》五:“她须把最摩登的女郎变成最摩登的女战士;眉可以不描,粉可以不搽,但枪必须扛起。”
2.题额。
●《穆天子传》卷三:“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纪名迹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
3.指上端。参见“眉批”。
4.旁边;边侧。
●《汉书·游侠传·陈遵》:“观瓶之居,居井之眉。”
颜师古注:“眉,井边地,若人目上之有眉。”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文二》:“彼刀头之舐蜜,得未锱铢,况井眉之居瓶,恍如梦寐。”
●清刘大櫆《游黄山记》:“有油潭者,状如大釜,嵁绝不可即。跣足蛇行,缘釜眉而窥之如见其底。”
●康有为《大同书》绪言:“或病妪无被,夕卧于灶眉。”
5.形容隆起。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三:“瓦珑矿壳浑沌钱,文如建瓴,外眉而内渠,其名瓦珑。”
参见“眉瑑”。
6.老。
●《方言》第一:“眉梨耋鲐,老也。东齐曰眉。燕代之北鄙曰梨。宋卫兖豫之内曰耋秦晋之郊、陈兖之会曰耇鲐。”
●明张萱《疑耀·孔子无须眉辨》:“按《方言》东齐谓老曰眉。此言无须眉者,犹云未须而老也。若作眉毛之眉,则误矣。”
7.借指美女。
●宋苏轼《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诗之二:“五纪归来鬓未霜,十眉环列坐生光。”
王十朋注引《天宝遗事》:“唐明皇幸蜀,令画工作《十眉图》。”
●宋黄升《酹江月·戏题玉林》词:“多少甲第连云,十眉环座,人醉黄金坞。”
8.量词。多用于称新月。
●宋谢逸《南歌子》词:“画楼朱户玉人家,帘外一眉新月浸梨花。”
●清纳兰性德《鹊桥仙》词:“梦来双倚,醒时独拥,窗外一眉新月。”
9.古代眉州的简称。州治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苏黄门诗云:‘蜀中荔枝出嘉州,其余及眉半有不。’盖眉之彭山县已无荔枝矣,况成都乎!”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éi
1、[眉毛]méi mao
生在眼眶上缘的毛。
2、[眉飞色舞]méi fēi sè wǔ
形容喜悦或得意:说到得意的地方,他不禁~。
3、[浓眉]nóng méi
黑而密的眉毛:两道~。~大眼。
4、[书眉]shū méi
为便于读者翻检,在书页上端所印的书名、篇章、标题和页码等。也指正文上端的空白部分。
5、[眉开眼笑]méi kāi yǎn xiào
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6、[画眉]huà méi
鸟类。背羽绿褐色,下体黄褐色,眼圈白色,向后延伸像娥眉。鸣声婉转,雄鸟好斗。常生活在树林中,以昆虫和植物种子为食。可供观赏。
7、[峨眉]é méi
也写作峨嵋、峩眉。山名。在 四川 峨眉县 西南,因山势逶迤,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佛教称为 光明山,道教称为“虚灵洞天”、“灵陵太妙天”。其脉自 岷山 绵延而来,突起为 大峨、中峨、小峨 三峰。顶部为玄武岩覆盖,有 峨眉 宝光、舍身崖、洗象池、龙门洞 等胜匚与 浙江 普陀山、安徽 九华山、山西 五台山 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又 山东、河南、安徽、福建、广西 等省亦有形如蛾眉,以“峨眉”为名的山。
8、[眉头]méi tóu
两眉附近的地方:皱~。~紧锁。~一皱,计上心来。
9、[眉眼]méi yǎn
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神情:小姑娘~长得很俊。
10、[皱眉]zhòu méi
双眉紧蹙。表示不悦、忧虑等的神态。
11、[眉目]méi mù
事情的头绪:把事情弄出点~再走。
12、[修眉]xiū méi
长眉。宋 柳永《少年游》词:“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身长七尺,修眉覆目。”巴金《家》七:“在两道修眉和一根略略高的鼻子的中间,不高不低地嵌着一对大眼。”
13、[愁眉]chóu méi
发愁时皱着的眉头:~不展。~紧锁。
14、[眉间]méi jiān
在二侧眉毛间、额部的平坦隆起;亦指紧接着鼻根上方的额骨或正中矢状断面通过此区的一点。
15、[眉心]méi xīn
两眉之间的地方。
16、[眉梢]méi shāo
眉毛的末尾部分:喜上~。~间显露出忧郁的神色。
17、[白眉]bái méi
1.《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后因以喻兄弟或侪辈中的杰出者。 2.喻一弯新月。
18、[剑眉]jiàn méi
较直而末端翘起的眉毛。
19、[横眉]héng méi
耸起眉毛,形容怒目而视的样子:~怒目。
20、[眼眉]yǎn méi
眉毛。
21、[黛眉]dài méi
黛画之眉。特指女子之眉。
22、[蛾眉]é méi
同“娥眉”。
23、[描眉]miáo méi
画眉毛。
24、[蹙眉]cù méi
想事情的时候轻皱娥眉,一般用指美人。
25、[赤眉]chì méi
西汉末年樊崇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因用赤色涂眉做记号,所以叫赤眉。
26、[娥眉]é méi
1.指美人细长而弯的眉毛:皓齿~(形容女子美貌)。 2.指美人。‖也作蛾眉。
27、[眉批]méi pī
在书页的天头处或文稿上方空白处所写的批注。
28、[秀眉]xiù méi
1.老人眉毛中的长毛,为长寿的象徵。 2.清秀的眼眉。
29、[眉棱]méi léng
1.见“眉棱”。 2.亦作“眉稜”。生长眉毛的略微高起的部位。
30、[眉尖]méi jiān
眉头。
31、[眉端]méi duān
1.两眉之间:愁上~。 2.指书页的上端。
32、[眉月]méi yuè
1.指新月,因为形状如眉。 2.指女子弯而细的眉毛。
33、[展眉]zhǎn méi
眉开眼笑。比喻心情愉快。
34、[眉弓]méi gōng
额下长眉毛处突出如弓形的部位。
35、[庞眉]páng méi
眉毛黑白杂色。形容老貌。
36、[秋眉]qiū méi
白色的眉毛。
37、[龙眉]lóng méi
皇帝的眉毛。
38、[列眉]liè méi
两眉对列。谓真切无疑。
39、[介眉]jiè méi
语出《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后以“介眉”为祝寿之词。
40、[眉案]méi àn
案,盛食物的短足木盘。据《东观汉记·梁鸿传》:载:“鸿 字 伯鸞,与妻 孟光(字 德曜)隐居避患,适 吴,依大家廡下,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於 鸿 前仰视,举案常齐眉。”亦见《后汉书》本传。后以“眉案”为夫妇相敬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