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méng

释义:1.发(誓)。2.结拜的(弟兄)。3.旧时指宣誓缔约,现在指团体和团体、阶级和阶级或国和国的联合。4.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或某些省区的蒙古族聚居地区所建立的相当于自治州一级的行政区域单位,含若干旗、县、市。5.(Méng)姓。6.依据一定的盟约结成的联合体。

组词

加盟 同盟 盟国 盟友 结盟 盟约 盟祝 盟首 盟兄弟 金兰盟 车笠盟 会盟亭 割臂盟 海誓山盟 山盟海誓 车笠之盟 盟山誓海 割臂同盟 割襟之盟 金匮之盟

拼音

méng

笔顺

𠃍 丿 𠃌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méng的字 拼音为meng的字

基础解释

1.宣誓缔约:会~。海誓山~。 2.发(誓):~一个誓。 3.旧时结拜的(兄弟):~兄。~弟。 4.团体与团体、阶级与阶级、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体:工农联~。军事同~。 5.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相当于自治州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

详细解释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象个盘盂,中间放着牛耳。古代盟会要割牲歃( shà)血,主盟人手执牛耳,掘穴埋牲。本义:在神前发誓结盟)

  2. 同本义

    割牛耳盛朱盘,取其血歃于玉敦。——《说文》

    盟,歃血誓也。——《三苍》

    掌盟载之法。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北面谓明神。——《周礼·司盟》

    掌盟诅。——《周礼·诅祝》。注:“盟诅,主于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诅。”

    约信曰誓,涖牲曰盟。——《礼记·曲礼》

    再会而盟。——《左传·昭公十三年》

    君子屡盟。——《诗·小雅·巧言》

    为坛而盟。——《史记·陈涉世家》

    秦伯说,与 郑人盟。——《左传·僖公三十年》

    屈完及诸侯盟。——《左传·僖公四年》

    又如:盟主(古代诸侯盟会中的领袖或主持者;泛指同盟首领或倡导者。喻主要的事物;主宰);盟坛(古代缔结盟约时所设的坛场);盟会(犹会盟。古代诸侯间的集会结盟)

  3. 个人向天发誓,永不变心

    终待说山盟海誓,这恩情到此非容易。——赵长卿《贺新郎》

    又如:盟文(盟誓的文辞);盟契(盟约。又称盟要,盟信);盟心(盟誓在心);海誓山盟(对着山海盟誓。极言男女相爱,坚贞不渝)

〈名〉

  1. 盟约;誓辞

    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要盟也,神不听。——《史记·孔子世家》

    又如:盟友;盟好(同盟友好)

  2. 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下辖旗、县、市 。

    如: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呼伦贝尔盟及吉林省哲里木盟等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盟-中華大字典

1、盟讀音:眉兵切,音明,謨耕切,音萌,庚韻。眉永切明上聲梗韻。眉病切,明去聲,敬韻。釋文:
❶本作飚。《說文囧部》:飚。周禮曰。國有疑則飚。諸侯再相與會。十二歲一飚。北面詔天之司愼司命。飚殺牲歃血。朱盤玉敦。以立牛耳。《段注》:各本下从血。今正。再相與會四字。當作再朝而會再會六字。轉寫之誤也。昭十三年左傳杜注。三年一朝。六年一會。十二年而一~。司~職曰。北面詔明神。左襄十一年傳。或間茲~。司愼司命。明神殛之。按今左傳~與命互譌。許蓋合周禮左傳爲言。朱、小徐及周禮作珠。今依大徐本。立、當爲莅。莅、臨也。曲禮曰莅牲曰~是也。
❷明也。吿其事于神明也。見《釋名釋言語》。
❸信之要也。見《國語魯語》。
❹國之重也。見《穀梁莊十九年傳》。
❺誓約也。二國以上或二人以上相誓約以行事。輒號爲同~。如云攻守同~。同~罷工。
❻區域也。如蒙古合數部落爲一~。內外蒙古八十一~。靑海蒙古二十九~。
2、盟讀音:莫更切,音孟,敬韻。釋文:
❶地名。《史記周紀》:武王觀兵於~津。
 〔按書禹貢作孟津。當今河南孟縣治〕。
❷澤名。《漢書地理志》:被~豬。
 〔按書禹貢作孟豬〕。
❸~門。地名。《國語晉語》:及~門而原降。
3、珻釋文:古盟字。見《字彙補》。
4、飚釋文:盟本字。見《說文囧部》。
 〔按段本如此。小徐作从囧血聲。云聲字衍。大徐因作从血。删聲字。其實盟與孟皆皿聲。古孟津盟津通用。是其證也。~爲籒文。篆作寝。古文作盟〕。
5、寝釋文:飚篆文。見《說文》。
 〔按段本如此。他本从血。入血部〕。
6、圜釋文:盟本字。見《說文囧部》。
 〔按六書正譌。盟字本从囧从血會意。古者諸侯割牲用血爲圜書。書成乃歃血讀書也。俗作盟。非〕。
7、勌釋文:盟本字。見《毛詩古音攷》。

盟-中華語文大辭典

盟ㄇㄥˊménɡ1.古代指諸侯立誓締約;現在指國家或團體之間聯合起來。[例]~主|~約|~軍|~邦。2.發誓;宣誓。[例]對天~誓。3.結拜。[例]~兄|~弟|~友。4.指國家或團體之間結成的聯合體或組織。[例]結~︱同~|聯~。5.古代北方蒙古等民族幾個部落集結為一個盟;現指內蒙古自治區中相當於地區的行政區域。6.★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éng

1、[联盟]lián méng

1.国家、阶级、政党、团体或个人之间,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的而结成的联合:工农~。 2.联邦制国家的名称之一。如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加盟]jiā méng

加入某个团体或组织:因有世界一流球星~,该队实力大增。

3、[盟友]méng yǒu

1.结成同盟的朋友。 2.指盟国。

4、[同盟]tóng méng

1.为采取共同行动而缔结了条约或誓约的:~军。~罢工。 2.由缔结条约或其他办法而结成的一体:结成~。攻守~。

5、[结盟]jié méng

结成同盟:不~国家。

6、[盟国]méng guó

缔结同盟条约的国家。

7、[盟军]méng jūn

结成同盟的军队;盟国的军队。

8、[商盟]shāng méng

商人自己的联盟,让上下游商家结成同盟伙伴,共同面对市场风云。

9、[网盟]wǎng méng

是网站的广告联盟,是精准投放广告的一种。主要是把你的网站挂到相应的行业网站上。主要的网站可以由您自己来选取,可以以文字图片的形式,一般出现在右下角,收费有按点击收费等模式,网盟会根据你的行业分析互联网用户cookies判断是不是你的目标客户。

10、[会盟]huì méng

古指诸侯或国君相互会面并结盟。

11、[盟约]méng yuē

国家与国家之间结成同盟时所订的条约。

12、[盟员]méng yuán

参与结盟的成员。

13、[盟誓]méng shì

1.发誓;宣誓:盟个誓。对天~。也说明誓。 2.盟约。

14、[盟长]méng cháng

1.清代蒙古地方行政区域盟的主要首领。 2.犹盟主。

15、[订盟]dìng méng

结盟;缔盟。

16、[盟邦]méng bāng

结成同盟的国家。

17、[连盟]lián méng

犹联盟。北周 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八:“连盟翻灭 郑,仁义反亡 徐。”唐 刘知几《史通·五行志杂驳》:“案 昭 之十九年,晋 楚 连盟,干戈不作。”

18、[证盟]zhèng méng

1.将死者姓名写在纸上并焚烧以告上天的一种迷信仪式。 2.犹盟誓。 3.证人。 4.佛教语。谓佛教徒传法。

19、[缔盟]dì méng

结成同盟。

20、[豫盟]yù méng

参与盟会。豫,通“与”。

21、[盟津]méng jīn

即 孟津。古 黄河 渡口名。在今 河南省 孟津县 东北、孟县 西南。相传 周武王 伐 纣,八百诸侯在此不期而盟会,并由此渡 黄河。历代以为会盟兴兵的要地。《竹书纪年》卷上:“周 师渡 盟津 而还。”《史记·周本纪》:“诸侯不期而会 盟津 者八百诸侯。”三国 魏 曹操《蒿里行》:“关 东有义士,兴兵讨羣凶;初期会 盟津,乃心在 咸阳。”《旧唐书·李密传》:“﹝ 李密 ﹞呼 高祖 为兄,请合从以灭 隋,大略云欲与 高祖 为 盟津 之会。”

22、[守盟]shǒu méng

坚守盟约。宋 程俱《元夕块坐因用叶翰林去年见寄元夕诗韵写怀》:“惟有穷巷士,守穷如守盟。”

23、[盟香]méng xiāng

古人对神盟誓时所燃的香。

24、[盟辞]méng cí

即盟文。

25、[请盟]qǐng méng

请求结盟好。《左传·文公十六年》:“公有疾,使 季文子 会 齐侯 于 阳穀。请盟。齐侯 不肯,曰:‘谓俟君间。’”唐 柳宗元《故银青光禄大夫开国伯柳公行状》:“既而 西戎 乘间入邑,诈以请盟。”宋 王安石《彰武军节度使侍中曹穆公行状》:“契丹 既请盟,真宗 於兵事尤重慎。”

26、[夏盟]xià méng

1.古代华夏诸侯国间的结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晋 主夏盟为 范 氏,其是之谓乎?”杜预 注:“晋 为诸夏盟主。” 2.泛指 中国 境内的结盟。宋 文天祥《平原》诗:“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

27、[质盟]zhì méng

订盟,立誓。

28、[盟姊]méng zǐ

指结拜姐妹中年长者。清 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华 家盟姊情逾骨肉,君若肯至其家,不妨同行。”清 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华 名 大成,居 无锡 之东高山,面山而居,躬耕为业,人极朴诚。其妻 夏氏,即 芸 之盟姊也。”

29、[匮盟]kuì méng

谓缺乏诚意的盟会。《左传·成公二年》:“十一月,公及 楚 公子婴齐、蔡侯、许男、秦 右大夫 説、宋 华元、陈 公孙寧、卫 孙良夫、郑 公子去疾 及 齐国 之大夫盟于 蜀。卿不书,匱盟也。於是乎畏 晋 而窃与 楚 盟,故曰‘匱盟’。”杜预 注:“匱,乏也。”孔颖达 疏:“私窃为盟,盟终不固,此盟是匱乏之道也。”一说,谲诡权诈之意。见 清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30、[和盟]hé méng

和好结盟。

31、[屡盟]lǚ méng

一再会盟。

32、[盟府]méng fǔ

1.古代掌管保存盟约文书的官府。《左传·僖公五年》:“﹝ 虢仲、虢叔 ﹞为 文王 卿士,勋在王室,藏於盟府。”孔颖达 疏:“以勋受封,必有盟要,其辞当藏於司盟之府也。”《逸周书·尝麦》:“太史乃藏之於盟府,以为岁典。”三国 吴 韦昭《博弈论》:“当世之道,宜勉思至道,爱功惜力,以佐明时,使名书史籍,勋在盟府。”唐 刘禹锡《上门下裴相公启》:“山河启封,载在盟府。”《花月痕》第四七回:“盟府书存,长质诸皇天后土。” 2.指司盟之官。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 伍员 ﹞文赛 百里奚,武过末将,主公着他做了盟府。”

33、[宗盟]zōng méng

1.天子与诸侯的盟会。《左传·隐公十一年》:“周 之宗盟,异姓为后。”杨伯峻 注:“宗盟者,犹言会盟也。”三国 魏 曹冏《六代论》:“内无深根不拔之固,外无盘石宗盟之助,非所以安社稷,为万代之业也。” 2.同宗;同姓。唐 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君之爱子,幽之於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旧唐书·李密传》:“宗盟之长,属籍见容;復封於 唐,斯荣足矣!”唐 无名氏《异闻集·韦仙翁》:“韦君 访老父何姓,答曰:‘姓 韦。’韦 君曰:‘相与宗盟,合有继叙。’邀与同席。”清 吴伟业《读端清郑世子传》诗:“贤如 郑 世子,宗盟堪表率。”

34、[牲盟]shēng méng

杀牲歃血以结盟。语本《礼记·曲礼下》:“涖牲曰盟。”孔颖达 疏:“涖,临也。临牲者盟所用也。盟者杀牲歃血誓於神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追古贵信,结言而已,不至用牲盟而后成约。”清 余怀《板桥杂记·轶事》:“盟於 眉楼,则梁 作盟文甚奇,末云:‘牲盟不如臂盟,臂盟不如心盟。’”

35、[僧盟]sēng méng

僧众会盟。唐 白居易《如信大师功德幢记》:“自 建中 讫 长庆,凡九迁大寺居,十补大德位,蒞法会,主僧盟者二十二年。”

36、[私盟]sī méng

1.秘密结盟。《穀梁传·襄公三年》:“诸侯盟,又大夫相与私盟,是大夫张也。” 2.男女间定情的盟誓。清 缪艮《珠江名花小传》卷三:“花底私盟曾刻骨,日间戏语已销魂。”

37、[践盟]jiàn méng

犹践约。

38、[欢盟]huān méng

和好结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四年》:“殿中侍御史 赵孚 奏议,大略谓宜内修战备,外许欢盟。”

39、[渝盟]yú méng

谓背叛盟约。《左传·桓公元年》:“公及 郑伯 盟于 越,结 祊 成也。盟曰:‘渝盟无享国。’”杜预 注:“渝,变也。”宋 岳珂《桯史·岁星之祥》:“绍兴 辛巳,逆 亮(完颜亮)渝盟。”《明史·冯从吾传》:“己丑之后,南 倭 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

40、[盟首]méng shǒu

1.盟书中的首要条款,多记载主盟人及与盟人姓名。《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将盟 臧氏,季孙 召外史掌恶臣,而问盟首焉。”杜预 注:“盟首,载书之章首。”郭沫若《侯马盟书试探》:“盟首‘章’字当即 赵敬侯 章。其他不同的人名字是与 敬侯 同时歃盟的人。” 2.头领。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盟的反义词 盟的近义词 盟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盟能组什么词
  • 盟能组什么词语
  • 盟可以组什么词
  • 盟可以组什么词语
  • 盟字可以组什么词
  • 盟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盟字能组什么词
  • 盟字能组什么词语
  • 盟字开头的成语
  • 盟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