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cháng

释义:1.下身的衣裙。2.泛指衣服。

组词

霓裳 黄裳 霓裳羽衣舞 霓裳羽衣 霓裳羽衣曲 云裳 陈云裳 罗裳 褰裳 羽裳

拼音

cháng

笔顺

丿 𠃍 丿 𠄌 丿
上下宽,中间窄。“尚”宽度适中,竖画居中。中部“口”稍小。“衣”横画稍短,撇捺开张,竖提端正,撇捺收笔不可低于竖提。

同音字

拼音为shang的字 拼音为shang的字

基础解释

古指裙子。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衣,尚声。本义:下衣)

  2. 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

    裳下饰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裳元吉。——《易·坤》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制芰荷 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楚辞·离骚》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裳衣(裳与衣。泛指衣服);裳服(衣服);裳裾(衣襟)

  3. 泛指衣服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如:裳袂(衣袖);裳裙(衣襟)

  4. 另见 shɑng

1. 裳 [cháng]2. 裳 [shɑng]

裳 [cháng]

〈名〉

  1. (形声。从衣,尚声。本义:下衣)

  2. 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

    裳下饰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裳元吉。——《易·坤》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制芰荷 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楚辞·离骚》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裳衣(裳与衣。泛指衣服);裳服(衣服);裳裾(衣襟)

  3. 泛指衣服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如:裳袂(衣袖);裳裙(衣襟)

  4. 另见 shɑng

裳 [shɑng]
  1. ——用于“衣裳”

  2. 另见 cháng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裳裳-辞源3

【裳裳】鮮明貌。詩 小雅 裳裳者華:“裳裳者華,其葉湑兮。”傳:“裳裳猶堂堂也。”疏:“言彼堂堂然光明者華也。”

裳裳-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裳裳ㄔㄤˊ ㄔㄤˊcháng cháng光明盛美的樣子。《詩經.小雅.裳裳者華》:「裳裳者華,其葉湑兮。」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háng

1、[霓裳]ní cháng

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2、[云裳]yún cháng

仙人的衣服。仙人以云为衣,故称。

3、[蚁裳]yǐ cháng

玄色下衣。《书·顾命》:“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入即位。” 孔 传:“蚁,裳名,色玄。” 孔颖达 疏:“蚁者,蚍蜉虫也。此虫色黑,知蚁裳色玄,以色玄如蚁,故以蚁名之。”

4、[羽裳]yǔ cháng

1.羽衣。道士所服。 2.即《霓裳羽衣曲》。

5、[轮裳]lún cháng

古代车上的帷裳。代指车子。亦借指车迹所至之地。

6、[玄裳]xuán cháng

黑色的下衣。

7、[风裳]fēng cháng

唐 李贺《苏小小墓》诗:“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后以“风裳”指飘忽的衣裙。

8、[抠裳]kōu cháng

犹抠衣。

9、[帐裳]zhàng cháng

即帷裳。

10、[斑裳]bān cháng

犹斑衣。裳,下身的衣服。

11、[黻裳]fú cháng

古代祭服。绣有青黑色花纹的下裳。

12、[兼裳]jiān cháng

谓穿着厚重衣服。

13、[韦裳]wéi cháng

皮制的下裙。旧时牧人或卑贱者之服。

14、[裳服]cháng fú

衣服。

15、[冠裳]guān cháng

1.指官吏的全套礼服。 2.指穿着官服。 3.指官宦士绅。 4.指官职。 5.指文明、礼仪制度。

16、[素裳]sù cháng

1.白色下衣。古代凶丧之服。亦用于礼服。 2.泛指一般的白衣。

17、[丹裳]dān cháng

红色的衣裙。

18、[公裳]gōng cháng

犹公服。

19、[繐裳]suì cháng

用细而疏的麻布制成的丧服。

20、[衾裳]qīn cháng

指灵筵被裳。

21、[裂裳]liè cháng

1.撕裂衣裳。 2.见“裂裳裹足”。

22、[雾裳]wù cháng

轻薄如雾之衣裳。

23、[皮裳]pí cháng

用毛皮做衣裳。

24、[熏裳]xūn cháng

浅绛色的下衣。熏,通“纁”。《穀梁传·僖公三十一年》:“免牲者,为之緇衣熏裳。”范宁 注:“玄熏者,天地之色也。”

25、[客裳]kè cháng

谓行旅的衣服。

26、[裳裳]cháng cháng

鲜明美盛的样子。

27、[黼裳]fǔ cháng

绣有黑白斧形的下裳,王的祭服。

28、[風裳]fēng cháng

唐 李贺《苏小小墓》诗:“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后以“风裳”指飘忽的衣裙。宋 姜夔《念奴娇》词:“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赵朴初《忆江南·访缅杂咏》词之二:“玉管冰絃歌缓缓,风裳水袖舞仙仙。”

29、[牵裳]qiān cháng

见“牵裾”。

30、[纁裳]xūn cháng

浅绛色之裳。

31、[轩裳]xuān cháng

1.犹车服。 2.指官位爵禄。 3.代称有高位的人。 4.用为对人的敬称。

32、[卉裳]huì cháng

絺葛做的衣裳。

33、[蹇裳]jiǎn cháng

揭衣;用手提起衣裳。蹇,通“褰”。

34、[襜裳]chān cháng

围裙。《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於是 农 驱 列人 居民为士卒,斩桑榆为兵,裂襜裳为旗。”胡三省 注:“襜,昌占翻。《尔雅》曰:‘衣蔽前也。’”

35、[帏裳]wéi cháng

车旁的帷幔。

36、[圭裳]guī cháng

1.官员。 2.借指官爵。

37、[鞠裳]jū cháng

古代受封妇女的礼服。

38、[朱裳]zhū cháng

古谓红色的下衣。

39、[虹裳]hóng cháng

彩色的下衣。

40、[白裳]bái cháng

白色的下裳。

shang

1、[衣裳]yī shang

衣服。

2、[越裳]yuè shang

亦作“越常”。亦作“越尝”。古南海国名。汉 王充《论衡·恢国》:“成王 之时,越常 献雉。”按,《汉书·贾捐之传》颜师古 注引此作“越尝”。汉 张衡《东京赋》:“北燮 丁令,南谐 越常。”《后汉书·南蛮传》:“交趾 之南,有 越裳国。周公 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 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唐 杜甫《诸将》诗之四:“越裳 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明 唐寅《白燕》诗:“越裳 雉尾 姬周 化,瀚海乌头 汉 使归。”

3、[青裳]qīng shang

青黑色的衣裳。为贱者所服。亦借指农夫、蚕妇、僮婢等。

4、[红裳]hóng shang

1.红色衣裳。 2.借指美女。

5、[裂裳衣疮]liè shang yī chuāng

撕下自己的衣服,裹扎农民的疮伤。

6、[掎裳连襼]jǐ shang lián yì

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7、[鸿衣羽裳]hóng yī yǔ shang

以羽毛为衣裳。指神仙的衣着。

8、[拱手垂裳]gǒng shǒu chuí shang

拱手:双手在胸前合抱;垂裳:衣裳下垂,指端坐。形容无为而治,安坐江山。

9、[坏裳为裤]huài shang wéi kù

裳,下衣,指老百姓的服装;裤,指军装。后以之代指从军。

10、[水佩风裳]shuǐ pèi fēng shang

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本写美人的妆饰。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裳的反义词 裳的近义词 裳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裳能组什么词
  • 裳能组什么词语
  • 裳可以组什么词
  • 裳可以组什么词语
  • 裳字可以组什么词
  • 裳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裳字能组什么词
  • 裳字能组什么词语
  • 裳字开头的成语
  • 裳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