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
拼音:wū
释义:1.鸟名。乌鸦。又称“老鴰”、“老鴉”。羽毛通体或大部分黑色。参见“烏鴉”、“烏鳥”。2.黑色。参见“烏驪馬”、“烏衣”。3.指抹黑,染黑。4.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以“乌”为太阳的代称。5.疑问副词。何,哪里。6.叹词。同“嗚”。参见“烏乎”。7.吐出。8.姓。春秋齐有乌枝鸣。见《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拼音
wū笔顺
丿 丨 𠃍 一 一 𠃌 丶 丶 丶 丶同音字
拼音为wū的字 拼音为wu的字基础解释
1.“乌”的繁体字。 2.烏鴉的簡稱。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3.俗以為日中有烏,故日稱為“烏”。見“烏兔”條。晉•陶淵明《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 4.姓。如春秋時齊有烏餘。 5.黑色的:“烏雲”、“烏髮”。《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馬二先生身子又長,戴一頂高方巾,一幅烏黑的臉。” 6.染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十六•草部•鱧腸》:“汁塗眉髮,生速而繁。烏髭髮,益腎陰。” 7.表示反問的語氣,相當於“何”、“安”、“哪裡”、“怎麼”。《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不聞至榮,其樂不樂。”唐•韓愈《言箴》:“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烏烏-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烏烏ㄨ ㄨwū wū歌呼聲。《漢書.卷六六.楊敞傳》:「奴婢歌者數人,酒後耳熱,仰天拊缶而呼烏烏。」《北史.卷二九.蕭大圜傳》:「歌纂纂,唱烏烏,可以娛神,可以散慮。」
烏烏-教育部成語典【台湾】烏烏備註頻1書漢語成語考釋詞典號FL0000005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