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zhé

释义:1.同“折(zhé)”。

组词

摺尺 曲摺 白摺子 百摺裙

拼音

zhé

笔顺

𠃍 𠃍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zhé的字 拼音为zhe的字

基础解释

1.同“折(zhé)”。 2.另见“折”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摺-中華語文大辭典

摺折ㄓㄜˊzhé1.折疊。[例]~紙|~衣服。2.折疊式的。[例]~尺|~扇。3.以紙折成的冊子。[例]存~|奏~。

摺-中華大字典

1、摺讀音:質涉切,音讋,葉韻。釋文:
❶敗也。見《說文》。《段注》:敗者毀也。
❷~曡也。《南史齊武帝紀》:有侍臣衣帶卷~。〔奏~、~扇、均取~曡義〕。
2、摺讀音:落合切,音拉,合韻。釋文:同拉。《史記春申君傳》:折頸~頤。
3、摺讀音:悉協切,音燮,葉韻。釋文:人名。《漢書古今人表》:夷王~懿王子。《師古讀》。
4、折讀音:之列切,音浙,屑韻。釋文:
❶斷也。《漢書賈山傳》:雷霆之所擊。無不摧~者。
❷拗~也。《孟子梁惠王》:爲長者~枝。
❸判斷也。《易豐》:君子以~獄致刑。
❹斷制也。《漢書貢禹傳》:微孔子之言。亡所~中。
❺屈也。《國策西周策》:則周必~而入於韓。
❻曲也。《淮南覽冥》:河九~注於海。
❼方曲也。《禮記玉藻》:~還中矩。
❽縈曲也。《荀子宥坐》:其萬~也必東似志。
❾止也。《詩緜傳》:~衝曰禦侮。
 〔疏〕:能~止敵人之衝突者。
❿毀也。《漢書高帝紀》:兩家常~券棄責。
⓫截也。《漢書鄒陽傳》:漢亦~西河而下。
⓬挫也。《史記項羽紀》:輕~辱秦士卒。
⓭難也。《後漢李育傳》:更相非~。
⓮猶堅也。《呂覽審時》:斬木不時不~必穗。
⓯下也。見《廣雅釋詁》。
⓰傷害也。《詩將仲子》:無~我樹纐。
⓱衂敗也。《史記淮陰侯傳》:~北不救。
⓲指斥也。《史記汲黯傳》:面~不能容人之過。
⓳損也。《荀子修身》:良賈不爲~閱不市。
⓴墊也。《後漢郭泰傳》: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巾一角。以爲林宗巾。
㉑猶窒也。《家語賢君》:忠士~口。
㉒棄敗之言也。《禮記祭法》:萬物死皆曰~。
㉓夭~也。未三十曰~。《書洪範》:一曰凶短~。
 〔又〕:未婚曰~。見《洪範五行傳》。
㉔傷草木曰~。父喪子曰~。《漢書五行志》:傷人曰凶。禽獸曰短。草木曰~。一曰凶夭也。兄喪弟曰短。父喪子曰~。
㉕方也。封土爲祭處也。《禮記祭法》:瘞埋于泰~。
 〔注〕:馬氏曰。~、方也。所謂方丘。
㉖猶屐也。葬具。形似牀。無足。《儀禮旣夕禮》:~橫覆之。
㉗療也。見《廣雅釋器》。
 〔按說文。療。箠也。朱駿聲謂~爲硩之假借。硩。擿也〕。
㉘俗云~扣也。如十分去一曰九~。去二曰八~。
㉙準~也。如徵收漕米兵米爲本色。改收銀錢爲~色。
㉚~~。明貌。《管子內業》:~~乎如在於側。
㉛~枝。按摩肢體也。《孟子梁惠王》:爲長者~枝。《劉注》:若今之按摩也。
㉜~錢。筮法。揲蓍變易之數也。有重錢、交錢、單錢、~錢之別。《周禮大卜疏》:兩少一多爲~錢。八爲少陰也。
㉝地名。《春秋桓十一年》:柔會宋公陳侯蔡叔盟于~。
㉞神人名。《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方曰~。
㉟姓也。~象。其先封~侯。因氏焉。見《後漢方術傳》。
5、折讀音:食列切,音舌,屑韻。釋文:
❶本作馚。《說文艸部》:馚。斷也。从斤斷艸。《段注》:周禮、~瘍。劉昌宗本作㪿。此漢人之舊也。九經字樣云。說文作㪿。隸省作~。類篇、集韻、皆云隸從手。
❷斷而猶連也。見《廣韻》。
6、折讀音:征例切,音制,霽韻。釋文:斷物也。《班固賦》:秦成力~。
7、折讀音:時制切,音逝,霽韻。釋文:曲也。《禮記曲禮》:立則磬~垂佩。《釋文》:~、一音逝。
8、折讀音:田黎切,音題,齊韻。釋文:安舒貌。《禮記檀弓》:吉事欲其~~爾。
9、拉讀音:落合切,音菈,合韻。釋文:
❶摧也。見《說文》。《桂注》:玉篇。~。折也。引左氏傳、~公幹而殺之。
❷風聲也。《漢書揚雄傳》:猋~雷厲。
❸招也。《諸葛亮文》:於是情好日密。相~總師。
❹~㧺。飛貌。《文選傅毅賦》:~㧺鵠驚。
❺~薩。前藏之都會也。達賴喇麻坐牀之地。
❻~颯。言穢雜也。見《晉書五行志》。
❼~丁。舊爲羅馬之西部。與北部伊達~斯人、以低伯河爲界。羅馬之建國也。先降服~丁族。故通國語言文字。皆用~丁語。今之英法德等國文。胥從此出。猶中國之有古文篆書也。英文Latin。
❽烏~。山名。歐亞兩洲以此爲界。
 〔又〕:河名。在俄羅斯國。發原於烏~山之東。南流又西南流入裏海。英文Ural。
❾通拹。《公羊莊元年傳》:拹幹而殺之。《釋文》:拹、本作~。
10、褶讀音:達協切,音牒,葉韻。釋文:
❶無絮之衣。雖複與襌同者也。《儀禮士喪禮》:襚者以~。
 〔按禮記喪大記。君~衣~衾。注。~、袷也。禮記玉藻。帛爲~。注。衣有表裏而無著也。皆卽此義。康熙字典誤分〕。
❷襲也。覆上之言也。見《釋名釋衣服》。
 〔按急就篇注。~、謂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廣袖。一曰。左衽之袍也。重衣最在上。卽覆上之義〕。
❸通襲。《儀禮士喪禮注》:古文~爲襲。
11、褶讀音:席入切,音習,寔入切,音十,緝韻。釋文:
❶袴~。騎服也。《晉書輿服志》:弓弩隊各五十人。黑袴~。
❷地學家於地層屈曲狀如波浪者。謂之~曲。上下~曲之度相同者。謂之等~。
❸同襵。〔梁簡文帝詩〕:衣裁合歡襵。
 〔注〕:~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é

1、[具摺]jù zhé

备拟奏摺。《清史稿·世宗纪》:“敕科道官每日一人具摺奏事。”

2、[摺纸]zhé zhǐ

儿童手工之一,以纸折成各种物体的形状。

3、[卷摺]juàn zhé

科举考试的考卷。梁启超《变法通议·学校总论》:“矧於士而不士,聚千百帖括卷摺考据词章之辈,於歷代掌故,瞠然未有所见,於万国形势,瞢然未有所闻者,而欲与之共天下,任庶官,行新政,御外侮,其可得乎?”

4、[摺奏]zhé zòu

直达皇帝的奏章。《清史稿·圣祖纪三》:“﹝五十一年正月﹞壬子,命内外大臣具摺陈事。摺奏自此始。”清 昭槤《啸亭杂录·朱批谕旨》:“上(雍正)於即位后,虑本章或有所漏洩,故一切紧要政典俱改命摺奏,皆可封达上前,无能知者。”《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北京 出的《京报》,上面所载的不过是《宫门抄》同本日的几道諭旨以及几个摺奏。”

5、[摺片]zhé piàn

清 代称奏文为折片。《清史稿·穆宗纪二》:“丙辰,諭吏部、兵部、理藩院,亲政后,各署有请旨及军务摺片,均用 汉 文。”《南开学报》1983年第3期:“几经查询迄无着落,所发现的却是海军衙门奏请将其各项杂支用款不造册报户部核销的折片。”

6、[经摺]jīng zhé

1.折迭式的狭长小簿本。旧时多用以记录备忘事宜。《水浒传》第十八回:“只见 何清 去身边招文袋内摸出一个经摺儿来,指道:‘这伙贼人都在上面。’” 2.又特指记帐的小折子。《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每日叫我拿这经摺去讨些赊帐。”《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季恬逸 这三个人在寺门口 聚昇楼 起了一个经摺,每日赊米买菜和酒喫,一日要喫四五钱银子。”

7、[密摺]mì zhé

秘密奏折。清 端方《请平满汉畛域密折》:“密摺沥陈,仰祈圣鉴事。”《文史知识》1985年第11期:“朱寿朋 从中采集廷寄上谕和密折,编入《光绪朝东华录》中。”

8、[歌摺]gē zhé

载有演唱项目的折子。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个伙计跨过船来,拿着摊开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里,说:‘点几出吧!’”

9、[跧摺]quán zhé

蜷屈。宋 刘弇《依师小轩独酌》诗:“一当骇物机,局缩如跧摺。”清 朱彝尊《寒夜集古藤书屋分赋得火箸》诗:“墐户类蛰虫,曲身若跧摺。”

10、[摺尺]zhé chǐ

分作数节可以折迭便于携带的尺。

11、[摺儿]zhé ér

方言。样子,架子。《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不与你个功德,也不怕,狂的有些摺儿也恁的!”《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一个使的丫头,和他猫鼠同眠,惯的有些摺儿,不管好歹就駡人。”

12、[踅摺]xué zhé

见“踅褶”。

13、[邮摺]yóu zhé

1.:“加上首日封、邮折等邮品售量,总营业额达。 2.多万元。”

14、[奏摺]zòu zhé

明 清 两代官吏向皇帝奏事的文书,因用折本缮写,故名“奏摺”。也称“摺子”。奏折页数、行数、每行字数,皆有固定格式。《花月痕》第三七回:“经略笑道:‘喜事重重!’便向摺匣中取出一本奏摺,递给 荷生。”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二幕:“因为您前回上了好几个奏折议论朝政,天王 老大的不高兴。”

15、[租摺]zū zhé

犹租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立了租摺,付了押租,方纔回栈。”

16、[遗摺]yí zhé

犹遗表。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时军机章京领班 陈孚恩,方党 穆相,就公(王文恪公 鼎)家灭其疏,别撰遗摺,以暴疾闻。”王皓沅《清宫十三朝》第八九回:“荣禄 先取 崇绮 遗折,着人驰奏。”

17、[转摺]zhuǎn zhé

回转波折;转折。宋 米芾《海岳名言》:“石曼卿 作佛号,都无回互转摺之势,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是 张颠 教 颜真卿 谬论。”元 杨载《诗法家数》:“大抵诗之作法有八:曰起句要高远……曰转摺要不著力,曰占地步。”郑文焯《鹤道人论词书》:“此词律之难工,但勿为转摺怪异不祥之音,斯得之己,姑舍是。”

18、[摺本]zhé běn

1.古代由长卷折迭成的书本。叶德辉《书林清话·书之称本》:“书本由卷子摺叠而成。卷不如摺本翻閲之便。其制当兴於 秦 汉 间。” 2.即奏折。《续小五义》第十九回:“顾大人 见驾,递摺本,万岁御览。”

19、[摺皱]zhé zhòu

1.层次。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王惺斋大令》:“震川 文之妙,在意理稠迭,而摺皱分明。” 2.皱纹。逯斐《解冻以后》:“﹝老汉﹞红红的脸颊上布满了摺皱。”

20、[摺纹]zhé wén

皱纹。萧军《八月的乡村》四:“铁鹰队长 看一看他微笑着,鼻子起着拱动的摺纹。”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五章:“多变的世故在他的额门上刻下了很深的摺纹。”

21、[摺拉]zhé lā

摧折;毁损。清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至于髮繫蜻蜓,綫缚螃蟹,为小儿顽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摺拉而死。”

22、[卖摺]mài zhé

旧指言官收受贿赂帮人参劾。折,奏折。《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你不知道他们这些都老爷,卖摺参人,同大老官们写信,都与做买卖一样。”

23、[摺叠扇]zhé dié shàn

亦称“摺扇”。用竹木或象牙为骨,韧纸或绫绢为面,能折迭的扇子。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今人用摺叠扇,以蒸竹为骨,夹以綾罗。贵家或以象牙为骨,饰以金银。”明 陆深《春雨堂随笔》:“今世所用摺叠扇,亦名聚头扇…… 东坡 谓 高丽 白松扇,展之广尺餘,合之止两指许,正今摺扇。”清 钱泳《履园丛话·考索·扇》:“或谓古人皆用团扇,今之摺扇是 朝鲜、日本 之制。有明 中叶始行于 中国 也。案《通鑑》:‘褚渊 入朝,以腰扇障日。’”胡三省 注云:“腰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摺叠扇。则 隋 唐 时先有之矣。”《花月痕》第十回:“进去半晌,取出一把摺扇,递给 荷生。”阿英《灰色之家》三:“那大块头把头一点,将身子前后幌动,抓住折扇。”

24、[百摺裙]bǎi zhé qún

见“百褶裙”。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摺的反义词 摺的近义词 摺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摺能组什么词
  • 摺能组什么词语
  • 摺可以组什么词
  • 摺可以组什么词语
  • 摺字可以组什么词
  • 摺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摺字能组什么词
  • 摺字能组什么词语
  • 摺字开头的成语
  • 摺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