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拼音:duān
释义:1.端正;正派。2.东西的一头;(事情的)开头。3.原因;起因。4.方面;项目。5.手平托东西。6.除掉;剿除。7.(Duān)姓。8.古代布帛长度单位,二丈为端,一说六丈为一端。9.〈口〉拿架子。10.比喻揭露。
组词
端端 论端 见端 无端 首端 谈端 乱端 元端 好端端 端公戏 端午索 无端端 持两端 连锅端 鼻端出火 进退两端 茫无端绪 鬼计多端 鬼计百端 端人正士 模棱两端 千端万绪 舌端月旦拼音
duān笔顺
丶 一 丶 丿 ㇀ 丨 ㇄ 丨 一 丿 丨 𠃌 丨 丨左窄右宽。“立”稍短,点画位置恰当。“山”宜小;中横宜短;下面竖画长短参差;横折钩略取左斜势。右部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duān的字 拼音为duan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端端-汉语大词典端端(参见专专)
1.端正;不倾斜。
●《鹖冠子·泰鸿》:“夫物之始也倾倾,至其有也录录,至其成形端端王王。”
●陆佃解:“端端,倾倾之反。”引申为纯正。
●汉王充《论衡·诘术》:“端端之日有十邪,而将一有十名也?”
●《隋书·地理志中》:“兖州盖取沇水为名,亦曰兖,兖之为言端也,言阳精端端,故其气纤杀也。”
2.庄重。
●清龚自珍《与人笺二》:“某公端端,醉后见疏狂,殆真狂者。”
3.刚刚;恰恰。
●郭沫若《屈原》第五幕:“真是太不凑巧,端端就在这个时候,我们走到东门大桥,他的话便被国王听到了。”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一章:“他在土围墙的壑口,端端碰上在墙外听声的姚士杰。”
【端端】㊀猶言端正。鶡冠子 泰鴻:“夫物之始也傾傾,至其有也錄錄,至其成形端端王王。”漢 王充 論衡 詰術:“端端之日有十邪,而將一有十名也。”㊁ 唐代名妓,姓 李。崔涯有詩“覓得黃騮被繡鞌,善和坊裏取 端端,揚州近日渾成差,一朶能行白牡丹”,卽此人。見 唐 范攄 雲溪友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