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
拼音:chī
释义:1.亦作“痴”。2.不聪慧,愚笨。3.癫狂;神志不清。4.迷恋;入迷。5.呆滞;不灵活。6.幼稚;天真。7.佛教语。贪、瞋、痴“三毒”之一。梵语moha,也译作“無明”。谓愚昧无知,不明如实之事理。8.用同“瓻”。酒器。
拼音
chī笔顺
丶 一 丿 丶 ㇀ 丿 乚 丿 一 一 丿 丶 ㇇ 丶 ㇇ 丨 一 丿 ㇏同音字
拼音为chī的字 拼音为chi的字基础解释
同“痴”。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癡-中華語文大辭典癡痴ㄔchī「痴」的異體字。
癡 -古漢語常用詞典chī
①傻;呆。《促織》:“但兒神氣~木,奄奄思睡。”②著迷;入迷。張岱《湖心亭看雪》:“莫說相公~,更有~似相公者。”《王冕讀書》:“兒~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癡騃】呆傻。《周禮•秋官•司刺》鄭玄注:“蠢愚,生而~童昏者。”(童昏:年幼無知。)
【癡狂】1.瘋癲。王充《論衡•率性》:“有~之疾,歌啼於路。”2.無知而任性。元稹《六年春遣懷》詩:“童稚~撩亂走,繡毬花仗滿堂前。”
【癡頑】愚頑無知。常作為自謙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