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lì

释义:1.〈书〉毒疮;恶疮。2.瘟疫。

组词

瘴疠 障疠 疾疠 疟疠 疠疫 瘥疠 疠疵

拼音

笔顺

丿 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基础解释

1.瘟疫。2.恶疮。3.杀。

详细解释

〈名〉

  1. 恶疮;麻风

    疠,恶疾也。——《说文》

    伯牛有疾,先儒以为疠也。——《论语》

    已大风挛踠瘘疠。——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如:疠风(麻风病);疠人(患染恶疾的人);疠痎(恶性疟疾)

  3. 疫病 [pestilence]

    四时皆有疠疾。——《周礼·疾医》

    天有菑疠。——《左传·哀公六年》

    又如:疠疾(疠瘥。疫病);疠气(能致疫病的恶气);疠疫(瘟疫);疠役(流行性传染病。即瘟疫)

1. 疠 [lì]

疠 [lì]

〈名〉

  1. 恶疮;麻风

    疠,恶疾也。——《说文》

    伯牛有疾,先儒以为疠也。——《论语》

    已大风挛踠瘘疠。——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如:疠风(麻风病);疠人(患染恶疾的人);疠痎(恶性疟疾)

  3. 疫病 [pestilence]

    四时皆有疠疾。——《周礼·疾医》

    天有菑疠。——《左传·哀公六年》

    又如:疠疾(疠瘥。疫病);疠气(能致疫病的恶气);疠疫(瘟疫);疠役(流行性传染病。即瘟疫)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疠-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疠 lì
① 名恶疮;癞疮。《捕蛇者说》:“可以已大风、挛、踠、瘘、~。” ② 名瘟疫;疫气。《捕蛇者说》:“呼嘘毒~。”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瘴疠]zhàng lì

指热带或亚热带潮湿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2、[疥疠]jiè lì

恶疮。

3、[疫疠]yì lì

瘟疫。

4、[疮疠]chuāng lì

疮痈等体表疾患。

5、[疢疠]chèn lì

瘟疫。喻灾难。郭孝成《民国各团体之组织》:“分赴战地,尽心救济,拯此日之疮痍,即以弭他年之疢癘。”

6、[病疠]bìng lì

1.患恶疮之疾。《史记·曹相国世家》:“时 病癘归国。立二十三年卒,謚 夷侯。” 2.瘟疫。《新唐书·刘蕡传》:“即不幸因之以病癘,继之以凶荒,臣恐 陈胜、吴广 不独起於 秦。”

7、[疾疠]jí lì

瘟疫。流行性急性传染病。

8、[疠痎]lì jiē

恶性疟疾。亦指患恶性疟疾的人。

9、[夭疠]yāo lì

见“夭厉”。

10、[驱疠]qū lì

亦作“驱厉”。驱除疫病。宋 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爆竹行》:“却拾焦头迭牀底,犹有餘威可驱癘。”清 张云锦《赛神行》:“薰风吹柳春已酣,家家卧病同 吴 蚕。市魁好事欲驱厉,神道设教威灵覃。”

11、[障疠]zhàng lì

瘴气。障,通“瘴”。

12、[饥疠]jī lì

谓发生灾荒与瘟疫。

13、[疠瘥]lì chài

疫病。

14、[寒疠]hán lì

指寒地的疫病。

15、[瘥疠]chài lì

疾病,瘟疫。

16、[炎疠]yán lì

指南方炎热地区的流行病。

17、[疠疫]lì yì

瘟疫。

18、[疠疾]lì jí

疫病。流行性传染病。《周礼·天官·疾医》:“四时皆有癘疾。”郑玄 注:“癘疾,气不和之疾。”贾公彦 疏:“癘谓癘疫……癘气与人为疫。”《世说新语·文学》“晏(何晏)闻 弼(王弼)名”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其秋,遇癘疾亡,时年二十四。”《南史·文学传·周兴嗣》:“兴嗣 两手先患风疽,十二年,又染癘疾,左目盲。”

19、[沴疠]lì lì

瘟疫。清 曾国藩《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狂寇所噬,刈人如菅;沴厉乘之,积骴若山。”清 谭嗣同《仁学》二三:“一父有数子,数传之后,将成巨族。西人因详稽夫家之丰耗,每一岁中,生死相抵,百人可多一人,使无水患沴癘兵戈及诸灾眚,不数十年,本国之物产必不能支。”

20、[鄣疠]zhāng lì

旧指南方山间能致人疾疫的毒气。鄣,通“瘴”。

21、[嶂疠]zhàng lì

即瘴疠,南方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22、[札疠]zhá lì

见“札厉”。

23、[疠人]lì rén

染患恶疾的人。

24、[群疠]qún lì

见“羣厉”。

25、[疠气]lì qì

能致疫病的恶气。

26、[疟疠]nüè lì

疟疾;疟疫。

27、[毒疠]dú lì

导致疫病之毒气。疠,指疫气。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明 唐顺之《南征歌》:“莫怕炎洲饶毒癘,一冬飞雪似胡天。”清 俞正燮《缅甸东北两路地形考》:“又百餘年教养将士,不忍以之尝试毒癘也。”

28、[疠疵]lì cī

疫病灾害。

29、[疠痟]lì xiāo

疫病和头痛病。

30、[灾疠]zāi lì

亦作“灾厉”。病疫;病灾。

31、[疵疠]cī lì

1.亦作“疵厉”。灾害疫病;灾变。《庄子·逍遥游》:“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成玄英 疏:“疵癘,疾病也。”陆德明 释文:“‘癘’音厉,李 音赖,恶病也。本或作‘厉’。”晋《<春秋穀梁传>序》:“川岳为之崩竭,鬼神为之疵厉。”杨士勋 疏:“厉音例,又作癘。”陆德明 释文:“疵厉,谓灾变也。”唐 元稹《祈雨九龙神文》:“凡天降疵厉,必因於人。”宋 曾巩《诸寺观谢雪文》:“人无疵癘之患,物有丰成之祥。”清 姚鼐《<医方捷诀>序》:“夫医虽小道,然其本出於圣帝所为……其极至於使人无疵癘夭札之伤。” 2.比喻邪恶。清 谭嗣同《报贝元徵书》:“向令战胜 日本,於 中国 全局初无裨益,转恐因以骄贪,而人心之疵癘永远於深痛。”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疠的反义词 疠的近义词 疠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疠能组什么词
  • 疠能组什么词语
  • 疠可以组什么词
  • 疠可以组什么词语
  • 疠字可以组什么词
  • 疠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疠字能组什么词
  • 疠字能组什么词语
  • 疠字开头的成语
  • 疠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