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
拼音:shē
释义:1.见“畲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71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的山区,少数散居在广东、江西、贵州、安徽等地。畲语是本民族语言,现多使用客家话为主要交际工具。
组词
畲族拼音
shē笔顺
丿 ㇏ 一 一 亅 丿 丶 丨 𠃍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shē的字 拼音为she的字基础解释
〔畲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63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等省的山区。通用汉语文。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畲-中華語文大辭典畲畲ㄕㄜshē指畲族。大陸少數民族之一。分布於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貴州、湖南等地。
畲-漢語大字典畲
畲shē
同“畬”。我国少数民族名。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元史·兵志一》:“又有遼東之乣軍……福建之畲軍,則皆不出戍他方者,蓋鄉兵也。”徐珂《清稗類鈔·種族類》:“畲客産於處州,或稱其為盤瓠之遺種。與福建之狗頭蠻實同一族……或曰畲客即社民,在閩、浙間,俗訛為佘民,而又訛為畲客,蓋漢時所謂山越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ē
1、[畲族]shē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63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等省的山区。通用汉语文。
2、[畲耕]shē gēng
指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田地。
3、[畲歌]shē gē
畲民,多居住在中国浙江省和福建省之间的内地边界山区,热爱生活,喜爱唱歌。
4、[畲田]shē tián
1.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的田地。 2.用火耕种田。
5、[春畲]chūn shē
春季放火烧荒,整地备种。
6、[畲语]shē yǔ
指畲族所使用的语言。
7、[畲火]shē huǒ
火耕时所放的火。
8、[烧畲]shāo shē
烧荒种田。
9、[畲客]shē kè
畬 民。
10、[石畲]shí shē
多石的火耕地。
11、[斫畲]zhuó shē
开荒火耕。
12、[新畲]xīn shē
开垦了两年和三年的熟田。《诗·周颂·臣工》:“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毛 传:“田二岁曰新,三岁曰畬。”
13、[畲民]shē mín
亦作“畲民”。畬 族古称。因从事畬耕(即刀耕火种),故名。古时分布在今 闽、粤、赣、浙 四省的山区。
14、[鉏畲]chú shē
锄地,种田。
15、[山畲]shān shē
山中田地。
16、[畲菑]shē zī
耕耘。
17、[耕畲]gēng shē
1.耕种田地。 2.指供耕种的熟田。
18、[畲刀]shē dāo
用火种刀耕的方法来耕种土地。
19、[菑畲]zī shē
1.耕耘。《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则利有攸往。”宋 陆游《新年书感》诗:“朋旧何劳记车笠,子孙幸不废菑畬。”沉砺《晚步野次》诗:“菑畬事业归《无逸》,稼穡艰难动繫思。” 2.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宋 杨万里《题张兴伯主簿经训堂》诗:“不论取官大门閭,始是经训为菑畬。”明 汤式《端正好·咏荆南佳丽》套曲:“以琴书自娱,与道德为徒,孔 情 周 思乃菑畬。”清 唐孙华《闲居写怀》诗之一:“文章供苑囿,经史当菑畬。”
20、[开畲]kāi shē
指(松土除草等)耕作农艺。
21、[畲太君]shē tài jūn
通俗小说《杨家将》中的人物。北宋名将老令公杨继业之妻。诸子殉国后,她以百岁高龄挂帅出征,抵御西夏侵略。后常用以比喻老年女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