畮
拼音:mǔ
释义:1.同“畝”。
组词
百畮 疆畮 甿畮 畎畮拼音
mǔ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丿 一 ㇄ 𠃌 丶 一 丶同音字
拼音为mǔ的字 拼音为mu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亩”:“不易之地,家百~。”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畮-中華大字典1、畮釋文:古畝字。《周禮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畝。《釋文》:本亦作古~字。
〔按說文。~。六尺爲步。步百爲~。秦田二百四十步爲~〕。
2、翇釋文:同畮。見《玉篇》。
3、畝讀音:莫後切,音牡,有韻。釋文:
❶本作畮。《說文》:畮。六尺爲步。步百爲畮。秦田二百四十步爲畮。祆。畮或从田十久。
〔按今通作~。詩十~之間釋文。古作畮。俗作翇。皆同。周禮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釋文。本亦作古畮字。載師注。五畮之宅。孟子梁惠王作五~之宅。馬注論語引司馬法云。六尺爲步。步百爲~。~百爲夫。夫三爲屋。屋三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城。城出革車一乘。禮記儒行。儒有一~之宮。疏云。徑一步長百步爲~。一位算法云。周之制度。司馬法。六尺爲步。步百爲~。秦孝公時。商鞅獻三術。內一開道阡陌。以五尺爲步。二百四十步爲~。漢書食貨志。故~五頃。注云。古百步爲~。漢時二百四十步爲~。鹽鐵論未通云。制田二百四十步而一~。蓋漢因秦制也。宋程頤曰。古者百~。止當今之四十~。今之百~。當古之二百五十~。今量田法。亦以縱橫各五尺爲方步。二百四十方步爲~。一~面闂。約得六千方尺〕。
❷壠也。《國語周語》:或在畎~。
〔注〕:百步爲~。下曰畎。高曰~。~、壠也。
〔按書歸禾序。異~同穎。傳云。~、壟也。莊子讓王。居於畎~之中。釋文引司馬。壟上曰~〕。
❸~丘。丘名。《詩巷伯》:猗于~丘。
〔又〕:方百步也。見〔爾雅釋丘如~~丘孫注〕。
〔又〕:丘體滿一~之地也。見《釋名釋丘》。
❹千~。地名〕。左桓二年傳〕:其弟以千~之戰生。
〔注〕:西河界休縣南有地名千~。
〔按當今山西介休縣南〕。
❺通母。《書序》:異祆同穎。〔史記魯周公世家作異母同穎〕。
畮
【午集上】【田字部】 畮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後切,音牡。畝本字。【說文】六尺爲步,步百爲畮。【周禮·地官·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畮。【註】不易之地,歲種之地美。故家百畮。【前漢·食貨志】理民之道,地著爲本,故必建步立畮。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ǔ
1、[农畮]nóng mǔ
见“农亩”。
2、[疆畮]jiāng mǔ
境界和田亩。
3、[畮陇]mǔ lǒng
同“亩陇”。宋 王禹偁《杜伏威传赞序》:“庶民惟星尔,君之明也,则耕田凿井,皷腹于畮陇间,资山泽之利,输黍稷之税。”
4、[畮钟]mǔ zhōng
同“亩钟”。明 周镐《黄河赋》:“溉粪兼资,黍稷载敷,变墝埆之瘠壤为畮钟之上腴。”
5、[畎畮]quǎn mǔ
同“畎亩”。《新唐书·李翱传》:“今岁 关中 麦不收,陛下哀民之穷,下明詔蠲赋十万石,羣臣动色,百姓歌乐遍畎畮。”
6、[顷畮]qǐng mǔ
顷亩。
7、[百畮]bǎi mǔ
见“百亩”。
8、[甿畮]méng mǔ
田野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