甗
拼音:yǎn
释义:1.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lì),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层箅子。子上有通气的孔。陶或青铜制成。铜甗流行于商代到战国时期。汉晋以后,甗无足,则称为釜。
组词
釜甗 石甗 甗锜 纪甗 圉甗拼音
yǎn笔顺
丨 一 ㇇ 丿 一 乚 一 丨 𠃍 一 丨 𠃌 丶 丿 一 丨 一 𠄌 ㇈ 丶同音字
拼音为yǎn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基础解释
古代炊具,中部有箅子。详细解释
(形声。从瓦,本义:古代炊器。下部是鬲,上部是透底的甑,上下部之间隔一层有孔的箅( bì))
古代炊具,中部有箅子
昆甗研,善升甗。——《汉书·百官表》注。颜师古云:“善升甗者,谓山形如甑。”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甗-中華語文大辭典甗甗丨ㄢˇyǎn古代用於蒸、煮的炊具。上層為甑,下層為鬲,中間是有孔的箅,青銅製或陶製。
甗-辞源3【甗】20画 2121·7 yǎn ㄧㄢˇ 魚蹇切,上,獮韻,疑。元部。㊀古炊器。以青銅或陶爲之。分兩層,上可蒸,下可煮。周禮 考工記 陶人:“陶人爲甗,實二鬴,厚半寸,脣寸。”清 孫詒讓 正義:“甗,上體如甑,無底;施箅其中,容十二斗八升。下體如鬲,以承水,陞氣於上,古銅甗有存者,大勢類此。”㊁ 春秋 齊地名。春秋 僖十八年:“宋師及 齊師戰于 甗,齊師敗績。”在今 山東 濟南市 歷城區。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ǎn
1、[纪甗]jì yǎn
古代 纪国 宝器名。《左传·成公二年》:“齐侯 使 宾媚人 赂以 纪 甗、玉磬与地。”杜预 注:“甗,玉甑;皆灭 纪 所得。”清 王又旦《古鼎篇》:“天球河图与大鏞,蜼敦 纪 甗争舂容。”
2、[釜甗]fǔ yǎn
釜和甗。皆古炊器名。
3、[石甗]shí yǎn
即陶甗。一种炊器。
4、[圉甗]yǔ yǎn
周王在成周举行""礼(祈福、祈丰收的宗教仪式),赐贵族"圉"贝币,圉铸甗为念。
5、[甗锜]yǎn qí
形容山岩欹斜有如倾侧的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