锼
拼音:sōu
释义:1.镂刻,用钢丝锯挖刻木头。
组词
雕锼 锼啮 虫锼 锼剔 锼镂 琱锼 锼刻 锼弓子 锼角牙拼音
sōu笔顺
丿 一 一 一 𠄌 丿 丨 一 𠃍 一 一 丨 ㇇ ㇏同音字
拼音为sōu的字 拼音为sou的字基础解释
〈方〉镂刻(木头): 椅背上的花纹是~出来的。详细解释
镂刻
锼镂离洒,绛唇错难。——《文选·汉·王褒·洞箫賦》
又如:锼镂(雕刻);锼刻(雕刻。比喻刻意修饰文詞);锼剔(剔除)
蚀,侵削
攒虫锼古柳,蟑子鳴高邃。——唐 李賀《昌谷詩王月二十七日作》
又如:锼啮(侵蚀)
铁锈
锼,铁蚀也。——《洪武正韵》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锼-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鎪
锼-辞源3同:鎪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ōu
1、[锼镂]sōu lòu
雕刻。
2、[锼剔]sōu tī
削除;剔除。
3、[虫锼]chóng sōu
犹言虫蚀。
4、[雕锼]diāo sōu
1.雕刻。唐 李商隐《富平少侯》诗:“綵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廻枕玉雕鎪。”宋 陈亮《汉宫春》词:“随缘柳緑柳白,费尽雕鎪。” 2.刻意修饰文辞。明 朱鼎《玉镜台记·开场》:“古今词传,纷纷迭出、雕鎪矫揉,虫技轰轰。”明 袁宏道《湖上别同方子公赋》之五:“十年而一叶,枉自费雕鎪。”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近古期·北宋政治家的文论》:“就反对雕锼无用的文辞这一点讲,政治家和道学家、古文家都是一致的。” 3.犹琢磨。 4.彫鎪:1.雕刻,刻镂。《文选·左思<魏都赋>》:“匪朴匪斵,去泰去甚,木无彫鎪,土无綈锦。”张铣 注:“鎪,鏤也。” 5.引申指雕琢文字。宋 苏辙《次韵子瞻留别》之三:“彫鎪不遣治章句,烂漫先令饱文字。”
5、[彫锼]diāo sōu
1.雕刻,刻镂。《文选·左思<魏都赋>》:“匪朴匪斵,去泰去甚,木无彫鎪,土无綈锦。”张铣 注:“鎪,鏤也。” 2.引申指雕琢文字。宋 苏辙《次韵子瞻留别》之三:“彫鎪不遣治章句,烂漫先令饱文字。”
6、[锼啮]sōu niè
犹侵蚀。
7、[锼镵]sōu chán
雕刻。清 曹寅《砚山歌》:“云根鎪鑱脱斧锯,百年拳块藏真形。”
8、[琱锼]diāo sōu
刻镂。
9、[锼刻]sōu kè
雕刻。比喻刻意修饰文词。《宋史·欧阳修传》:“宋 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乃 五季 餘习。鎪刻駢偶,淟涊弗振。”
10、[锼角牙]sōu jiǎo yá
用锼挖方法造成的雕花角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