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
拼音:lǐ
释义:1.鱼,身体圆筒形,头扁,背鳍和臀鳍很长,尾鳍圆形,头部和躯干都有鳞片。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乌鳢。
组词
黑鳢 乌鳢 鲈鳢 玄鳢 鳢肠 鳢鮬拼音
lǐ笔顺
丿 ㇇ 丨 𠃍 一 丨 一 ㇀ 丨 𠃍 一 丨 丨 一 一 丨 𠃍 一 丶 丿 一同音字
拼音为lǐ的字 拼音为li的字基础解释
也叫黑鱼、乌鳢。鱼类。体长可达50厘米以上,黄褐色,有黑色斑块。性凶猛,肉食性。是淡水养鱼业的害鱼。详细解释
鳢鱼
一种淡水鱼,体圆长,口大,牙尖,色黑,有斑点,性凶猛,捕食其他鱼类。肉肥美,供食用。又名黑鱼、乌鳢、铜鱼,俗称“乌鱼”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鳢-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鱧
鳢-辞源3同:鱧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ǐ
1、[鲮鳢]líng lǐ
鲮鲤。《水经注·伊水》“鯢鱼声如小儿嗁,有四足,形如鱧”杨守敬 熊会贞 疏:“赵(赵一清)云:鱧谓鯪鱧也。
2、[鳢鮬]lǐ kū
乌鳢鱼的卵经加工制成的食品。
3、[黑鳢]hēi lǐ
鳢鱼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四·鳢鱼》。
4、[鳢肠]lǐ cháng
1.乌鳢的肠。可入药。 2.草名。亦名莲子草、旱莲草。
5、[鲈鳢]lú lǐ
见“鱸鲤”。
6、[玄鳢]xuán lǐ
鳢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