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nì

释义:1.躲避;隐瞒;隐藏:;不让人知道。

组词

隐匿 匿名 匿报 藏匿 伏匿 屏匿 窜匿 告匿 缅匿法 匿名信 首匿罪 避影匿形 窜端匿迹 匿影藏形 遁迹匿影 遁名匿迹 匿迹潜形 匿迹销声 韬声匿迹

拼音

笔顺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nì的字 拼音为ni的字

基础解释

隐藏;不让人知道:隐~。~名。~居深山。~影藏形。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匚( xǐ),若声(上古读音与匿声相近)。“匚”表示有所藏。本义:隐藏,躲藏)

  2. 同本义

    匿,亡也。——《说文》

    匿,藏也。——《广雅》

    瑾瑜匿瑕。——《左传·宣公十五年》。注:“亦藏也。”

    而知匿其暱。——《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注:“藏也。”

    匿怨而友其人。——《论语》。皇疏:“藏也。”

    引车避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君畏匿之。

    匿于溷藩以免。(藏在厕所里。溷,厕所。藩,篱、墙。)——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隐匿(隐藏;躲起来);藏匿(藏起来不让人发现);匿光(隐藏其光华。比喻才德不外露);匿怨(内心隐藏怨恨);匿意(隐藏真情);匿谋(隐藏其谋略)

  4. 隐瞒

    闻崔烈集门生讲传,遂匿姓名,为 烈名人质作食。——《世说新语·文学》

    过举不匿,则官无邪人。——《商君书·垦令》

    又如:匿户(隐瞒不报的户籍);匿心(隐瞒真实思想);匿年(不肯把真实年龄告人);匿作(隐瞒姓名而劳作);匿訑(隐瞒欺诈);匿悃(隐瞒实情);匿情(隐瞒真情);匿善(隐瞒才能)

  5. 〈形〉 假借为“慝”。恶,坏

    常令不审,则百匿胜。——《管子·七法》

    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为。匿则大惑。——《荀子·天论》

〈副〉

  1. 暗暗地 。

    如:匿留(暗中收留);匿控(暗中控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匿-中華語文大辭典

匿匿ㄋ丨ˋnì1.躲藏;躲避。[例]藏~|逃~│消聲~跡。2.隱瞞。[例]~情|~名。

匿-中草药辞典

【读音】nìɡ
【繁体】匿
匿〈动〉
(形声。从匚,若声(上古读音与匿声相近)。“匚”表示有所藏。本义:隐藏,躲藏)
同本义[hide]
匿,亡也。――《说文》
匿,藏也。――《广雅》
瑾瑜匿瑕。――《左传·宣公十五年》。注:“亦藏也。”
而知匿其暱。――《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注:“藏也。”
匿怨而友其人。――《论语》。皇疏:“藏也。”
引车避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畏匿之。
匿于溷藩以免。(藏在厕所里。溷,厕所。藩,篱、墙。)――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隐匿(隐藏;躲起来);藏匿(藏起来不让人发现);匿光(隐藏其光华。比喻才德不外露
匿nì隐藏,躲避:隐~。藏~。~名。~迹。
────────────────—
匿tè1.邪恶。2.差错,差误。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匿名]nì míng

不具名或不写真实姓名:~信。~举报。

2、[藏匿]cáng nì

藏起来不让人发现:在山洞里~了多天。

3、[隐匿]yǐn nì

1.隐瞒:~真情。~不报。 2.隐藏;躲起来:~财物。~国外。

4、[逃匿]táo nì

逃跑并躲藏起来。匿(nì)。

5、[匿藏]nì cáng

隐藏;藏匿:~逃犯。~枪支弹药。

6、[匿耀]nì yào

隐藏其光辉。

7、[销匿]xiāo nì

销声匿迹。

8、[寻匿]xún nì

寻就是寻找的意思,匿是隐藏潜伏之意。寻匿:寻找隐藏的东西,潜意思里有探索寻求之意。

9、[匿报]nì bào

隐匿不报或少报。

10、[掩匿]yǎn nì

遮掩,隐瞒。

11、[埋匿]mái nì

埋藏。

12、[幺匿]yāo nì

音译词。个人或个体。严复《<群学肄言>序》:“欲观拓都,视此幺匿。”严复《<群学肄言>序》第三章:“群者,谓之拓都;一者,谓之幺匿。”鲁迅《准风月谈·难得糊涂》:“从前 严几道 从甚么古书里--大概也是《庄子》罢--找着了‘幺匿’两个字来译unit,又古雅,又音义双关的。”郭沫若《少年时代·初出夔门》:“拓都大约是指社会,么匿是指个人。”原注:“这是totalandunit的对译,是 严几道《群学肄言》的译语。”

13、[告匿]gào nì

秦 法律名。指告奸与匿奸。

14、[匿作]nì zuò

隐瞒姓名而劳作。

15、[匿尧]nì yáo

传说 尧 曾让天下给 许由,许由 不受,遂遁耕于 中岳 颍水 之北,箕上 之下。见 晋 皇甫谧《高士传·许由》。

16、[匿年]nì nián

隐瞒年龄。《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 朗 匿年,劾问。”

17、[邃匿]suì nì

犹匿伏。

18、[没匿]méi nì

隐藏。

19、[匿留]nì liú

暗中收留。

20、[乾匿]qián nì

犹乾没,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新唐书·外戚传·武士彠》:“荣国 卒,后出珍币建佛庐徼福,敏之 乾匿自用。”

21、[贬匿]biǎn nì

谦退,韬晦。

22、[寄匿]jì nì

谓暂时隐藏。

23、[潜匿]qián nì

潜藏隐匿。

24、[畏匿]wèi nì

畏怯回避。

25、[匿丧]nì sàng

对外隐瞒或另择时日。

26、[匿曜]nì yào

隐藏其光辉。比喻才德不外露。

27、[辟匿]pì nì

1.指偏远闭塞。 2.躲避,藏匿。

28、[匿怨]nì yuàn

对人怀恨在心而不表现出来。

29、[閟匿]bì nì

隐藏。

30、[走匿]zǒu nì

逃走躲避。

31、[引匿]yǐn nì

窝藏;躲避。

32、[沈匿]shěn nì

亦作“沉匿”。隐藏。唐 沉亚之《冯燕传》:“魏 市有争财鬪者,燕 闻之往,搏杀不平,遂沉匿田间。”宋 周密《齐东野语·赵伯美》:“赵嘉庆 劾 牟濚,初无奏牘,輒诬大臣以沉匿之事,力肆攻詆。”《元典章·吏部八·行移》:“其交割之后,復有不肯尽心去失文卷者,合将捡勾案牘人员治罪,庶得革去沉匿文字之弊。”

33、[众匿]zhòng nì

各种罪恶。

34、[繁匿]fán nì

变更。《管子·正世》:“百官有常,法不繁匿。”章炳麟《膏兰室札记·繁匿》:“《管子·正世》:百官有常,法不繁匿。按《左定四年传》:繁弱。《上林赋》作蕃弱,《汉书·成帝纪》引《书·尧典》‘於变时雍’作‘於蕃时雍’,然则繁通蕃,蕃通变,是繁亦通变也。匿即慝之正字。《汉书·王嘉传》引《书·鸿范》‘民用潜忒’作‘民用僭慝’,是慝通忒。《説文》:忒,更也。繁匿即变忒,变忒即变更也。”

35、[亡匿]wáng nì

逃跑并躲藏起来。

36、[消匿]xiāo nì

消逝;匿藏。《诗刊》1978年第5期:“凭凌狐鼠终消匿,浩荡乾坤赖转旋。”《花城》1985年第5期:“那饥饿的蓝光开始慢慢地消匿。”

37、[讳匿]huì nì

隐匿;藏匿。

38、[干匿]gàn nì

犹乾没,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

39、[匿悃]nì kǔn

隐瞒实情。

40、[匿犀]nì xī

谓额上之骨隆起,隐于发内。

近义词

1、[]cáng

1、[]zàng

1.隐蔽。2.收存。

1.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2.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3.西藏的简称。4.藏族。5.古又同“脏”。

2、[]bì

1.躲开;回避:退~。~而不谈。~一会儿雨。 2.防止:~孕。~雷针。

3、[]duǒ

躲避;躲藏:~雨。~车。~债。明枪易~,暗箭难防。

反义词

1、[]lòu

1、[]lù

义同“露”。用于口语。

1.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3.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4.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剂与水,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一般供内服。5.显现出来。脸上~出了笑容。

相关字词

匿的反义词 匿的近义词 匿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匿能组什么词
  • 匿能组什么词语
  • 匿可以组什么词
  • 匿可以组什么词语
  • 匿字可以组什么词
  • 匿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匿字能组什么词
  • 匿字能组什么词语
  • 匿字开头的成语
  • 匿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