狃
拼音:niǔ
释义:1.〈书〉习惯于某种做法或看法因而固执保守,难于改变。
组词
无狃 习狃 狃泰 狃狎 狃捷 狃忕拼音
niǔ笔顺
丿 ㇁ 丿 𠃍 丨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niǔ的字 拼音为niu的字基础解释
拘泥,因袭;习惯了不愿改变:要勇于创新,不要~于习俗。详细解释
习惯;习以为常
狃,犬性骄也。——《说文》。锴本作犬性忖。
狃,狎也。——《左传·桓公二年》疏引《说文》
一夫不可狃。——《左传·僖公十五年》。注:“忖也。”
狃于奸宄。——《伪书·君陈》
将叔无狃,戒其伤女。——《诗·郑风·大叔于田》
狃于寒暑之变。——宋· 苏轼《教战守》
又如:狃恩(习于恩宠。即恃恩);狃狎(习惯,习熟);狃泰(习惯);狃习(熟习;习惯)
因袭,拘泥 。
如:狃于习俗;狃于成见
担任
日君乏使,使臣狃中军之司马。——《国语·晋语七》
贪图
嗛嗛之食,不足狃也。——《国语·晋语》
又如:狃虓(贪暴)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狃-中華語文大辭典狃狃ㄋ丨ㄡˇniǔ1.〈書〉習慣;熟悉。[例]使其四體~於寒暑之變(宋‧蘇軾〈教戰守策〉)。2.〈書〉因襲;拘泥。[例]陛下當枕戈達旦,以報父兄之仇,不可聽信庸人,~於和議(《水滸後傳‧第三十七回》)。3.〈書〉貪圖。[例]故使~於功利,慮患不深(宋‧蘇軾〈代張方平諫用兵書〉)。
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狃 niǔ
① 动习惯。《教战守策》:“使其四体~于寒暑之变。” ② 形贪婪。《国语·晋语》:“嗛嗛之食,不足~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iǔ
1、[狃习]niǔ xí
熟习;习惯。
2、[狃忕]niǔ tài
亦作“狃泰”。习惯。
3、[无狃]wú niǔ
不要习以为常,不要经常反复地做。
4、[狃虓]niǔ xiāo
贪暴。
5、[狃泰]niǔ tài
见“狃忕”。
6、[狃狎]niǔ xiá
习惯,习熟。宋 叶适《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当是时,不狃狎便顺,张皇呼吸,干没速化,而能以实利害、诚行己,应其上如君者一二耳。”明 方孝孺《俞先生墓表》:“元 既有 江 南,以豪侈粗戾变礼文之俗,未数十年,薰渍狃狎,骨化风成。”
7、[狃捷]niǔ jié
耽于成功。
8、[习狃]xí niǔ
熟稔,有经验。
9、[狃于故辙]niǔ yú gù zhé
形容保守、拘泥于旧方法,旧框框,不愿意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