犨
拼音:chōu
释义:1.拟声词,形容牛的喘息声。2.〈书〉突出。
组词
犨鸡 犨麋 犨牛 犨墙拼音
chōu笔顺
丿 丨 丶 一 一 一 丨 一 丿 丨 丶 一 一 一 丨 一 丿 一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chōu的字 拼音为chou的字基础解释
1.牛喘息的声音。也指牛鸣。 2.突出来的。详细解释
牛喘息声 [sound of ox's breath]
犨,牛息声。——《说文》
水名。在今河南省鲁山县境
滍水又东, 犨水注之。——《水经注·滍水》
突出
南家之墙犨于前而不直。——《吕氏春秋》
〈名〉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犨-中華語文大辭典犨ㄔㄡchōu1.〈書〉擬聲詞。模擬牛的喘息聲。2.〈書〉突出。[例]南家之牆,~於前而不直(《呂氏春秋‧恃君覽‧召類》)。3.姓。
犨-漢語大字典犨
《説文》:“犨,牛息聲。从牛,雔聲。一曰牛名。”
chōu 《廣韻》赤周切,平尤昌。幽部。
(1)牛喘息声。《説文·牛部》:“犨,牛息聲。”
(2)牛名。一说牛鸣。《説文·牛部》:“犨,牛名。”《初學記》卷二十九引作“牛鳴”。按:清沈濤《説文古本考》“犨”下引《初學記》云:“趙簡子臣竇犫字鳴犢。則作‘鳴’者是。”
(3)当,正对着。《吕氏春秋·召類》:“南家之牆,犨於前而不直。”清洪頤煊《讀書叢録》:“犨當為讎。《漢書·灌夫傳》晋灼注:‘讎,當也。’”陈奇猷校釋:“此文‘犨於前而不直’,猶言當於子罕堂前而目不見正面之遠方。”
(4)水名。在今河南省鲁山县境。《水經注·滍水》:“滍水又東,犨水注之。俗謂之秋水,非也。水有二源:東源出其縣西南踐犢山東崖下,水方五十許步,不測其深,東北流逕犨縣南,又東北屈逕其縣東而北合西源水;西源出縣西南頗山北阜下,東北逕犨城西,又屈逕其縣北,東合右水,亂流北注于滍。”熊會貞疏:“踐犢山、頗山當在今魯山縣東南。”
(5)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集韻·尤韻》:“犨,地名。”《史記·高祖本紀》:“還至陽城,收軍中馬騎,與南陽守齮戰犨東,破之。”裴駰集解:“《(漢書)地理志》南陽有犨縣。”《史記會注考證》卷八:“犨,河南汝州魯山縣東南。”
(6)姓。《集韻·尤韻》:“犨,姓。”《通志·氏族略四》:“犨氏,姬姓,晋大夫郄犨之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hōu
1、[犨县]chōu xiàn
一个地名,西周为畴地,春秋时期为楚国犨邑,北临滍水,南偎犨河,犨城不但战略地位重要,而且周围土地肥沃。
2、[犨墙]chōu qiáng
突出的墙。
3、[犨牛]chōu niú
即牦牛。
4、[犨麋]chōu mí
人名。
5、[犨鸡]chōu jī
虫名。莎鸡。